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十善业道经》的启示

【点击查看全书链接】

一、不杀生

  【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噩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

  这段经文所介绍的,是不杀生的十种利益。
  在介绍戒杀利益之前,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杀生。很多人对杀生的内涵不能正确理解,或是认为,牛马猪羊这些动物生来就是给人吃的,所以吃这些根本是天经地义,没有任何不妥之处;或是认为,蔬菜也有生命,那么吃蔬菜也避免不了杀生,而连蔬菜也不吃的话,人就无法存活了。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
  从佛教观点来看,牛马猪羊和人类一样,同属于六道众生,只是生命层次较低。如果我们现世不止恶行善,不种下人天善因,来世也可能堕落畜生道中。那么,我们是否愿意未来成为他人的盘中餐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佛教中,将一切有感觉、有思维、有情识的生命称为有情。而将蔬菜之类没有感觉也不知疼痛的植物称为无情。凡是伤害有情生命的行为,皆属于杀生范畴。
  这又涉及一个许多人关心的问题:学佛后是否必须吃素?关于这一点,五戒虽未明确规定,但在五戒和十善中,皆以“不杀生”为首。只有以平等慈悲之心对待一切众生,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杀生。如果人人吃素,世间就不会发生为满足口腹之欲而大肆杀戮的惨剧。如果一时还做不到素食,至少必须是三净肉,即不见为你杀,不闻为你杀,也不知为你杀。
  此外,学佛者还时常碰到这一问题:如果不杀生,家中搞卫生时,怎么对待蟑螂之类的小动物呢?如果不小心误伤,是否也属于杀生?佛陀在世时,比丘们曾就类似问题请示过佛陀。佛陀的解答是:卫生当然要搞,但在搞卫生时应尽量小心,不要伤及这些生命。我们清理居室卫生时,若故意用杀虫剂大量喷洒,自然属于杀生。若是无意间误伤,虽也存在业罪,但不算犯杀生戒。此外,误伤后应立即生起忏悔心,为它们念佛,并将念佛功德回向它们,祈愿它们早日脱离恶道之苦。
  或许还有人会问:蟑螂、蚊子、苍蝇、老鼠之类不是害虫吗?如果对它们也要怜悯慈悲,不是没有原则、敌我不分吗?其实,所谓的害虫,只是站在人类立场而言,是相对而非绝对的。对于人类来说,它们确实给生活带来了一些困扰。但对世间其他生命来说,人类难道不是造成更大危害的罪魁吗?造成环境污染,造成各种野生动物灭绝的,不正是人类自己吗?如果我们只是站在自身立场看待问题,就不可能平等关爱一切生命。此外,不杀生不仅是为了尊重生命,更是为了培养自身的慈悲心。
  我们再来看看杀生的定义。杀生,是以恶心断除有情生命。具备以下四个条件就构成杀业:一、故意杀生,即有心杀害众生,而不是误杀。二、杀他有情,所杀为其他有情的生命,而不是伤害自己。三、明知故犯,明明知道这也是生命,也像人类一样贪生怕死,具有自我保护意识,仍对它们进行伤害。四、制造杀生用具,有意制作笼子、猎枪、鱼网、鱼钩之类的杀生工具,或事先挖掘陷阱暗害动物,或事先准备凶器谋害他人,等等。
  “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佛陀对龙王说:如果能远离上述种种杀生行为,我们就能成就十种远离烦恼的善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获得十种幸福、快乐的人生结果。那么,到底有哪十种呢?
  “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其一,不杀生是对一切众生给予无畏施。无畏施为布施之一,是给众生以安全感。喜欢杀生者,无论是人或动物,都会感到害怕。有个词叫做“杀气腾腾”,仅仅他所传递的气息,已经令人害怕,更何况他所实施的行为。对于杀人不眨眼的魔王,我们会闻风丧胆。同样,因为人对动物有杀心,动物见了才会害怕,才会立刻逃之夭夭。而在澳洲、欧洲等地,公民普遍有保护动物的意识。所以,鸽子们会成群结队地在广场上悠闲漫步,或是飞落游客身边嬉戏。人与动物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佛教认为,受持五戒就是五种布施。不杀生,众生就不必担心被你伤害生命;不偷盗,众生就不必担心被你盗窃物品;不邪淫,众生就不必担心被你强暴,或是家庭被你破坏;不妄语,众生就不必担心被你欺骗;不饮酒,众生就不必担心结交不讲信誉的酒肉朋友。所以说,持戒不仅是消极的止恶,本身也是行善的一种方式。
  “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其二,不杀生就是对一切众生常行慈悲。人们之所以会杀生,就是因为缺乏慈悲心。面对活生生的人或动物,竟然忍心下手杀害,可见其残酷暴戾。尤其是人或动物临死前的惨状,稍具同情心或怜悯心,尚且不忍目睹,何况动手杀害。而那些习惯于杀生者,则会因为这一恶行变得暴戾、冷酷,乃至以杀人或动物为乐。这种充满嗔恨和恼害的心,才会炮制出各种残忍到令人不忍听闻的烹调方法,才会制造出南京大屠杀、奥斯威辛集中营那样的惨痛浩劫。
  “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其三,不杀生能够断除一切嗔心和习气。人性中的各种习气,并非天生如此,而是在生命流转过程中不断积累而成。习惯杀生者,往往具有极重的嗔恨心,对众生缺乏同情、包容、忍耐,一旦被人招惹,就会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乃至终日生活在愤恨恼害中,对什么都心怀仇恨。发展到极至,就会完全被嗔心主宰,使相貌都发生改变,变得凶神恶煞般狰狞。反之,戒杀护生则会因慈悲心不断增强,而使嗔心越来越弱,最终彻底断除。
  “四、身常无病。”其四,不杀生者能够感得身体健康,无病无灾的善报。杀生使其他众生痛苦不堪,甚至丧失生命。所以,种下杀生业因者,在未来生命中,将招感短命、体弱多病的果报。如果我们让其他生命安然地活着,自然也能感得健康的果报。
  “五、寿命长远。”其五,不杀生者能感得长寿的善报。杀生者因为断送众生命根,使他人或动物遭遇杀身之祸,命丧黄泉。与此相应,也将种下短命、夭折之因。反之,因为慈悲一切众生,自然感得长寿果报。俗话说“仁者寿”,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譬喻经》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师徒俩在森林中修行,师父是位证得宿命通的老和尚。一天,他以神通观察,发现弟子只剩下七天寿命。他担心弟子死在寺院里,其家人会因此怪罪下来,就对弟子说:你的双亲很想念你,可以回去看望他们。弟子高兴地辞别师父上路了。途中路过小溪,看到溪中有大堆蚂蚁被困,就捡了木棒架在水面,使千万只蚂蚁安全脱险。弟子回家过了一星期后,又回到寺院。师父见到徒儿竟然活着回来,又惊又喜,入定仔细观察,才发现弟子因解救蚂蚁得以延寿。这是护生长寿的典型例子。
  “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其六,不杀生者能被天龙八部所守护。宇宙中,除人类肉眼所见动物之外,还生活着各个层次的生命。天龙八部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他们喜欢赏善罚恶,常在暗中保护道德高尚、广行善事者。《长阿含经》卷二十就说:“修行善法,见正信行,具十善业,如是一人有百千神护。”
  “七、常无噩梦寝觉快乐。”其七,不杀生者在睡眠中也能安稳祥和,没有不祥之梦侵扰。因为他们问心无愧,活得坦荡安然。而那些杀人害命的行凶者,虽然表面凶悍,内心也时常怀有恐惧。尤其在夜晚,往往乱梦颠倒,心神不安。
  “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其八,戒杀者能逐步化解并灭除种种怨恨。因为残杀会带来不共戴天的仇恨。在人类历史上,有些国家或民族因为怨怨相报,才会世世代代不断地发动战争,今朝我杀你,明朝你杀我。其实,不仅人与人之间会结下怨恨,杀害动物也会招致同样的仇恨怒火。在屠宰场,那些被杀的牛羊也不会温顺地伸长脖子等死,总是拼命挣扎,在极度恐惧和嗔恨中死去。这种杀与被杀结下的怨仇,会生生世世地延续下去。
  “九、无恶道怖。”其九,戒杀者不会因杀生种下堕落地狱、饿鬼、畜生之因,就不会生起由这一罪业沦落恶道的恐惧。
  “十、命终生天。”其十,戒杀者命终之后,能生天安享福报。
  “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若将修习十善的功德回向无上佛果,在成就之后,便能随心所欲地想活多长时间就活多长时间。从上述内容可以得知,一个人如果不杀生,不论对自身修养,还是未来生命的发展,都有极大利益。

二、不偷盗

  【复次,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美;五、不忧损害;六、善名流布;七、处众无畏;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九、常怀施意;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证清净大菩提智。】

  这段经文所介绍的,是不偷盗的十种利益。
  偷盗,又名不与取,也是五戒中的第二戒。凡将主人未曾给予的物品占为己有,都属于偷盗范畴,如骗取、盗窃、强夺、霸占、吞没、坑蒙拐骗等。
  造成偷盗的业力,需要具备以下五个条件:一、故意起盗心,有心偷盗,而不是无心。二、属于别人的东西,而不是属于自己所有,假如是自己的东西,就不存在偷盗了。三、明知是他人的物品,仍将之占为己有,这是自欺欺人的伎俩。四、预先有盗窃的动机和准备,如作案计划、行动纲领。五、不是误取。具备以上五条,就构成偷盗业力。
  “复次,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佛陀告诉龙王,若能远离偷盗的行为,将得到十种可靠的人生结果。到底有哪十种呢?
  “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远离偷盗行为,能使财富不断增加,而且一生都能安全享有,不会出现任何意外变故,不会受到国王、窃贼、洪水、火灾、不肖子孙的侵害和干扰。世间拥有财富者虽多,但保有财富却并不容易。许多人曾经富甲天下,后来却穷困潦倒,甚至沦为乞丐。佛经认为,财富属于五家共有:一是国王,包括各种权势机构,可将个人财产没收充公。二是盗贼,包括各种大盗小偷,如黑社会团伙、梁上君子等。三是水灾,洪水到来时,会使房屋倒塌,财产受损,使整个城市被大水席卷一空。四是火灾,一场大火会将人们一生积攒的财富化为乌有,所谓水火无情。五是不肖子孙,许多富家子孙从小娇生惯养,不思进取,若不幸沾染吃喝嫖赌等不良行为的话,很快会将祖辈们留下的财产挥霍一空。所以,现在国外许多富豪都不愿给子孙留下太多财富,认为那样反而对他们有害无益。 
  “二、多人爱念。”远离偷盗行为,能使我们受到大众的欢迎爱戴。一个人可能会因亲情或爱情受到某一部分人的喜爱,但要令社会大众接受、敬爱,就需具备良好的品德操行。试问,有谁喜欢和小偷做朋友呢?除非菩萨出于悲心摄受他。而那些从无偷盗行为的人,为人诚实、光明磊落,自然受到大众欢迎。
  “三、人不欺负。”远离偷盗行为,就不会被大众轻视、舍弃,不会被他人欺负。否则,就会失去大众信任,自然也不被社会接纳,以致想找份工作都非常困难。
  “四、十方赞美。”远离偷盗行为,能受到大众的赞美。现在的社会虽盛行种种不正之风,但传统道德观念和人类良知并未彻底丧失,在人们心目中,还存在相应的道德准则。偷盗者臭名昭著,人人轻视。不偷盗者诚实可靠,个个赞美。

  “五、不忧损害。”远离偷盗行为,通过合法渠道赚钱,心安理得地享用财富,不再担忧害怕,所谓“不干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反之,靠非法手段敛财者,随时都担心其非法行为被人发现,被追回财物,还害怕别人报复他,并时刻伴有坐牢的恐惧。
  “六、善名流布。”远离偷盗行为,能使好名声流布十方。名誉虽不是真实的,但名声好坏也直接关系到人生幸福。拥有良好的名声,就会受人恭敬,受人爱戴。
  “七、处众无畏。”远离偷盗行为,无论走到哪里都光明磊落,坦荡安然。常言道,做贼心虚。只要有过偷盗行为,内心总会有不同程度的愧疚,害怕被人发现,心情常常处于忐忑不安中。
  “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远离偷盗行为,使财富增长、健康长寿,生活环境优越,并具足无碍的辩才。反之,偷盗之行将使这一切都受到影响。
  “九、常怀施意。”远离偷盗行为,就能对大众时常怀有布施之心。我们所有的人格特征都是长期积累而成。行为是有惯性的,对于偷盗者来说,总想着将他人物品占为己有,怎么还舍得布施呢。唯有远离偷盗,才会培养慈悲喜舍之心,随时愿意将钱财布施给需要帮助的人。
  “十、命终生天。”远离偷盗行为,布施持戒,死后会往生欲界天享受天福。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证清净大菩提智。”综上所述,不偷盗者将得到以上十种现生及来世的利益。若将这一功德回向无上佛果,也就是以菩提心受持不偷盗的净戒,将来成佛时,就能证得清净无染的菩提智慧。

三、不邪行

  【复次,龙王!若离邪行,即得四种智所赞法。何等为四?一、诸根调顺;二、永离喧掉;三、世所称叹;四、妻莫能侵。是为四。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丈夫隐密藏相。】

  所谓邪行,即不被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承认的男女关系,又称邪淫。邪行主要由四种因素构成:一、非境,凡与法定夫妻关系之外的男女行淫,都属于邪淫。二、非道,即使是合法配偶,若在正常产道之外的地方行淫,也属于邪淫。三、非时,在妻子怀孕、哺乳或受持八关斋戒期间行淫,也属于邪淫。四、非处,在寺院、佛塔等圣洁之地行淫,同样属于邪淫。尤其是后面三点,往往为世人所忽略,须特别注意。
  “复次,龙王!若离邪行,即得四种智所赞法。何等为四?”佛陀对龙王说,如果能够远离邪淫,将得到四种智者称赞的利益。到底是哪四种呢?
  “一、诸根调顺。”诸根,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根。如果放荡不羁,邪淫过度,将导致诸根不调。如古代许多帝王都寿命很短,有些三十多岁就一命呜呼,其重要原因就是淫欲过度。在现代社会,性行为比较开放,不仅使性病泛滥,更出现艾滋病等不治之症,且愈演愈烈。邪淫会对身心造成极大伤害,就生理而言,会沾染种种疾病;就心理而言,一个好色之徒,往往整日神魂颠倒、萎靡不振。唯有远离邪淫,才能使身心恢复健康状态。
  “二、远离喧掉。”这里所说的喧掉,主要指心理上的扰乱。邪淫者有了外遇或其他不正当性行为后,往往陷入种种牵挂和烦恼中,做什么都心不在焉,无法安静。邪淫还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在今天这个时代,因为两性关系混乱,造成不少家庭的破裂,使许多无辜的孩子从小失去家庭温暖,甚至因此走向犯罪道路,给父母带来无尽的悔恨和不安。唯有远离邪淫,才能使内心平静,安详自在。
  “三、世所称叹。”中国传统道德中,非常重视节操,寻花问柳者往往为世人所不齿,至于卖淫等行为,更为社会所唾弃。远离邪淫者,作风正派,品行端正,就会受到世人的称赞。
  “四、妻莫能侵。”邪淫者因侵犯他人妻子而种下恶因。所以,往往担心这样的结果落到自己头上,担心自己的妻子也行为不端,也被人骚扰。如果没有种下邪淫之因,就不必担心妻子有外遇或是受到侵犯。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丈夫隐密藏相。”隐密藏相,为三十二相之一,又称马阴藏相,指佛陀的男根隐藏于腹中而不外现。不邪淫者能得到以上四种好处。若以菩提心遵守不邪淫的净行,将来成佛时,即能成就佛陀三十二相中的隐密藏相。

四、不妄语

  【复次,龙王!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一、口常清净优钵花香;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真实语。】 

  所谓妄语,即虚诳、不真实的语言。佛教中,妄语又有大妄语、小妄语、方便妄语之分。大妄语,即未证言证,虽然没有证得圣果,却为了名闻利养等种种原因谎称自己已经得道,已经证得圣果,已经得到龙天护法的供养。方便妄语,则是为了救度、帮助、安慰众生,或是为了不给他人增添麻烦,迫不得已而说的与事实不符的话。但这种妄语是有原则的,必须是为了众生而非自身利益。除大妄语和方便妄语之外,所有不真实的话,都称为小妄语。
  妄语不仅有属性的区别,也有表达方式的区别。或是以假话欺骗他人,或是以书信等文字方式歪曲事实,或是以默认、暗示等肢体语言误导他人,或是假借他人之口达到欺骗目的。不论以什么方式,只要是故意达到欺骗对方的效果,都属于妄语范畴。
  妄语业的成立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以违背事实的语言欺骗对方,比如看见了说没看见,没听见却说听见。二、对方能理解你的意思,假若对方因语言不通等障碍无法理解你的用意,就不能达成欺骗目的。三、存有欺骗心理,如果只是误传了某些信息,本身绝无欺骗之意,也不构成妄语。四、对方如实接受,他人对你所说的谎言信以为真,才构成妄语,如果他根本不信,也不能达到妄语的目的。具备上述四项条件,妄语罪就成立了。
  “复次,龙王!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佛陀对龙王说,如果能够远离妄语,将成就八种天、人称赞的善法。到底是哪八种呢?
  “一、口常清净优钵花香。”优钵花,即青莲花。远离妄语者,口中时时散发青莲花一般纯净、悠远的清香。反之,谎话连篇者往往招感口臭的果报,使人闻而生厌,难以接近。
  “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远离妄语者,能受到世人的信任。人与人之间相处,必须诚实无欺,信守诺言,才能建立信用。所以,儒家也很重视信的作用,所谓“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试想,那些妄语连篇者,可能取信于人吗?可能有良好的信誉吗?
  “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远离妄语者,能受到人、天的尊重和爱戴。现实生活中,众人因为某事发生矛盾纠纷,彼此争执不下时,往往会请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做出裁判,定夺是非。这种威望的建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秉公办事,不凭个人情绪颠倒是非。若是曾经言而无信、出尔反尔,就很难被大众所推崇。
  “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爱语,是以爱心说出的语言。远离妄语者,才能时常以关爱之心使众生得到安慰,因为他们所说,是真实、利他的语言,是本着为他人着想的目的而说。反之,那些花言巧语虽然听起来很动人,却只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口才,甚至是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对众生是没有任何真实利益的。
  “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胜,是殊胜;意乐,即心态和习惯。远离妄语者,能获得良好的心态和习惯。因为妄语是在种虚妄之因,从而远离如实之道,失去清净、殊胜的意乐。
  “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远离妄语者,能够直截了当地准确表达个人想法,使听者容易领会,心生欢喜。反之,那些说假话的人,常常为了圆谎,为了弥补一句假话造成的后果,需要编出一大堆假话为自己辩护。这就会语无伦次、破绽百出,使人不明其意,也使自己懊恼不乐。
  “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远离妄语者,因为言而有信,每说一句话都掷地有声。他所表达的意见,不仅会受到充分尊重,更为大众乐意接受,并愿意按照他所说的去做。那些言而无信的人,因为种下虚妄之因,就会失去大众的信任。信誉一旦失去,很难挽回影响,即使有时说了真话,也往往不会有人当做一回事。就像“狼来了”的故事,因为谎报两次危情,到狼真的来了,再也无人相信他的呼救,最终因说谎送了性命。
  “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远离妄语者,因为种下真实之因,就能成就殊胜的智慧,辩才无碍,制伏各种邪说。反之,经常妄语连篇者,说什么都不被大众信任,更不可能制伏他人。
  “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真实语。”以上,是远离妄语所成就的八种善报。如果以菩提心受持不妄语戒,并将这一功德回向佛果,将来圆满无上菩提时,就能成就与如来同等的真实语。就像《金刚经》所说的那样:“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五、不两舌

  【复次,龙王!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何等为五?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正眷属,诸魔外道不能沮坏。】

  这段经文所介绍的,是不两舌的五种利益。
  所谓两舌,就是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的语言,由此破坏他人或团体之间的友好关系。如向甲说乙,向乙说甲,在双方间制造矛盾,使之彼此猜疑,甚至吵闹争斗,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也有一些,纯粹是出于无聊而挑起事端,属于损人不利己的行为。
  两舌由四个条件构成:一、通过挑拨,拆散或离间他人的友好关系。二、制造矛盾的语言。三、对方理解你所说的内容。四、对方完全相信你所说的一切。具备以上四项,就会构成两舌的业罪。
  “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何等为五?”两舌能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反之,不两舌就是成全他人利益。它所招感的果报,是使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被他人破坏。佛陀告诉龙王说,若能远离两舌,将得到五种不被破坏的善法,那么,是哪五种呢?
  “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远离两舌者,能感得健康长寿的身体,绝不会因被人谋害而横死。反之,种下两舌之因,将来可能招感被人暗算的结果。
  “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眷属,包括父、母、兄、弟、妻、子六种主要亲属,及亲戚、门生等各种关系。在生活中,使所有眷属和谐相处,亲如一家,并非易事。即使在至爱亲朋之间,也往往会因两舌产生隔阂,甚至互相敌视。远离两舌者,就能感得和睦的人际关系,家庭中和和美美,朋友间亲密无间,同事间互相照顾。因从未种下两舌恶因,这种良好关系也不会被他人破坏。
  “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远离两舌者,在选择信仰的道路上,能够不受外界干扰,坚定不退。如果种下两舌之因,在信仰过程中,往往会遭遇恶知识等外在逆缘,或是生于毁佛的时代,或是生于异教徒的家庭。如“文化大革命”期间,多少僧尼被迫返俗回家,无法进行正常的宗教生活。现在信仰自由了,但有些学佛者仍会遭到来自家庭或社会的压力,出家就更是障碍重重,不能如愿了。也有些人虽然选择佛法作为信仰,但在正见尚未坚固之前,又遭到异端邪说的引诱,产生邪见乃至改信邪说。出现这些问题,都与往昔种下的两舌之因有关。
  “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远离两舌者,在修行道路上能具足特别殊胜的因缘,在选择相应法门后顺利前行,没有任何障缘的干扰,直至有所成就。修行之路是艰辛的,许多人都会经历这种反复的过程,绝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往昔曾经种下两舌之因者,构成干扰的违缘特别多,一个障碍接着一个障碍,甚至半途而废。
  “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远离两舌者,因为从不欺诳他人,在修学过程中,也能感得善知识的悉心引导。在学佛道路上,善知识极为重要。一方面,随时给予学人正确的引导、关照和提醒;另一方面,随时纠正学人修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帮助我们在学修路上顺利前行。若曾造作虚妄之因,即使能遇到善知识,也往往因为他人的挑拨离间,难以和善知识保持良好的师徒关系。
  “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正眷属,诸魔外道不能沮坏。”以上,是不两舌所感得的五种利益。若以菩提心修习不两舌,并将这一功德回向无上佛果,未来成佛时,就能感得广大无边的眷属协助弘法,即使各种魔王、外道试图从旁破坏,也难以达成。就像佛陀讲经说法时,往往有千二百五十的常随弟子,还有无量菩萨海会围绕。

  六、不恶口

  【复次,龙王!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何等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辞美妙;五、言可承领;六、言则信用;七、言无可讥;八、言尽爱乐。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

  这段经文所介绍的,是不恶口的八种利益。
  所谓恶口,又名粗恶语,凡是诽谤、攻击、讽刺、挖苦等能对他人构成伤害的语言,都属于恶口范畴。
  恶口业道的成立,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有心伤害他人,若确实不存在恶意,而且使用常规语言,并无不文明的措辞,但对方却误以为在讽刺自己,就不能算作恶口。二、发出非爱语,即缺乏爱心且能伤害他人的粗暴语言。三、对方理解,如果对方完全听不懂你在说些什么,恶口是不成立的。四、如实接受,对方听到并接受你所说的话。具备这四项,就构成恶口业道。如果一个人能够远离恶口,就能成就八种清净的行为。
  “复次,龙王!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何等为八?”佛陀对龙王说,如果远离恶口行为,便能成就八种清净的善业。究竟是哪八种呢?
  “一、言不乖度。”远离恶口者,懂得说话的艺术,所说的每句话都能把握得恰如其分。这一点非常重要,若不具备这一能力,往往会处处碰壁。有些人之所以能走到哪里都深受欢迎,和善于表达有莫大关系。因为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能和颜悦色地与人交流,语言文明礼貌,语气温和亲切,更不随意将自我观点强加于人,自然令人愿意和其往来。反之,那些平时习惯粗恶语的人,往往带着嗔心说话,这就很容易出口伤人。
  “二、言皆利益。”远离恶口者,能够本着爱心、慈悲心和他人交流,言语柔和亲切,凡有所说,必能利益他人。而从嗔心发出的语言,则像佛经所说的“夫士之生,斧在口中”。粗暴的语言,就像藏在人们嘴里的斧头。事实上,用语言伤害他人,有时甚至比刀枪更具杀伤力,更令人痛苦。因为刀枪只能给人带来外在伤害,而语言却能造成内在的、难以愈合的创伤。
  “三、言必契理。”远离恶口者,所说的每句话都是合情合理、恰如其分的。而处于嗔心状态下所说的恶言恶语,往往是失去理智的,毫无逻辑可言。当人们冷静下来,回顾愤怒时所说的话,时常会感到惊奇,不相信这是自己所说的话。
  “四、言辞美妙。”远离恶口者,是在爱心、慈悲心的状态下说话,不仅发出的声音柔和婉转,使用的词汇也美妙动人,使闻者欢喜。而恶口则是那些脏话、粗话,及一切能对他人构成伤害的语言,谁听了都不会觉得欢喜,都不愿欣然接受。
  “五、言可承领。”远离恶口者,所说的话,更容易被对方领会并接受。反之,即使所说的也有一定道理,如果不懂得方式方法,以粗暴的口气和语言进行表达,对方也往往不愿接受。
  “六、言则信用。”远离恶口者,是在冷静的状态下说话,自然能言而有信,受人信赖。而由嗔心说出的话,因为失去理智,往往出尔反尔,把握失当。
  “七、言无可讥。”讥,即言辞中出现的漏洞,为人讥笑。远离恶口者,说话相对严谨,有条不紊,不易为人垢病。在恶口情况下,往往由于失去理智而逻辑混乱,词不达意,甚至自相矛盾。
  “八、言尽爱乐。”远离恶口者,所说的话,听者往往备感舒服,备感欢喜,为大众喜闻乐见。而那些恶毒伤人的语言,谁也不愿听到,谁也不会因此欢喜。正相反,这些话就像毒药、利剑那样,令人痛苦,令人烦恼。
  “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梵音声相,为佛陀所成就的三十二相之一,指佛的声音有五种清净之相,分别是正直、和雅、清澈、清满、周遍远闻。以上所说,是远离恶口带来的八种利益。如果我们将这一善行回向无上佛果,那么,将来成就佛道时,就能具足与佛陀同样圆满的微妙音声。

七、不绮语

  【复次,龙王!若离绮语,即得成就三种决定。何等为三?一、定为智人所爱;二、定能以智如实答问;三、定于人天威德最胜,无有虚妄。是为三。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诸所授记,皆不唐捐。】

  这段经文所介绍的,是不绮语所感得的三种功德。
  所谓绮语,又名杂秽语,属于染污的语言;或名无义语,指没有意义的闲谈。这些语言对修身养性没有任何利益,甚至还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增长我们的无明烦恼。
  绮语由两个条件构成:一、有染污心。当人们说绮语时,往往是建立在染污心的基础上,带着贪心、嗔心等不良情绪而说。二、无意义的语言。世间有许多毫无意义的话,如无病呻吟的情歌艳词,天南地北的无聊言谈,与正见相违的邪见邪论等,都属于绮语范畴。
  “复次,龙王!若离绮语,即得成就三种决定。”佛陀对龙王说,如果在修行过程中能远离绮语,可成就三种决定利益。那么,究竟是哪三种呢?
  “一、定为智人所爱。”远离绮语者,所说的话都是对人生有益的,对改善生命有益的,不会说那些无意义的话,所以,必定被智者所喜爱。虽然有些人也能以花言巧语博得人们的欢心,甚至取得他人暂时的信任。但他们所以能得逞,只是因为对方缺乏智慧,才会被其诱惑。而对于有智慧的人来说,就不会被这些表面的甜言蜜语所蒙蔽。
  “二、定能以智如实答问。”远离绮语者,对别人提出的问题,皆能以智慧如实回答。如果整日说三道四,废话连篇,本身就无法具备真实智慧,自然无法回答他人疑问,为他人解决人生困惑。
  “三、定于人天威德最胜,无有虚妄。”远离绮语者,无论在人间或天堂,都拥有很高威望,受人尊重,受人爱戴。反之,若耽于绮语,言而无信,走到哪里都缺乏威信。
  “是为三。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诸所授记,皆不唐捐。”以上,为不绮语所感得的三种功德。若是在发菩提心的基础上修习不绮语,将来成佛时,由于不绮语的功德,才能像佛陀那样准确地为众生授记。授记,是佛陀对发大心众生所做的预言,如过多少时间,在某处某国之中,成什么佛。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由燃灯佛为之授记。这一点,在我们熟悉的《金刚经》中也曾提及:“是故燃灯佛与我受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在《妙法莲华经》中,佛陀分别为舍利弗、须菩提、迦叶、目犍连等诸大弟子一一授记,预言他们将在何时成佛,成就何方国土。佛陀所做的授记,最终都会一一实现,因为三世诸佛在因地修行时都远离了绮语。

八、不贪欲

  【复次,龙王!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种自在。何等为五?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能夺故;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于昔时,不悭嫉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三界特尊,皆共敬养。】

  这段经文所介绍的,是远离贪欲的五种功德。
  贪欲,属于危害有情身心健康的三毒之一,此外还有嗔和痴。一切烦恼皆由此引起,或是这三种烦恼的表现形式,故名根本烦恼。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因为烦恼能扰乱我们的内心平静,使人不得安宁。又称三不善根,即三种生起不善法的因。
  贪欲,主要表现为占有和贪著。作为凡夫,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不仅要占有衣食住行,更要占有名利地位,占有世间种种享乐。这种占有欲,正是来自贪著。其中最突出的,是在乎自己的身体。自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几乎一生都在为这个身体的吃、穿、住而忙碌,可谓任劳任怨。
  贪的表现形式很多。有时表现为悭,也就是吝啬、小气。因为对自己所有的财物贪著不舍,故不愿与他人分享,更不愿布施出去。有时表现为慢,也就是骄傲自大。因为对自己的长处贪著不舍,故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如从事文学艺术或在某一领域学有所长者,我慢心往往特别重,所谓“文人相轻”。有时又表现为谄,也就是阿谀奉承。因为贪得无厌,不仅执著自己的财产、地位、名誉,且贪著他人的财产、地位、名誉,故以溜须拍马等手段博得他人好感,达到满足个人私欲的目的。此外,贪心还会导致杀、盗、淫、妄等种种恶行。
  有情贪著的范围极为广泛。凡是自己喜爱的,都会产生占有欲。所不同的,只是程度的深浅。在我们这个世界,一切众生都处于强烈欲望中,故经中将此处称为欲界。欲,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生理需求,二是心理需求。在佛教中,又将欲望归纳为财色名食睡五类。财欲,是对财富的贪求;色欲,是对男女色相的贪求;名欲,是对名誉的贪求;食欲,是对饮食的贪求;睡欲,是对睡眠的贪求。其中,饮食和男女又是五欲中最根本的两种欲望,为人之大欲所存焉。
  此外,佛教中也以色、声、香、味、触为五欲。色欲,是眼睛希望看到悦目的对象,如赏心悦目的风景,朝思暮想的亲人等;声欲,是耳朵希望听到悦耳的声音,如称扬赞叹的语言,悦耳动听的音乐等;香欲,是鼻子希望嗅到芬芳的气味;味欲,是舌头希望品尝可口的味道;触欲,是身体希望感受到舒适的环境。多数人的一生,都沉溺在对五欲的追求中。当然,衣食住行都是生活的必要保障。但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当基本生活得到满足后,我们又会希望吃得再精致些,穿得再华贵些,住得再舒适些,进而与他人进行攀比。
  虽然世人都不能摆脱欲望,但每个人的欲望又是有所偏重,因人而异的。有些偏重于财欲,将敛财致富当做人生头等大事;有些偏重于色欲,将寻欢作乐当做生活全部重心;有些偏重于名誉,将获得荣誉当做至高无上的追求;有些偏重于食欲,将享用美味当做不可替代的享受;有人偏重于睡欲,宁愿将大好光阴一睡了之。因为欲望并不是天生的,也是生生世世不断培养出来的。偏重哪方面的追求,相应的欲望就会不断得到滋养,逐步发展壮大。否则,这一欲望就会因为得不到养分而逐渐削弱。
  “复次,龙王!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种自在。何等为五?”佛陀告诉龙王:若是远离贪欲,即能成就五种自在。所谓自在,是指心想事成,无牵无挂。通常,人们所以为的幸福,都是以欲望为基础。当欲望得到满足,就觉得幸福快乐;得不到满足,就觉得失落痛苦。这就是被欲望系缚、不得自在的人生。那么,究竟是哪五种自在呢?
  “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三业,为身业、口业、意业。诸根,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远离贪欲者,会有清净、健康的身心,使三业自在无碍。如是,就能感得诸根具足的果报。
  “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能夺故。”一切怨贼,指大水、大火、盗贼、不肖子孙、国王五种天灾人祸。远离贪欲者,乐善好施,广种福田,未来将招感无量财富,且不会被冤家、债主夺去或毁损。
  “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远离贪欲者,勤于施舍,从而感得福德自在的善报,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福报包括很多方面,《尚书》归纳为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而从佛教修行的角度来说,福报又有另外的内涵,如有时间修行,无须为生计担忧,有善知识引导等。
  “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远离贪欲者,还能得到王位及高官厚禄,得到本国诸侯、地方官员、周边国家敬献的各种精美贡品。
  “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于昔时,不悭嫉故。”远离贪欲者,未来皆能心想事成,所获得的一切,远远超过自己所求的千百倍。本身只想赚一百元,结果却赚到千元、万元乃至更多。我们要想过得快乐、自在,就要拥有福报。福报从何而来?唯有依靠自己耕耘培植。人天路上,修福为先。有不少修行者,只重视修行而不愿修福,整天只顾念佛、打坐,一点利他之事都不肯花时间去做。假如这一生功夫不到,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未来修行条件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佛教中有这样一句话:“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修福不修慧,香象挂璎珞。”说过去有两个师兄弟一起修行,一个偏重修慧,一个偏重修福。修慧的这位来世继续修行,并证得阿罗汉果,却无人供养,乞食时经常空钵而返,挨饿受冻。而不修慧的这位,来世堕落畜生道中,但由于他在因地培植诸多福报,结果当上国王的座骑,浑身挂满珍珠、玛瑙等宝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修行路上要福慧双修,不可偏重一方。尤其我们现在学的是大乘佛教,更应从无我下手,发菩提心,发大悲心,在利他中完善自己。
  “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三界特尊,皆共敬养。”上述五项,是不贪欲感得的果报。若能将不贪欲的德行回向无上佛果,最后成佛时,就会受到三界众生的敬重。

  九、不嗔恚

  【复次,龙王!若离嗔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何等为八?一、无损恼心;二、无嗔恚心;三、无诤讼心;四、柔和质直心;五、得圣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无碍心,观者无厌。】

  这段经文所介绍的,是远离嗔恚的八种利益。
  嗔恚,亦属三毒之一。其作用和贪欲恰恰相反,贪欲是将自己喜爱的占为己有,嗔恚则是对自己讨厌的横加排斥。愤怒就是嗔恚的表现形式。如因一言不合造成争执,最后愈吵愈烈,怒目相向。更严重的是,这种愤怒不会轻易消失,之后还会播下仇恨的种子,使人们心灵遭受极大伤害。所以,仇恨伤害最大的,正是我们自己。如果进一步施诸于人,还会对他人构成伤害。
  嫉妒也是嗔恚的表现形式之一。看到他人事业有成,名闻四方,虽然对自己没有任何损害,却总是心怀不满,想方设法地予以阻碍。嫉妒的力量极为强大,为对治这一烦恼,佛教特别提倡随喜功德。看到别人做好事,由衷地为之欢喜,并从语言到行动给予支持。佛教认为,真诚的随喜,能获得与行善者同样的功德。每个人的实际能力不同,有些人可以成千上万,乃至百万、千万地捐出善款,有些人可以为寺院承担各种事务性工作。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财力,没有这样的工作能力,但只要真诚地随喜赞叹,就与他们所做的一切无二无别。所以,随喜功德等于低成本、高效益的投资方式。尽管如此,很多人还是因为心存嫉妒之故,非但不会随喜,反而讽刺挖苦。
  “复次,龙王!若离嗔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何等为八?”佛陀对龙王说:若是远离嗔恚,就能使身心安宁、平稳,感得八种喜悦之心。那么,究竟是哪八种呢?
  “一、无损恼心。”远离嗔恚者,就不会产生损恼之心。否则的话,只要他人有损于自身利益,就恨不得马上回击,从而对他人构成伤害。
  “二、无嗔恚心。”远离嗔恚者,即使在逆境前,也能以柔和心忍辱,以慈悲心面对。否则,一遇逆境就可能调动嗔心。久而久之,对什么都看不惯,使嗔心越来越大。
  “三、无诤讼心。”远离嗔恚者,能够化解外界的一切挑衅,即使被人辱骂,也不会因此现起丝毫嗔心。而那些嗔心深重者,一旦被人辱骂,立刻会记恨乃至报复,总想找机会跟人家争斗。面对同样的环境,只要在乎才会被伤害,只要不在乎,就不可能受到任何影响。
  “四,柔和质直心。”远离嗔恚者,内心充满安详和慈悲,语言也柔和安详,让人觉得舒服。嗔心重的人,心态就会粗暴乖戾,烦躁不安,时常处在气恼状态中。
  “五、得圣者慈心。”远离嗔恚者,能逐步培养圣贤那样的慈悲心态,逐步接近佛菩萨的境界。如果我们心中贪嗔痴的力量特别强盛,整天想着伤害他人,就是通常所说的“衣冠禽兽”了。
  “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远离嗔恚心者,能具足慈悲之心,总想着怎样利益众生,使一切众生获得安乐。
  “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远离嗔恚者,因为心态调柔,就能感得端庄慈悲的相貌,得到大众尊敬。相貌和人的心态有很大关系。在生活中,任何一个处于愤怒中的人,无论本来相貌如何,都不可能令人欢喜。因为他们的五官会被愤怒所扭曲,变得狰狞可怕。久而久之,面部肌肉就不能恢复原状了。就像那些杀业极重的人,因为时时想着杀害众生,甚至使自己的脸因为凶恶而变形,最后变得如凶神恶煞一般。古代有个画罗刹相的画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画着,十年过去,他的相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人见了都敬而远之。他感到很苦恼,就去请教一位高僧。高僧让他改画佛菩萨像。于是,他潜心敬绘佛像,并时刻忆念佛菩萨的慈悲和智慧。又是十年过去,他的相貌竟然变得像佛菩萨那样柔和。这则故事,也说明了“相随心转”的原理:只要拥有慈祥的心态,外在相貌也会逐渐发生变化。这种柔和安详或暴躁嗔恚的气质,就来自内心的长期熏习。
  “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远离嗔恚者,会具有忍辱、柔和、慈悲的德行,这就是大梵天的威德。梵,是清净义,为远离淫欲的色界诸天的通名,其中的初禅天主即为大梵天。
  “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无碍心,观者无厌。”上述八项,是修习不嗔恚感得的功德。如果将不嗔恚的功德回向无上佛果,将来成就佛果时,就能心无障碍,使看到的人们都生起极大欢喜,百看不厌。

  十、 不邪见

  【复次,龙王!若离邪见,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等为十?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二、深信因果,宁舍身命终不作恶;三、惟归依佛,非余天等;四、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五、常生人天,不堕恶道;六、无量福慧,转转增胜;七、永离邪道,行于圣道;八、不起身见,舍诸恶业;九、住无碍见;十、不堕诸难。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速证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这段经文所介绍的,是远离邪见的十种利益。
  所谓邪见,即对宇宙人生的错误认识。见,为认识、见地。邪见是相对正见而言,为无明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这种错误认识,和宇宙人生的真实是相违背的,和修行解脱是相违背的,和完善人格的目的是相违背的。反之,凡是和真理相应,和修行解脱相应的认识,就属于正见。
  在这个世间,邪知邪见特别盛行。有些人看不到生命的过去和未来,所以不相信因果,认为人死如灯灭,哪有什么报应,哪有什么轮回,这就是邪见。而许多宗教所认为的,人由神灵所创,死后或生天永久享乐,或堕落地狱万劫不复,在佛教看来也属于邪见。还有些人否定圣贤,不相信世间凡圣之别,认为不论今生是行善或作恶,最终都归于黄土,等无有异。古代的杨朱就认为,尧和舜虽是流芳百世的贤君,死后不过枯骨一堆;桀和纣虽是遗臭万年的暴君,死后也是枯骨一堆。人生一世,不论在世间留下什么痕迹,从自身结局来看,不过一死了之。这也属于佛法所认为的邪见。此外还有什么“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都属于邪知邪见,都是因为不了解三世因果产生的。我们要获得解脱,首先必须树立正见,以此破除无明。无明得到根治,邪见自然失去立足之地,因为无明正是邪见的根源所在。
  佛法修学是从闻、思、修入门,但许多人往往忽略这一修学常道。走入佛门后,多是根据首先接触的法门开始修行,或是念佛,或是参禅,或是修密。但因为缺乏善知识指引,缺乏基本的经教基础,往往修着修着就不明究竟,不知所终了。天台宗《教观纲宗》有这样两句话:“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若不了解修行原理,面对修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境界时,又怎么知道如何应对,如何处理?这样的修行是很危险的。真正的修行,是以佛陀为榜样,从身、口、意三业,对我们现有的思想、观念、行为,乃至整个生命进行全面改造。从这个意义上说,修行就是一项巨大的生命改造工程。如果没有相当的理论基础,是无法完成这一重大使命的。
  所谓闻,就是广学多闻,一方面是广泛地学习,一方面是反复地听闻。换言之,既要有广度,更应有深度。唯有这样,才能透彻佛法的甚深义理。通过闻思经教,将佛法观念转化为自身观念,并对照世间种种现象进行考察,以此指导自身行为。这样的修行,才会产生效果。所以修学的关键是树立正见、远离邪见。
  “复次,龙王!若离邪见,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等为十?”佛陀对龙王说:若是远离邪见,便能成就十种善法,那么,究竟是哪十种好处呢?
  “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意乐,为生命的意愿。远离邪命,就能得到与真理、道德相应的意愿。在漫漫学佛路上,始终有良师益友陪伴左右。反之,若被邪知邪见掌控,贪嗔痴将不断增长,从而远离真理、远离道德、远离善知识。
  “二、深信因果,宁舍身命终不作恶。”具足正见者,必然深信因果。这种信,不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泛泛认识,也不是缺乏理性的盲信乃至迷信。而是发自内心地确信,没有任何疑惑,也不抱任何侥幸心理。甚至在生死关头,也宁愿舍弃生命,绝不造作丝毫恶业。因为今生只是生命洪流中的一个片段,即使失去生命,来生还是可以继续。但若被邪知邪见所掌控,就可能因不信因果而毫无畏惧,无恶不作。这一恶因,将生生世世影响我们,给未来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惟归(皈)依佛,非余天等。”具足正见者,确信佛法僧三宝才是真正皈依处,能使人彻底解脱痛苦和烦恼。一旦皈依,就以此作为人生的究竟归宿,不再有任何疑惑,也不再寻寻觅觅,飘忽不定。但若受邪见左右,就会是非不分,虽然皈依三宝,内心却未将之作为人生的唯一依赖,忽而以天魔外道为皈依处,忽而以金钱、地位、感情为皈依处,以为这些才是幸福人生最可靠的保障。
  “四、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具足正见者,能够透彻世间万象。对于人生的吉凶祸福,因明了因果而不再有任何怀疑。确信今天的一切皆由往昔种下的善恶之因所招感;确信今天所做的一切,又将招感未来的苦乐之果。因为深信因果,所以,无论遭遇什么都能坦然承受,而不是怨天尤人,抱怨上天不公,抱怨世道不平。
  “五、常生人天,不更恶道。”具足正见者,因为深明因果之理,绝不会任意造恶。同时,深信行善必感乐果,作恶必感苦果,从而积极地止恶行善。因为不种恶因,自然不会堕落恶道;因为广种善因,努力修习五戒十善,将来就能继续生而为人,或往生天国。
  “六、无量福慧,转转增胜。”具足正见者,以佛法指导人生,广结善缘,勤种福田,就能在未来生命中收获无量福德。同时,以正见指导修行,就能调整观念,开发智慧。因为有正见为引导,福德和智慧将不断增长,最终达到圆满。
  “七、永离邪道,行于圣道。”具足正见者,致力于八正道的修行,自然远离邪道。八正道是修学佛法的常道,不论修习解脱道还是菩萨道,也不论修习净土宗、密宗还是禅宗,都离不开八正道这一核心。八正道中,即以正见为首,此外则是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后面七项,都必须在正见指导下进行,否则就可能出现偏差。
  “八、不起身见,舍诸恶业。”身见,即通常所说的我见,也就是执色身为我,属于五见之一。其余四项分别是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具足正见者,明了缘起、无常、无我之理,依此观察、修习,就能破除我执,舍弃各种恶行。人间种种恶行,根源往往在于我执。因为执我,才会因“我”而贪,因“我”而嗔,才会有自私自利、尔虞我诈等丑恶现象。
  “九、住无碍见。”具足正见者,以正见指导止观修行,通过禅修深化对正见的认识,引发般若智慧,如实通达宇宙人生的真实。如此,在认识上不再有任何困惑和迷茫。
  “十、不堕诸难。”具足正见者,因为止恶行善,而不会堕落于诸难之中。诸难,即三途八难,又名八无暇,分别是: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北拘卢洲(此洲只有享乐而无苦难,故不修佛法);五、长寿天(色界、无色界长寿安稳之地,福报大而寿命长,亦不知修学佛法);六、聋盲喑哑;七、世智辩聪(因世间知识而障碍对佛法的信仰);八、佛前佛后(无佛住世教化的时代)。生于三途八难的众生,因无缘听闻佛法,生命是没有前景的。与之相比,无论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如何,生存环境如何,都是幸运的。尤其是生于苏州,社会环境和公众道德素质都比较好,还有如法的道场,能经常亲聆法师们讲经说法,是很难得的福报。
  “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速证一切佛法。”以上所述,为不邪见所招感的十项善果。如果将此功德回向无上佛果,将来成佛时,便能迅速证得诸法实相,成就自在无碍的神通。我们之所以不能证得宇宙人生的真谛,就是因为见惑的阻碍。在修行道路上,有见惑和修惑两大障碍。所谓见惑,即认识上的错误,由此障碍我们对宇宙人生的认识,障碍对真理的证得。
  “成就自在神通。”远离邪见,不仅能证得诸法实相,更能证得自在无碍的神通,获得彻底的自由解脱。在这个世间,人人都向往自由,将之视为比生命更高的追求,所谓“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但是,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怎样才能获得自由?从佛法观点来看,自由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心解脱,没有任何烦恼,为内在心灵的自由;一是慧解脱,即透彻宇宙人生的实相,为思想认识上的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说,假如一个人内心还有烦恼,就谈不上真正的自由。
  到此,将十善业道的内容和修习十善业道的利益讲完了。从中可以看出,修习十善业道,确能为我们带来人生的种种利益。不仅是现前的人生幸福,也包括未来的人生幸福。反之,十不善业则是造成人生种种痛苦的根源。

2007年11月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