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冬讲于厦门大学科艺中心

济群法师

  企业家是当今社会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其数量之多,从事行业之广,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在鼓励自主创业的大环境下,这个群体还将不断增长。除了促进经济发展,企业家们也比普通大众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因为每个企业都有员工、客户、同行,有些还要直接面对消费者。众多的社会关系,使他们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不仅关系到个人,还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相关人员,乃至各行各业。在某种意义上,他们甚至代表了当代的价值风向标。所以说,企业家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尤为重要,也就是现在常说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在做企业的过程中,我们是让人生得到提升,还是带来种种问题?今天的不少企业家是改革开放后迅速成长起来的,在“发展就是硬道理”的大环境下,在近几十年的经济巨变中,人们最先关注的往往是事业、财富、地位、名望,以及功成名就后的享乐,却忽略了最为根本的人生问题。
  在很多人心目中,企业成功就等于人生成功,只要全力以赴抓住机遇,把企业做大做强,自然就是人生赢家。是不是这样呢?企业的成功有很多具体指标,这点大家比我更清楚。那什么是人生的成功?
  曾听不少企业家说,他们创业的初衷只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过得更好,或实现某种抱负,以为这样就能获得幸福,彰显自我价值。可在企业发展、生活改善之后,在暂时的满足和喜悦之后,幸福并没有如期而至,反而有了过去想象不到的压力、烦恼、困惑,甚至心理疾病。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日渐增长的抑郁症患者中,家财万贯的企业家不在少数。
  为什么会这样?作为企业家,怎样才能获得人生幸福?这就涉及几个问题。首先,如果企业成功不等于人生幸福,这种成功的意义是什么?其次,在做企业的过程中会面临道德和利益的冲突,利益得失就在眼前,而道德的价值未必立刻显现,如何抉择?违背道德又有什么后果?第三,现代人普遍活得很累,而企业家背负更多责任,怎样在重重压力下拥有超然的心态?今天,我想从佛法角度谈谈这些问题。

一、传承文化与做人做事

  现代企业源自西方,他们是怎么看待并解决这些问题的呢?在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阐述了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在于价值观和道德的建构。对没有宗教信仰和终极价值观的人来说,工作就是工作,只有现实利益。而在新教伦理中,把努力工作视为实现终极价值的过程,以此荣耀上帝,所以是美德的体现。
  自古以来,宗教就是道德建立的基石。没有这个基石,仅从当下的现实利益,确实不容易看到道德的价值。就像人们常说的:为什么我做了好事没好报?没好报何必去做?此外,一般人赚钱是为了自己和家人,道德却要求我们从利己到利他。而人有自私的天性,对利他通常是无感的,何况是利益一切众生,更与自身习性相违。这就必须认识利他的意义,否则是不可能落到实处的。
  新教伦理之所以能在资本主义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关键就是对终极价值和道德体系的建构。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大量吸收了西方的商业文明,从引进技术到学习管理,关注重点在于怎么把企业做好。但仅仅这样是不完整的。如果把西方商业文明和其立足的终极价值视为一棵树的话,我们拿来的只是属于枝条的部分,还要经过嫁接才能健康成长。
  在我们生命中,有妄心和真心两套系统。前者是凡夫现前的生命状态,是以贪嗔痴为根系的,如果将商业文明与此结合,必然开出恶之花来。这些年,伪劣产品、恶性竞争、偷税漏税等问题被频频曝光,却屡禁不止。其根源就在于,人们只看到现世的短暂意义,结果利欲熏心,为所欲为。
  如何使大家自觉守法,诚信经营?必须从做人开始,确立终极价值。这样才能从更高的角度看待利益,作出抉择,而不是唯利是图。关于做人和终极价值的问题,中国有自身的文化传统,就像健康而发达的根系,可以为商业文明输送真正的养分。近年来出现的儒商、佛商、道商,都是希望依托东方文化建构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学会做人和经营企业。日本的稻盛和夫就在做这样的探讨,并且卓有成效,也引起了国内企业家的关注和效仿。
  做企业的最终意义是什么?怎么获得人生幸福?怎么权衡利益和道德、世间和出世间的关系?关于这些问题,佛法的心性论和因果观提供了答案。
  每个人都希望成为更好的自己,心性论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生命品质才是最圆满的。可以说,比新教伦理更直接。因为新教伦理的前提是信仰上帝,然后才愿意为荣耀上帝而努力。如果不信上帝,这个目标就不成立了。从佛法角度看,这是“心外求法,与道悬远”。但“成为美好的自己”是每个人共同的愿望,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些人。而因果观让人了解生命的发展规律,我们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就要在因上作出相应努力。总之,我们所做的一切是基于对自己的负责,并不是为了取悦外在的神。

二、关于成功的思考

  今天的人特别渴望成功,所以社会上流行各种关于成功学的书籍和课程,告诉你怎样才能成功。这些观点看似形形色色,其实都立足于世间名利。而从更高的层面,我们会发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成功观。对国人来说,主要有三种。
  1.三种成功观
  一是世间所说的成功,主要在于企业做得多大,资产多少,可以通过福布斯、胡润百富之类的排行榜来衡量。
  二是儒家所说的成功,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的人生,并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做人之道。从提升自身修养,到促进家庭和谐、国家安定,最后使天下太平。其特点在于重视做人的基础,但主要在于这一生。
  三是佛教所说的成功,不仅关注今生,更重视生命的未来。佛教认为,今生只是无尽轮回中的一个片段,既是过去的结果,也是未来的起点。这种轮回的本质是痛苦的,只要我们还有迷惑和烦恼,就不可能真正幸福。修行的目的,一是了解轮回原理,二是断除惑业,成就觉醒和解脱。
  2.什么是真成功
  在这三种成功观中,世间的成功虽能带来荣耀,满足自我的重要感、优越感、主宰欲,但在今天的激烈竞争中,要维护这三种感觉非常辛苦。况且事业是无常的,当我们从生命的角度,会看到这种成功不过是暂时的假象而已。不论现在多么风光,当死亡降临,再多的钱,再大的权力和名望,都没有任何帮助。
  儒家重视做人,从个人的修身养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自尊自律,成为有德君子,才能追求并实现平天下的理想。相对单纯做事,对成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足在于,儒家的重点是现世,不太关心终极问题。但要知道,我们只是这个世界的过客而已,几十年后,生命去向何方?怎么使当下所做的一切成为永恒的福祉?
  佛教追求的成功,不仅关注当下,也关心过去和未来;不仅关注现世利益,更关心终极价值。通过对心性的认识,引导我们了解生命潜藏的无限价值,通过相应修行,在实现现实价值的同时,成就终极价值。并通过因果观告诉我们:如果想有更好的未来,要在因上作出哪些努力。
  就像生产优质产品,必须了解标准,依此落实。如果不清楚标准,或标准很低,是无法提高质量的。人生也是同样,只有认识生命的终极价值,了解成功的最高标准,付出的努力才能导向这个目标。作为企业家,我们应该在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以长远的眼光规划人生,才能实现真正的成功。

三、精神财富与人生幸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从贫穷到富有的迅速发展。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以为有了条件就能幸福。现在很多人富起来了,却发现幸福并没有随之而来。不少人虽说事业做得很大,钱很多,但烦恼同样很多。幸福是什么?影响幸福的因素有哪些?
  1.幸福和欲望有关
  通常来说,幸福就是一种满足感。当我们得到想要的东西,欲望得以满足,就会觉得幸福。这是最容易感受到的。正因为这种感觉,使人们对幸福产生了误解,以为拥有更多就会更幸福。事实上,欲望带来的满足很短暂,而且阈值会不断增长。曾经,人们得到十元钱就会感觉幸福,但标准很快提高到百元、千元、万元,乃至百万、千万。这种改变就发生在短短几十年,不少人应该会有切身体会。当幸福的成本越来越高,意味着我们要为此付出更多努力。这就使现代人活得很累。
  所以古人推崇知足常乐,佛教提倡少欲知足。当欲望减少,就像一个小杯子,一点水就能装满,很容易感到幸福。因为成本低,幸福就能不断持续。但当欲望迅速提升,就像水缸、池塘甚至更大,就难以填满了。如此,建立在欲望基础上的幸福变得越来越难,对外界的依赖也会随之增多,进而引发焦虑、恐惧、没有安全感。从另一方面来说,欲望升级要有更多的财富支持,这就需要消耗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甚至给地球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
  可见欲望具有两面性,虽能给人带来幸福感,但副作用很大。看清这一点,才能对人生作出合理规划,不过度索求,同时取之有道。
  2.烦恼是幸福的杀手
  今天的人虽然衣食无忧,但内心往往缺乏安全感。当我们被烦恼控制时,就会妄念纷飞,躁动不安,哪怕条件再好,也无法感到幸福。我们什么时候最容易幸福?很多人会想到童年,在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中,留下了很多幸福的回忆。日渐长大后,虽然拥有得越来越多,但烦恼也随之增长,久而久之,使我们失去幸福的能力。
  佛法认为,心既是幸福的根本,也是痛苦的源头。当心处在无明迷惑时,会不断制造焦虑、恐惧、贪婪、仇恨、自私、嫉妒等负面情绪,痛苦在所难免。这就必须通过修行断除烦恼,照见本来清净的心。就像天空,虽被云层遮蔽,但云开雾散,依然澄澈无染。这个清净心正是幸福之源,本身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喜悦,无关欲望,无须所得。
  世人由家庭、事业、财富等外在条件得到满足,虽然也能带来短暂的幸福感,但同时伴随着各种副作用,是有苦之乐。只有断除烦恼,才是纯粹、圆满的无苦之乐。
  3.精神财富与幸福
  如果把心灵比作花园的话,烦恼就是其中的杂草。当我们清理杂草、改良土壤后,还要进一步播下花种,培养与幸福相关的良性心理。
  一是知足。古人早就告诫我们,知足才能常乐。当一个人对生活的要求降低了,幸福的成本会随之降低,意味着我们更容易获得幸福。反之,如果贪得无厌,难以满足,是无法感到幸福的。
  二是感恩。如果没有感恩心,看别人往往没感觉,甚至会心生对立,觉得世上都是敌人,都在算计你。当你带着这样的心态看人,看到谁都不欢喜,别人看到你也不欢喜。如果我们认识到,自己每天在享受他人的给予,不仅是父母、亲戚、朋友的帮助关爱,还有社会各行各业的人提供服务,乃至飞鸟鱼虫,都在为地球共建生态环境,就能带着感恩心看待众生,看到一切都心生欢喜。当我们以这样的心看待众生,就会产生亲和力,让众生欢喜,被众生接纳。这种和乐就是幸福的助缘。
  三是接纳。生活中有顺境和逆境,一般人在顺境中才能幸福,一旦遭遇逆境,立刻陷入痛苦。因为不接纳,就会进一步把问题无限扩大,难以自拔。如果我们有接纳的能力,在面对逆境时不抵触,更不介入仇恨、纠结、抱怨等不良情绪,那么逆境不过是暂时的对境而已,提醒自己加以反思并解决问题,而不是因此带来伤害。
  四是宽容。很多时候,烦恼就来自不宽容,不慈悲,哪怕很小的事,都会斤斤计较,徒增烦恼。当我们以宽容、慈悲之心对待他人,就能广结善缘,而不是制造对立,所谓慈悲没有敌人。
  4.智慧不起烦恼
  除了良性心理,智慧也是幸福的根本所在。我们每天都面对各种问题,会受到什么影响,关键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我们怎么看待。如果积极正向地看问题,再不好的事情也会得到转化,甚至变成好事。
  不少人喜欢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说起来容易,但能不能成为最好的安排?关键不在其他,而在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如果没有转换的智慧,总是带着负面心态,就会庸人自扰,散布不良情绪。通过学习佛法,学会用智慧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无论发生什么,都不会给我们带来烦恼和伤害。
  我常说——你是什么,比拥有什么要重要。现代人只关心“我拥有什么”,却忽略了“我是什么”。但要知道,如果没有幸福的能力,即使拥有再多,也不会感到幸福,反而问题重重。所以我们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物质财富,还要重视心性修养和精神财富,这样才能给生命带来究竟利益。

四、利益与道德

  很多人把利益和道德对立起来,认为讲利益就是不讲道德,讲道德就不该讲利益。又或者,认为道德是虚无的,利益才是实实在在的,不必为虚无的道德损害现实利益。真是这样吗?事实上,现在全社会都尝到了不顾道德的苦果,都在为这种唯利是图的行为买单。作为企业家,比普通人更多地面对这一抉择,何去何从?
  1.正确认识道德
  儒家道德是依社会伦理建立的,作用主要是处理自己与家庭、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似乎都是出于外在而非生命自身的需要。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大家都遵守道德时,我才有必要遵守。而当大家不遵守道德时,这么做似乎就是傻瓜,是吃亏。其实,这是对道德的错误认识。
  从佛法角度看,道德是立足于自身需要。在践行道德过程中,自己首先是最大受益者,然后才是社会大众。为什么?还是要回到刚才所说的心性论和因果观,这也是道德建立的基础。
  心性代表生命的存在。我们内心有佛性,也有魔性;有善的力量,还有不善的力量。在座各位能成为今天这样的人,具备这样的能力、性格、兴趣爱好、生活方式,这一切是由什么决定的?其他宗教认为是神造的,也是神在决定你的穷通祸福。
  佛法认为,生命发展遵循因缘因果的规律。因就是身语意三业,即我们每天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所有这一切有两种结果,一是外在结果,即由此形成的能力、成就和带来的社会效应等;一是内在结果,即我们的观念、心态和生命品质。生命是长期的累积,善行会产生良性累积,不善行会产生不良累积。我们希望成为更好的自己,就要给生命以良性累积。
  生命就像产品。我们知道,产品质量是取决于原料和工艺。对生命产品来说,身口意三业既是原料,也是工艺,而道德则是升级原料、改良工艺的关键。所以说,我们自己就是道德的受益者,然后才由己及人,利益大众。
  如果我们对道德有正确认识,基于对自身的负责,一定会自觉自愿地遵守道德。谁不想让自己变得更好呢?所以观念非常重要,这是道德能否落地的决定因素。
  2.道德和利益并不对立
  很多人认为佛教是排斥利益的,其实不然。佛法重视两种利益:一是现世利益,提供生存所需,使人生美满;一是究竟利益,成就生命的终极价值。
  《金刚经》中,佛陀一方面阐述了空性智慧的重要性,让我们以无我、无相、无所得之心待人处世;一方面通过七次较量功德,反复告诉我们读诵受持此经的利益。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以恒河沙数身命布施,所获功德都比不上开启智慧,而且是百千万分不及一。
  一般人听了可能会产生怀疑,但如果我们了解其中原理,会发现这并不是夸张。一个人拥有再多财富,能买到所有享乐,但能买到快乐吗?只要生命品质没有改善,内心依然会烦恼重重。《金刚经》的智慧正是引导我们解除烦恼,获得幸福,进而帮助普天下的芸芸众生解除烦恼,获得幸福。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确信,成就智慧的利益,是再多财供养都无法相比的。
  虽然佛教不否定利益,而且鼓励我们以正当手段追求利益,但同时也提醒我们不要执著,也就是《金刚经》说的“所谓福德者,即非福德,是名福德”。当我们不著相的时候,心才会像虚空一样,成就的功德也像虚空一样。但执著福德的话,就会从无限变成有限的一点点。
  人们之所以把道德和利益对立起来,是因为不了解传统文化,缺乏宗教信仰。当我们没有精神追求,就会把物质利益最大化,以为拥有财富才能出人头地,彰显自我价值。而当我们有了精神追求,就会看到世间利益是暂时的,其作用一方面是滋养色身,作为修行资粮,一方面是利益众生,导向终极价值。
  3.道德有助于实现利益
  道德是一种行为准则,与此相关的,还有法律和戒律。其中,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而戒律则是根据修行需要,将某些行为固定下来,作为佛弟子必须遵循的准则。但凡夫的本性是贪嗔痴,是无明我执,所以不少人只认可法律,却觉得道德和戒律是一种束缚。
  我们知道,法律是公民安全和社会正常运转的保障。事实上,道德不仅有助于自身成长,也有助于社会和谐。如果大家缺乏道德,唯利是图,想方设法地钻法律的空子,将给自己和社会带来无穷后患。
  从企业经营来说,诚信是基本道德。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先后出现了无数企业,有的发展壮大,也有的昙花一现。为什么有这些不同?企业发展不仅要经营有方,还要讲究诚信,两者缺一不可。多数人只看到经营的部分,甚至为牟利不择手段。其实,诚信才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国外有很多百年企业,正是因为讲究诚信,遵循契约精神,才有了长久的生命力。
  此外,利他也有助于我们把企业做大做强。稻盛和夫就是奉行敬天爱人的信念,成就了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简单地说,就是要有良心,遵循因果规律,同时本着利他心经营,而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赚钱。现在不少企业家说,做企业是因为“大家要靠我吃饭”,似乎是为了利他,其实首要目的还是为了自己。当你只想着自己,你的事就是你的事,别人只是为了报酬来工作而已。只有当你处处为大家着想,带着利他心去做,你的事才能变成大家的事,招感各方善缘,共同推动企业发展。
  很多互联网企业就是本着免费原则,通过平台为大众创造方便,广结善缘,最后得到了极大发展。包括现在的共享经济,也要有利他的前提。当你想着利益大家,大家才会认可你,接受你,利益由此而生,所谓人脉就是钱脉。
  自古以来,宗教传播到世界各地,到处都有寺院和教堂。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遍布连锁店。同时还有无数义工无偿提供服务,有专职的,也有业余的。为什么大家愿意参与?就是因为免费原则,因为利他心。
  在佛法修行中,利他和自利是统一的,反之,害人就等于害己。如果一个人整天想着自己,必然烦恼重重。而当你时时想着别人,就没时间为自己烦恼了。所以说,一切烦恼都和自我有关。利他不仅能弱化我执,解除烦恼,还能提升人格。在利他过程中,内心的悭贪、狭隘、嫉妒、自私、贪婪、仇恨等负面情绪会被化解,慈悲等正向心行随之增长,源源不断地产生福报。
  佛教在心性层面为我们指出了道德的意义,包括眼前利益,也包括长远利益乃至究竟利益。正确认识道德和利益的关系,生起利他心,对企业诚信经营很有帮助。利他不是口号,也不是理想,当我们真正认识到其中原理并落到实处,一定能由自身改变感受到这么做的利益,就会自觉践行。

五、入世与出世

  据《国际商业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企业家的工作压力居全球首位。除了事务性的繁忙,主要压力其实是来自执著。怎样才能在工作中修行,在忙碌中保持超然?必须以出世心做入世事。关于入世和出世,儒家和佛教有不同侧重。
  1.儒家重入世
  儒家思想立足于人本,关注现实人生,强调做人做事,基本架构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自己的修身养性,到处理好家庭关系,进而造福社会、让天下和平安定。这条路径主要通过入仕为官来实现,但并不是每人都有这种因缘。
  如果没有因缘,那就独善其身,等有条件时再兼济天下。还有人在仕途受挫或做得太累后,也会选择退隐。所以儒家并不完全是入世,也有一定的隐世思想。但后者多半是无奈之举,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并不是主动出世。
  2.佛教出世与入世并重
  一直以来,佛教都给人以消极避世的印象。事实上,佛教根据众生的不同根机,为我们提供了人天乘、声闻乘和菩萨乘三条道路。
  首先是人天乘,即怎么做完美的人、幸福的人、有道德的人。在这个问题上,佛教和儒家、基督教的视野不同。儒家是一世论,着重现世。基督教是两世论,只有现在和未来。因为所有人是上帝所造,起点相同,未来或是升天堂,或是下地狱,也由上帝决定。佛教则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认为生命就像河流,今生只是其中一个片段。在空间上,有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道,及声闻、缘觉、菩萨、诸佛的圣贤世界,合为六凡四圣的十法界。
  所以佛教讲到入世时,不仅关心今生,还关心未来;不仅关心当下的人身,还要看到十方世界的不同维度。从这些角度为我们阐述了生命的延续规律,那就是因缘因果。遵守五戒十善,来生才能继续做人,否则就会失去做人资格,堕落恶道。
  佛教不以天堂为究竟归宿,认为从修行来说,人的身份最理想。因为人有理智,能闻思佛法,如理修行,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而且人间有苦有乐,促使人们为离苦得乐而努力。所以佛教认为:真理和智慧属于人间,终不在天上,鼓励我们珍惜人身。
  人天乘的因果告诉我们,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将给生命带来良性结果,什么行为会带来不良后果。对于企业家来说,如果不诚信经营,就会造下恶业。不仅给他人造成伤害,也会给自己带来苦果。
  其次是声闻乘,主要强调出世。因为不论当下处境多么美满,只要还有迷惑烦恼,生命就不是圆满的。所以声闻乘的目标是断除烦恼,成就解脱。在修行上要少事少业,过最为简单的生活,最好入山静修,免受红尘干扰。佛教的出家制度就和解脱道修行有关。
  第三是菩萨乘,强调以出世心做入世事。佛教修行有出离心和菩提心。如果只想个人解脱,是出离心。如果在解脱的同时,发愿帮助普天下的芸芸众生解除烦恼,离苦得乐,则是大乘的菩提心。你是不是大乘,就取决于有没有这个愿望。
  有了愿望之后,还要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否则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所以既要重视心性修养,提升悲智二德,还要从五明处学。所谓五明,除了作为内明的佛学,还有世间的工艺技术、语言文学、逻辑和医学等。掌握各种能力,才能以无量方便利益众生。
  众生形形色色,从事各行各业,菩萨为了利他,要以各种身份出现。本着利他济世之心做企业,或从事教育、医疗、服务等一切正当行业,都可以成为菩萨。
  但仅有利他心还不够,因为凡夫都有我执,即使发起菩提心,在开始阶段也是不纯粹的,还夹杂爱恨情仇,所以要在利他过程中不断提升心行,以空性慧空掉我法二执,空掉好恶、亲疏之心,对众生生起平等慈悲之心,内心没有我,只有众生。
  虽然为众生做一切事,但又不执著于此。正如佛陀在《金刚经》中开示的那样,菩萨要无住生心,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虽然做种种事,但内心如虚空般没有粘著。怎么拥有这样的超然心态?包括两方面:首先是用缘起的智慧,了解到一切都是条件关系的假相,如梦如幻。当你对做的事情看淡了,执著自然就少了。更重要的是开发空性智慧,安住于此,自然就能不粘著。
  如果企业家能带着菩提心、利他心做事,就是在学做菩萨,把商场变成道场。这样做的话,非但不会为事业所累,还能让做事成为修行,让企业更好地利益大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相互交融。《金刚经》《心经》《维摩经》《六祖坛经》等佛典,自传入以来就受到很多儒者的推崇。王维、白居易、苏东坡等文人士大夫,既是儒者,也是虔诚的佛教徒。如果单纯接受儒家文化,一心入世,缺少出世的超然和对终极问题的解决,会过得很累。如果在入世的同时接受佛教思想,以平等慈悲之心做事,同时保有超然的心态,那么仕途顺利时不会太累,不顺时也不会受到太大打击,就能进退自如。

五、结 说

  以上说到几个问题,首先是认识成功的标准,在成就现实价值的同时导向终极价值。其次是认识财富与幸福的关系,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积累精神财富。第三是认识利益与道德的因果,杜绝违背法律和道德的行为,提升自己,造福社会。第四是认识出世和入世的定位,以出世心做入世事,在积极入世的同时,保有出世的超然。带着这样的智慧做人做事,就能使自利和利他统一起来,让企业发展,让人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