——《辩修对治品》讲记

济群法师

《辩修对治品》打印稿下载


第一讲   大乘解脱道的建设

  《辩中边论》的内容,前面已讲过“辩相品、辩障品、辩真实义品”,现在进入第四“辩修对治品”。从本论的组织架构看,前三品主要引导我们正确认识境界,属于正见的范畴。尤其是“辩真实义品”,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方式——通过三性观察一切法,认识一切法。所谓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由此确立中道正见。但这些正见只是由闻思得来的,必须落实到心行,才能真正产生作用。
  “辩修对治品”在本论属于行的部分,是把唯识正见转化为禅观的关键。关于大乘菩萨道的修行,通常是讲六度四摄,本品却围绕三十七道品展开。我们知道,三十七道品属于声闻乘的内容,这一架构说明,唯识宗兼通大小,善巧融摄了解脱道和菩萨道的修行。
  在唯识根本典籍《瑜伽师地论》中,既有声闻地,也有菩萨地。《辩中边论》同样具备这个特点,在阐述三十七道品的修行后,又在“辩无上乘品”中特别指出大乘的不共之处,使我们在认识解脱道的同时,了解菩萨道的殊胜,明白菩萨道修行必须以解脱道为基础。所以说,唯识经论对大小乘处理得非常圆融,值得我们重视。
  本品名为“辩修对治品”,包括所对治和能对治。所对治是指惑障,《辩中边论》专门有一品为“辩障品”,从三十七道品、六度、十地等角度,阐述了修行中的种种障碍。总的来说,主要是烦恼障和所知障,由无明迷惑而产生。能对治是指解除惑障的法门,重点讲述了三十七道品。
  在正式学习本品之前,我们先简要说明三十七道品在大小乘修行中的重要性。

一、三十七道品在解脱道的地位

  印度文化的核心是轮回和解脱,一是对轮回作出解释,二是引导人们从轮回走向解脱,证悟涅槃。这也是印度所有宗教的两大重点。释迦牟尼佛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家修道,关心的同样是这些问题。所以声闻和菩萨的修行都是以解脱为核心,都在为我们指明解脱之道。不同在于,声闻行者偏向个人解脱,菩萨行者不仅要自己解脱,还要带领众生共同解脱。如果自己没有解脱,何以引导他人,救度众生?可见,解脱既是印度文化的核心,也是三乘佛法的共同目标。
  三十七道品是佛陀在《阿含经》中阐述的解脱法门。我们知道,阿含经典有《中阿含》《长阿含》《杂阿含》《增一阿含》四部,其中施设的法门虽多,但要领大体不外乎三十七道品,所以经中对它的重要性有诸多描述。
  《阿含经》说:三世诸佛都是依三十七道品而成佛。经中还比喻说,就像一座被城墙围住的城市,只有一个门,所有人只能由此出城。同样,三十七道品就是佛陀引领我们走向解脱的唯一大门。《杂阿含经》还讲到,有比丘问佛陀“如何速得漏尽”,即怎样才能迅速断除烦恼。佛陀说:你要精进修习三十七道品,由此才能迅速断除烦恼,走向解脱。这都是说明三十七道品在解脱道修行中的重要性。
  三十七道品的内容,包括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为什么这些修行可以使人解脱?关键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解脱的途径——立足于对哪些目标的观察,观察的方法和流程是什么,最终指出观察的结果,次第非常清晰。
  四念住,是通过对身、受、心、法的观察,而能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正断,又称四正勤,是关于精进的四个着力点,重点在于断恶修善,是贯穿一切修行的增上力量。四神足,是修习禅定的四种近因,分别是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五根,是能生一切善法的五种根本,即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是五根修行成熟的结果,也是克服障碍的能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七觉支,又称七菩提分,有助于智慧的生起,包括择法觉支、喜觉支、精进觉支、念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八正道,是佛弟子非常熟悉的八种修学常道,分别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三十七道品是佛陀为我们指出的修行纲要,每个项目都紧紧围绕解脱的核心而设置。其中,四念住是观察的对象,五根、五力是观察的流程,七觉支、八正道是观察的结果,并在此结果上进一步修行。掌握这些方法,就能迅速走出迷惑,走向觉醒。

二、三十七道品和菩萨道的关系

  大乘佛法重视空性见,此外还有菩提心和菩萨行。关于三十七道品,虽然《维摩经》《华严经》《涅槃经》等大乘经论都曾提到,但多半是作为法相出现,并没有作为重点展开阐述,也就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我觉得,这是很多大乘学人在解脱道修行上基础薄弱的原因所在。
  大乘的见地,如中观、唯识、天台、华严等,当然无比殊胜。但这些甚深见地是依托于庞大的理论体系,我们必须通过深入闻思,对整个思想体系具备完整认识后,才能形成相应的正见。所以正见的建立就有难度,更谈不上依此修行。各地佛学院都在开唯识课,但真正学懂的有多少?如果法义尚未学懂,见地怎么建立?禅修怎么入手?禅观又怎么修得起来?再如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确实圆顿直接,但这是属于精英教育,只接引上根利智。虽有这么高的见地,奈何众生根机不够,也不是人人可行的。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如果能把三十七道品的修行和大乘见地结合起来,对大乘解脱道的修行会有很大帮助。事实上,这种结合在大乘经论中早已有之。
  声闻乘和菩萨乘的根本区别在于两方面。一是发心,声闻乘以出离心为重点,菩萨乘以菩提心为重点。二是见地,声闻乘偏向对苦、无常、无我的认知,菩萨乘偏向对无自性空、诸法唯识、如来藏的认知。作为大乘解脱道,就是以这样的见地来修习三十七道品。在唯识经论中,是立足于唯识见修习三十七道品;在中观经论中,是立足于空性见观察身、受、心、法。这个道理,我们学习《入菩萨行论·智慧品》时就已了解到。在“广说法无我”的部分,就是引导我们以无自性的见地观察身、受、心、法。
  当然,我们也可以先从声闻乘无常、无我的见地修三十七道品,进一步导向空性见。从无常、无我到无自性空,矛盾不矛盾?冲突不冲突?其实并不矛盾,更不存在冲突。无常,说明常是空的,没有所谓的常;无我,说明我是空的,没有所谓的我。事实上,无常无我本身也是空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只是不那么彻底。可见,声闻乘和菩萨乘从见地到修行都是不相违的。

三、三十七道品的修行设置

  就修行设置来看,从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到五根、五力,再到七觉支、八正道,这些项目本身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比如四念住,佛陀在《杂阿含经》中说:“有一乘道净众生,离忧悲恼苦,得真如法,所谓四念处。”通过修习四念住,就可以让人断除烦恼,走向解脱。还有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本身也是独立且完整的修行内容,我们可以依七觉支解脱,也可以依八正道解脱。
  三十七道品的有些项目是围绕特定内容设置的,比如四正勤是阐述精进的修行,四神足是关于禅定的修行。还有一些项目贯穿了所有修行,比如精进,四正勤就是关于精进的修行,此外,五根中有精进根,五力中有精进力,七觉支有精进觉支,八正道有正精进。比如念,四念住的重点就在于念,此外,五根中有念根,五力中有念力,七觉支有念觉支,八正道有正念。再如慧,四念住蕴含着慧,五根中有慧根,五力中有慧力,七觉支有择法觉支,八正道有正见和正思维,这些都属于慧的范畴。可见,三十七道品的项目既有不同侧重,也有部分重叠。当然这些重叠分属不同位次的修行,其内涵又有深浅之别。
  所以三十七道品并没有必然的次第,不是一定要从四念住修到四正断、四神足,再到五根、五力,乃至七觉支、八正道。事实上,你可以通过修习四念住解脱,也可以通过修习五根、五力或八正道解脱。之所以把这些项目形成体系,因为它们既有独立性,又有互补性。
  唯识将修行次第分为五位,一是资粮位,二是加行位,三是见道位,四是修道位,五是究竟位。如果从修行次第来理解三十七道品,可以将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对应资粮位,五根、五力对应加行位,七觉支对应见道位,八正道对应修道位。同样的修行项目,在不同阶段的要求是有差别的。比如正念,在资粮位要修,在加行位、见道位还要修。再如精进,是任何修行阶段都需要的,但内涵有所不同。

四、四念住和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中,特别强调四念住的修行。四念住是玄奘三藏的翻译,传统翻译为四念处。四念住不仅位列三十七道品之首,本身也是完整的修行。
  修行需要改变对自我和世界的错误认知。怎么改变?首先要找到观察对象,即身、受、心、法,这是佛陀对身心内外一切现象所作的归纳。其次是有观察的智慧,即四念住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第三是知道观察流程,以及通过这一观察产生的结果,包括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可见,四念住同时含摄了三十七道品的修行。从另一个角度说,三十七道品的修行都是建立在四念住的基础上,依四念住而建立。正因为如此,四念住历来都受到广泛的推崇和弘扬。

五、“辩修对治品”的组织架构

  本品围绕三十七道品的施设,从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到八正道,依唯识的角度展开阐述,引导我们认识每个项目的修行。在《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杂集论》等唯识经论中,也有关于三十七道品的解说,我们可以作为参考,深入了解这些修行究竟是怎么回事。
  此外,“辩修对治品”还告诉我们,同样是修四念住,大乘和声闻的不同到底在哪里。我们既要看到解脱道的特点,还要认识大乘的不共之处,才能对这些修行有全面认识,走上圆满的修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