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2000年春,济群法师在苏州定慧寺开讲《佛教徒的人生态度》,对“积极还是消极、乐观还是悲观、禁欲还是纵欲、重生还是重死、自利还是利他”五个问题加以解读。2014年第九届菩提静修营,法师再度宣说相关内容,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出世还是入世、无情还是多情、随缘还是进取”。从八个方面,对人们最易产生误解的问题作了剖析。本文综合几次讲座内容整理而成。

  生活在这个世间,我们有各自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为三观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处世态度也大相径庭。作为佛教徒,应该怎样修行和生活?消极还是积极?乐观还是悲观?重生还是重死?自利还是利他?无情还是大爱?……这一系列问题,不仅社会有诸多误解,即使学佛者本身,多半也不甚了了。如果定位模糊,不仅会影响自身修行,也无法向社会传递佛教的思想内涵,展现佛弟子应有的精神面貌。有鉴于此,本次讲座将从八个方面,为大家解读“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消极还是积极】

  在一般人心目中,佛教徒是消极而悲观的。信佛只是老来无事的安慰,或事业、感情受挫后的疗伤之道……由于这些误解,许多人对佛门敬而远之,担心信佛后失去人生乐趣,或从此成为另类。那么,佛教徒究竟是不是消极的?如果不是,他们的积极又表现在哪些方面?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探讨:什么是消极?什么是积极?

一、消极、积极的定义和产生

  消极和积极,代表我们的情绪、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两者的不同表现及产生背景。
  1.消极和积极的表现
  消极,指对某事没兴趣,从而不努力、不作为、不争取,甚至有意识地回避、抵制,反之则是积极。就人生态度来说,消极往往和厌世连在一起,所谓“消极厌世”,听起来完全是负面的。
  其实就词的本身来说,消极和积极是中性的。只有联系到具体事件,才有是非对错之分。如果对有意义的事不努力,这种消极是负面的,需要改变。如果热衷于无聊甚至错误的事,乐此不疲,这种积极就是负面的。简单地说,就是做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对这一点,想必大家没什么异议。
  区别在于,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正向而有意义的?这就取决于我们的价值观。价值观不同,对消极和积极的评判完全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比较入世,不仅要修身、齐家,还要治国、平天下,而道家崇尚无为而治。从社会发展来看,似乎积极进取是正向的。那么,一味强调发展可取吗?
  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都在追求发展,恨不得把所有资源尽快变成财富。在经历长期贫困后,这种积极进取确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一定正向意义。但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道德底线的不断被突破,在环境和精神的双重污染下,人们开始意识到了盲目“积极”的副作用。各种假冒伪劣,各种社会乱象,不都是这种“积极”追求的结果吗?
  如果说不辨是非的积极是错误的,不可取的;那么,明知故犯的积极就是在有意作恶,是必须禁止的。所以关键不在于做不做,而在于做什么,怎么做。
  2.消极和积极的产生背景
  我们为什么会对某些事积极进取,对某些事消极抵制?首先取决于自身认识。也就是说,你觉得什么重要,什么有价值,或是对什么感兴趣,被什么所吸引。我们回想一下,凡是自己积极努力过的,是不是都有这些特点?有句话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因为,兴趣能激发主动性,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其中既有先天因素,来自过去生的积累;也有后天培养的,是由认识带来的动力。如果上升到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积极就能一以贯之。
  当年孔子为了恢复周礼,推行他的思想和政治主张,一生都在周游列国,四处游说。期间遭遇种种挫折,包括隐士们的冷嘲热讽,但他没有放弃,仍知其不可而为之。与孔子的积极入世相反,历史上还有许多寄情山水的隐士,过着淡泊无为的生活。《庄子》记载:尧有意将天下让与许由,许由不仅没感到欢喜,反而跑到河边清洗耳朵,觉得被此话玷污。这种机遇是孔子梦寐以求的,天下唾手可得,正可用来大展鸿图。但人各有志,许由向往的是逍遥自在的人生,功名于他不但毫无意义,且避之尤恐不及。
  除了价值观,消极和积极还和人生经历有关。有些人在成长过程中处处碰壁,工作不顺利,婚姻不幸福,种种挫折使他们看不到希望。长此以往,看问题不免偏于消极,总是想到并夸大可能出现的障碍,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愿尝试。也有些人一路顺利,看问题往往更积极,也更有信心去争取。当然,基于经历产生的态度未必稳定。因为境遇是变化的,当逆境和失败反复出现后,原本的积极者也可能一蹶不振,变得消极。
  此外,消极和积极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古人才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之说。若身逢乱世,不妨遗世独立,心游江海;若天下安乐,才可出来辅助明君,安邦定国。
  人生是短暂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要,所以我们时时都在面临选择。而选择就意味着取舍,在占有的同时也在放弃,其目的,是为了合理分配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对自己选择的事积极努力,而对其他与之无关又足以形成干扰的事,则消极对待。古人有玩物丧志之说,玩物何以会丧志?就是没有处理好主次关系,对本应浅尝即止的事投入过多精力,以至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总之,消极和积极是相对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待不同的事,人们会作出各自的选择。至于选择什么,包括认识和经历的影响,也包括环境的因素。这种选择决定了我们的人生道路,也决定了生命的意义所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热衷的事,但有些事只会让人沉迷、堕落甚至危害社会,是在积极地造恶业;也有些事能改善心行,提升生命品质,于人于己都有利益,是在积极地修善业。

二、佛教是消极的吗

  很多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之所以形成这种看法,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是出家制度引起的。出家人要放弃世俗生活,放弃对家庭、感情、财富、地位的占有和执著。而中国的传统观念是以成家立业为人生大事,以传宗接代为尽孝之本,进一步还要荣华富贵,光宗耀祖。从这个标准看,放下是消极的,追求功名才是积极的。
  其次是生活方式引起的。世人热衷的无非是吃喝玩乐,尤其在今天,整个社会不断鼓动欲望,刺激消费,让人耽于现实和虚拟世界的双重享乐。但出家人素食独身,少欲知足,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觉得佛弟子不热爱生活,与时代格格不入,是典型的自讨苦吃。
  第三是处世态度引起的。世人都有强烈的我执,以自我为中心,很容易和他人对立。尤其是接受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后,人们不断地占有、攀比、竞争,形成冲突。包括个人和个人的冲突,团体和团体的冲突,乃至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而出家人与世无争,奉行忍辱法门,在世人看来无疑是消极的。
  从世人的标准,认为佛教消极,似乎不无道理。错在哪里?错在这个标准有问题。当标准错了,结论自然也是不可取的。
  出家人虽然放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但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出家人虽然放弃物质享乐,但追求究竟的解脱之乐。出家人虽然修习忍辱,但不是忍气吞声,更不是出于懦弱,而是以强大的心力,坦然接纳人生中的一切。在不制造对立的前提下,以智慧解决问题。
  所以说,消极和积极不可一概而论。如果局限于某个点看问题,必然有失偏颇。只有从不同角度全面观察,深入思考,才能作出正确选择。而佛法正是从智慧的高度,为我们指引方向。

三、明确目标,积极进取 

  那么,佛教徒究竟是积极还是消极的?主要在于观察角度。从世间生活来看,佛弟子是消极的;就人生追求而言,佛弟子又是积极的。
  1.佛教徒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在佛弟子熟悉的四弘誓愿中,每个愿力都是以无边、无尽、无量、无上来形容,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真正体现了佛菩萨的广大愿心。这也是每一个佛弟子应当树立的人生目标。常人的目标往往局限于个人或家庭,而学佛是学佛所行,不仅要追求个人解脱,还要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佛教史上,无数高僧大德为了传播正法,舍生忘死。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才使佛法从印度传到中国,乃至世界各地,使一代又一代人因为闻法而受益。
  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为了将佛法传到日本,六次东渡,历时十年,遭遇了人们难以想象的艰难。随行弟子相继被风浪和疾病夺去生命,他也因长路艰辛而失明,依然锲而不舍,终于在66岁高龄时踏上异邦,成为日本律宗的开山祖师。是什么支撑着他,一次次向茫茫大海出发?正如他自己所说:“传法事大,浩淼大海何足为惧?”在他决定东渡伊始,便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才不会被挫折阻挠。他所凭借的,正是为法忘躯、普度众生的积极追求。
  2.佛教徒要研究经教,探索真理
  学佛是追求真理的过程。只有积极研究经教,才能树立正见,依法修行,探索人生真谛。且不说佛陀在因地时为求半偈舍身的壮举,及菩萨们剥皮为纸、刺血为墨的愿行,翻开《高僧传》,每一位前贤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当年,玄奘三藏在国内遍访各地善知识后,有感于汉地流传的经典尚欠完备,毅然踏上西行求法之路。在那个年代,西去印度谈何容易,往往是“去者成百归无十”。在人迹罕至的戈壁、雪山,他无数次死里逃生,终于来到圣地,在当时的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学习十余载。玄奘的博闻强记和缜密思辩使印度各宗为之叹服,声誉之隆,一时无双。但他学法是为了将这一智慧传回东土,所以再次克服万难回到汉地,开始了中国佛教史上规模空前的译经事业。玄奘的一生都在积极研究经教,以探索真理为己任,真正体现了大乘行者救世之真精神。
  作为佛弟子,我们也要见贤思齐,承担内修外弘的使命。因为佛法智慧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是一切众生都需要的。并不是说,就我们有困惑,别人没有困惑;就我们要觉醒,别人不需要觉醒;就我们要断烦恼,别人不需要断烦恼。事实上,芸芸众生都有困惑和烦恼,只是无暇顾及或尚未意识到。古往今来,东西方哲人都在探寻生命真谛。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活着为什么?对于这些终极问题,如果没有佛陀证悟的智慧,仅仅靠玄想,我们是无法找到答案的。
  所以,不论基于自身需要,还是芸芸众生的需要,我们都要积极研究经教,探索真理。虽然今天有了便利的学法条件,但在寻找真理的道路上,我们依然要以生命去践行,锲而不舍。
  3.佛教徒要明辨是非,止恶行善
  人间有善恶两种力量,所以自古就有“性本善”和“性本恶”之争。孰是孰非?从佛法角度来看,人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而是两种力量的共存和博弈。学佛就是要止恶行善,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一偈颂出自《华严经》,是过去七佛对弟子们的教诫。当年,白居易向鸟巢大师问法时,大师也是以此偈作答,可见其重要性。佛法博大精深,但在具体行持中,无非是断除不良心行,长养慈悲智慧。
  声闻乘强调止持,重点在于“诸恶莫作”,但这么做本身也是一种行善方式。如果每个人都不杀生,我们就不会受到伤害;如果每个人都不偷盗,我们就不会被巧取豪夺;如果每个人都不邪淫,世间就少了许多纠纷;如果每个人都不妄语,我们就不必担心受骗;如果每个人都不饮酒,保持清醒,很多悲剧就可以避免。进一步,还要断除贪嗔痴和无明我执,从根本上消除负面心行。
  而菩萨道更强调“众善奉行”,不仅要以持戒利益众生,还要主动行善。所以在菩萨戒中,除了摄律仪戒,还有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善事不论大小,都应随分、随力、随时去做。就像观音菩萨那样,“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只要众生有困苦,就为他们分忧解难,并对所有众生视如己出,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不分亲疏,不求回报。这才是佛菩萨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不论是止恶,还是修善,都离不开积极的心态和行动。这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要尽未来际地努力。
  4.佛教徒要完善人格,济世度人
  我们希望像佛菩萨那样济世度人,就要积极完善人格,从克服烦恼做起。众生之所以流转生死,正是因为内心的无明,而外境只是助缘。如果没有贪欲,我们就不会被名利牵引,成为欲望的奴隶;如果没有嗔恨,我们就不会被逆境所转,受第二支毒箭伤害;如果没有愚痴,我们就不会看不清人生方向,糊里糊涂地跟着感觉走。
  学佛是一项生命改造工程,是把现有的凡夫人格,改造为佛陀那样圆满断德、智德、悲德的生命品质。所谓断德,是断除无始以来的烦恼杂染,使人格得以完善,这正是济世度人的基础。因为佛菩萨对众生要言传身教,既要说法度人,还要以自身德行摄受众生。所谓智德和悲德,就是圆满的慈悲和智慧。比如菩萨行布施时,不仅要三轮体空,还要难舍能舍。布施如此,六度万行莫不如此。为了利益众生,牺牲一切都在所不惜。可见,行菩萨道就意味着彻底的奉献,而且要尽未来际无有间断,广度众生无有疲厌。
  不论哪种修行,都要战胜无始以来的串习。就像一人与万人战,必须积极向前。佛教中有一种披甲精进,就像战士在战场上身披铠甲,冲锋陷阵。而修行要面对的敌人来自内心,只有战胜心魔,才能走出迷惑。所以说,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而不是其他。
  总之,佛弟子要以佛菩萨为榜样,明确人生目标,积极地追求真理,传播正法。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徒的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世人之所以认为佛教消极,只是以他们的感觉来衡量,并不了解佛教徒的追求,不知道佛教对人生和社会的价值。

【悲观还是乐观】

  说到消极和积极,离不开另一个话题,那就是悲观和乐观。两者的相似在于,消极往往和悲观互为因果,积极往往和乐观互为因果。区别在于,消极、积极主要体现在处事态度和行为方式,而悲观、乐观则体现了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以说,是一种人生的底色。

一、悲观、乐观的定义和产生

  1.悲观和乐观的表现
  关于悲观和乐观,常见的比喻是:桌上有半杯水,悲观者看到“空了一半”,感到沮丧;而乐观者看到“还有半杯”,感到满足。同样的对境,因为不同的心态,带来了截然相反的感受。从这个角度看,似乎悲观是不可取的。但从古至今,很多哲学家从更深的层次观察人生,却得出悲观的结论。
  叔本华就是其中代表,他认为:“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空虚,满足了便无聊,人生就在空虚和无聊之间摇摆。”可以说,这正是多数人的真实写照。欲望是生命的本能,当它没被满足时,人会因为空虚、希求而追逐,疲于奔命;一旦满足后,又会很快感到厌倦,必须再次追逐新的欲望。人生就在这样的轮回中被消耗,除了短暂的满足,看不到什么意义。所以叔本华还认为:“人生如同上好弦的钟,盲目地走。一切只听命于生存意志的摆布,追求人生目的和价值是毫无意义的。”
  除了由哲学思考带来的悲观,普通人也会因性格、教育、人生境遇等形成悲观,且往往和消极密切相关。相对前者,这种悲观属于浅层的,更容易改变。
  乐观同样有深浅两种层次。如果因为生活顺利等外在因素带来的乐观,往往比较脆弱。可以说,只是一种相似的乐观,本身是没有根的,接近俗话所说的“傻乐”。这种乐观需要顺境支持,一旦遇到挫折,很难继续保持。甚至会因缺乏抗压能力,迅速转为悲观。这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真正意义上的乐观,是了知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在此基础上,选择从正向的角度看问题。这是属于有智慧的乐观。具备这种能力,不论遭遇什么,都能发现其中积极的一面,而不是被外在境遇影响。
  2.悲观和乐观的产生背景
  可见,悲观和乐观都有深浅两个层面。
  深层的悲观,是来自对生命的思考和追问。因为找不到人生价值,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更多是看到人生的无奈、卑微和苦难。这种悲观不是名利、享乐等外在因素可以改变的。所以不少有思想的人,如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在功成名就后依然痛苦,甚至走上绝路。他们看到了人生的荒谬和虚幻,却找不到解决之道。人终有一死,如果死亡会结束这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就毫无价值。
  西方有个谚语说,如果人生只活一次,就等于没活。活一次,活一万年怎么样?也很快会过去。恐龙曾在地球生活一亿五千万年,称霸世界,却在六千万年前彻底灭绝,只有化石才能证明它们的存在。同样,不论我们现在有多少财富和事业,不论多么位高权重、名满天下,如果只活一次,几十年过去,一切就会随着死亡而结束。而在百千亿万年的历史长河中,再风光的一生,也渺小得如同尘埃。这样的生命,有什么价值?
  人生在世,需要意义的支撑,这也是我们活着的理由。当然,有些人对生命没什么思考,只要像其他人那样,成个家,生个孩子,做个事业,就可以知足。最大的理想,无非是生活更加富足,孩子出人头地,事业一帆风顺。甚至不觉得人生还有更多的意义:大家不都这么过吗?还要怎样?但对有思想的人来说,很容易看透这些外在事物的短暂和虚幻,必须找到生命的意义才能安心。关于这些终极问题,如果没有大智慧,是很难找到答案的。上下求索而不得,殚精竭虑而无果,悲观在所难免。
  佛教所说的“人生是苦”,也往往让人等同于悲观。叔本华的悲观,就被认为是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其实这一认识是片面的。“苦”只是一种方便说,是针对凡夫而言。因为凡夫的生命本质是无明惑业,所谓“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但佛教又告诉我们,生命还有另一个层面。如果摆脱无明,断除烦恼,就能回归本具的觉性。
  两种说法并不矛盾。生命有迷惑的层面,也有觉醒的层面,就像乌云和虚空。当虚空被乌云遮蔽,似乎乌云就是一切。其实虚空本身是澄澈的,当云开雾散,我们才会看到它的本来面目。从迷惑的层面来说,生命本质是痛苦的,令人悲观;从觉醒的层面来说,生命本质是清净自在的,无须悲观。

二、佛教是悲观的吗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佛教是悲观的。这种误解主要来自出家制度和某些法义。
  出家,古人称为遁入空门。一个“遁”字,似乎诉说着走投无路、看破红尘的无奈,以及心如止水、青灯古佛伴余生的寂寥。这也是很多文学、影视作品传递的意象。所以在世人看来,出家是懦弱者的退缩逃避,失意后的悲观选择。
  事实上,这完全是一种误解。虽然出家者中确实有这些现象,但不是主流,更不是出家的本怀。佛陀当年身为王子,却放下荣华富贵,选择一无所有的出家生活。这么做,正是为了实现更高的精神追求。因为他看到老病死的痛苦,看到世俗生活的虚幻和无常,看到生命蕴含着迷惑和烦恼。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就找不到生命的意义。相对随波逐流的世俗生活来说,出家可谓逆流而上的勇敢选择,绝不是出于悲观和逃避。
  至于让人产生误解的法义,主要是声闻乘所说的苦、空、无常。世人对感情、事业、名利充满期待,追逐三有乐,五欲乐,乐此不疲。但佛法告诉我们,以迷惑烦恼为基础的生命,其本质是有漏的,快乐只是痛苦的暂时缓解而已,转瞬即逝。对于佛教所说的涅槃,很多人也有误解,认为是死亡的代名词。其实,涅槃是要平息内在的迷惑和烦恼。佛教告诉我们,一切痛苦的根源,是来自错误认识和烦恼惑业。只有改变认识,消除烦恼,我们才能从轮回苦海中解脱出来。这种否定不是悲观,而是直面现实后的解决之道。就像治病,必须认识苦和苦因,并从根本上加以解决,才能恢复健康。
  所以不论从出家制度还是佛教教义来说,都不是悲观的。所谓的悲观,只是人们从世俗角度产生的误解。有道是,“出家乃大丈夫事,非王侯将相所能为”。一方面,放下世间享乐需要魄力;另一方面,追求真理更需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勇气,需要一人与万人敌的担当!
  如果说声闻乘的否定,是对世间真相如实而智慧的认识,那么菩萨道的承担,更是对众生无尽的悲愿!对于大乘佛子来说,看到自身生命存在过患,就会推己及人,不忍众生身处苦海而不自知,从而发菩提心,把利益众生作为自己的使命。这不是一时的冲动,而需要尽未来际地实践。如此的大慈、大悲、大愿、大行,哪里有丝毫悲观!所以在民国年间的人生观大讨论中,梁启超先生提出以佛教为人心建设的准则,认为菩萨的救世精神是“盖应于此时代要求之一良药”“乃兼善而非独善”。

三、不悲不喜,如实知见

  虽然佛教不是悲观的,但我们不要因此觉得,佛教就是乐观的。事实上,悲观和乐观都是对人生的片面认识。佛教是帮助我们建立如实智,使认识符合世界真相——那就是中观。
  1.佛教不是悲观的
  为什么说佛教不是悲观的?
  首先,佛教虽然认为人生虚幻,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但不否定现象的存在。佛教以缘起看世界,发现一切都是因缘因果的显现,是条件关系的假相,其中找不到独存、不变、能够主宰的实体。所以万物既不是恒常的,也不是断灭的。生命也是同样,就像河流,从无穷的过去一直延续到无尽的未来。如果不了解轮回,生命是没有长度的;如果不了解心性,生命是没有深度的。而佛法智慧既能帮助我们认识长度,也能开显深度,引导我们在缘起的当下通达空性,是如实而非悲观的认识。
  其次,佛教虽然认为生命充满迷惑,但也告诉我们,众生都有自我拯救的能力。所谓迷惑,是对生命终极问题的茫然。因为找不到答案,就会活在自我感觉中,烦恼、造业、不能自拔。生命的出路在哪里?学佛后才知道,在迷惑烦恼的背后,生命还有觉醒的潜质。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时发现:我找到了古仙人道,过去诸佛都是沿着这条道路成就的。其后,佛陀说法四十五年,施设无数法门,引领众生走向觉醒。所以佛教指出凡夫生命现状的目的,不是让我们悲观沉沦,而是要唤醒世人,看到希望所在。
  第三,佛教所说的菩提心和菩萨行,让生命充满意义,也在轮回中开辟出一条光明大道。在这条路上,诸佛菩萨、祖师大德都是成功的典范。很多哲学家之所以找不到出路,因为他们仅仅依靠理性,而理性是有局限的。佛教不仅重视理性和正见,重视止观禅修,还通过发心和利他来消除我执,增长慈悲,是悲和智的共同成就。我们在佛陀指引下走上这条道路,追随那些前行的成就者,还有理由悲观吗?
  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佛教,尤其是菩萨道精神,就会知道佛教绝不是悲观的。
  2.佛教也不是乐观的
  那为什么说,佛教也不是乐观的?因为生命的前景虽然光明,但现实不容我们乐观。
  首先,以迷惑和烦恼为本的人生是痛苦的。这在诸多佛典中都有说明,如三苦、八苦乃至无量诸苦。大千世界不过是苦集之地,但世人由于无明,所见往往停留在表面,不曾触及背后的真相。我们以结婚成家为幸福,不知这是束缚的开始;以生儿育女为幸福,不知这是牵挂的开始;以事业有成为幸福,不知道这是压力的开始……面对人生的现实,我们无法乐观。
  其次,我们必须正视生命的无常。生命是脆弱的,死是一定的,什么时候死是不一定的。死了会去哪里?我们今世得到人身,有缘闻法。如果现在一口气不来,对来生有把握吗?如果现在不能做自己的主,一旦死亡来临,更没能力做主,只有随业流转。所以在修行成就前,我们无法乐观。
  第三,我们要看到三恶道的险境。无始以来,我们曾造下种种不善业,一旦业力成熟,就会落入恶道,长劫受苦。只要生命中还有烦恼惑业,我们将永远在六道流转。即使有幸做人,能否遇到善知识,能否听闻佛法,都是未知。所以,生命的去向不容我们乐观。
  第四,即便修行有成,生死自在,但作为大乘佛子,我们还承担着济世度人的使命。看到众生深陷苦海,我们于心不忍,发愿救度。但众生刚强难调,不是你有心就能帮助得了的。看到菩萨行的艰难,看到众生的冥顽不化,我们难以乐观。
  第五,我们还要正视末法时代的乱象。在今天,天灾人祸不计其数,我们居住的地球已被人类的贪欲破坏得满目疮苍痍,空气、水源、森林、草场、山体,包括南北两极,哪里都有污染,都在遭受破坏,甚至是不可逆转的破坏。在这五浊恶世,触目所及都是自掘坟墓式的险境。面对严峻的现实,我们无法乐观。
  3.中观的人生态度
  佛教修行重视中道,体现在人生态度上,就是不悲不喜的中观。因为悲观和乐观都建立在片面认识的基础上。悲观,易沉沦;乐观,易冒进。佛陀在无数开示中告诫我们:要如实地看自己,看世界。既看到生命存在的过患,生起离苦得乐之心,同时也看到生命具有自我拯救的能力,对修行抵达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
  怎样建立中观的人生态度?首先要具备正见。这也是八正道之首,必须远离常见和断见,所谓“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有了正见,生活上,既不放纵欲望,也不一味自苦;修行上,既要努力精进,也不过于紧绷,就像琴弦,不松不紧才能奏出妙乐。
  我们对法义的理解也是同样,不仅要看到字面传达的意思,更要看到文字隐藏的内涵。这样才能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而不是以偏概全,错解圣意。比如佛陀说“人生是苦”,并不是让我们回避或被动地接受痛苦,更不是让我们悲观厌世,而是在看到真相后,不被眼前虚假的安乐所迷惑,从而找到痛苦之源,在根本上解决问题,离苦得乐。只有正视生命现状,我们才能运用佛法智慧,积极改善生命,利益众生。

【禁欲还是纵欲】

  出家人的形象是独身、素食、僧装,身无长物。而在原始僧团中,出家人更简单到三衣一钵,乞食为生。“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一池荷叶衣无数,数树松花食有余”“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等禅诗,也从不同侧面体现了这种无欲无求的生活方式。所以,世人普遍认为佛教是禁欲的。年轻人往往对学佛心存畏惧:以后还能结婚吗?还能过正常人的生活吗?似乎学佛后就要与世隔绝,无欲无求。
  其实这也是由来已久的误解。因为欲有不同内涵,并不仅限于物质。同时,佛教对出家、在家等不同修行者有相应的戒律,并不是人们以为的,学佛就等于禁欲。那么,佛教是如何看待欲望的呢?

一、什么是欲

  欲,即需求。有来自生理的,也有来自心理;有本能性的,也有社会性的。佛教中,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又称三界。我们所在的是欲界,生活其间的众生都被欲望主宰,为满足欲望日夜操劳,甚至赔上性命,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1.人类的基本欲望
  从人道来说,欲望主要体现为财、色、名、食、睡五种。财,是对财富的需求。色,是对情和性的需求。名,是对名誉的需求。食,是对食物的需求。睡,是对睡眠的需要。常人每天要睡八小时左右,生命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
  五欲中,又以食欲和色欲最为突出,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所存焉”。这也是人类得以生存并繁衍的基础。经言,“一切有情皆依食住。”通常所说的食特指饮食,但这里包括段食、触食、思食和识食。段食即日常饮食,是滋养色身的主要条件;触食即所接触的外在环境,是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思食即求生意志,也是活下去的动力;识食是执持生命延续的阿赖耶识。
  具体到每个人,对欲望又有所偏重。爱财者,可以为挣钱不择手段;贪色者,可以为美色失去理智;虚荣心强的人,可以为名声付出一切;贪吃如餮餮之徒,认为享用美食才是人生至乐;而贪睡的人,为了睡觉不惜浪费光阴。
  五欲又建立在眼、耳、鼻、舌、身五根的基础上,这是我们感受世界的五种渠道。五根同样对外境充满强烈的欲望,眼睛贪著悦目的色彩,耳朵贪著动听的音声,舌头贪著食物的美味,鼻子贪著芬芳的气息,身体贪著舒适的环境。
  除了这些生理欲望,还有来自心理的、社会性的欲望。其中包括对基本欲望的升级,比如追求名牌,追求感觉,以及为跟上社会潮流产生的需求。一个人需要住多大的房子?几十年前的标准就和现在完全不同。这种变化更多是来自心理需要,来自社会上的相互攀比。
  此外还有纯粹的精神追求,或来自信仰,或来自文学艺术等领域。这些同样属于欲望的范畴,所以才有精神食粮之说。如果没有欲望,我们就不会上下求索地寻求信仰,也不会有创作作品的冲动,甚至没有欣赏艺术的乐趣。那样的话,人类历史该是多么乏味。
  2.对欲的不同看法
  应该如何看待欲望?是视为洪水猛兽,严加禁止;还是视为天赋人权,纵情享乐?自古以来,宗教师和哲学家们有着不同的观点。
  佛陀在世时,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大多崇尚禁欲。他们认为欲望是罪恶之源,必须以折磨肉体来灭除欲望,才能净化身心。佛陀修行之初,曾在王舍城外的苦行林中亲见各种修法:有的忍饥挨饿,有的整天泡在水中,有的长年单足站立,有的赤身在烈日下曝晒……受此影响,佛陀也开始了长达六年的苦行,“或日食一麻,或日食一粟,身形消瘦,有如枯木”,甚至在尼连禅河沐浴时,因虚弱无法上岸。这使他认识到,极端的禁欲除了令身体羸弱,并不能增长智慧。
  基督教同样认为欲望导致了人类的堕落。亚当和夏娃本来无忧无虑地在乐园中生活,却在魔鬼诱惑下偷吃禁果,结果被逐出乐园。所以在基督教的道德规范中,欲望和虔敬、清净的宗教生活是冲突的。人类必须克服贪欲,严格自律,才能令心圣洁。
  除了宗教,哲学家是怎么看待欲望的呢?安底斯泰纳和第欧根尼是古希腊犬儒派哲学的代表,他们认为欲望是导致一切痛苦的根源,提出“美德是知足,无欲是神圣”的主张,并亲自实践。他们所有的财产,就是一根棍子、一件外衣、一条讨饭袋、一个喝水的钵。一次,第欧根尼在河边见到孩子用手捧水喝,深受启发,索性连钵都扔了。
  在早期儒家思想中,并没有将欲望视为洪水猛兽,如荀子所说的“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还是肯定了人的基本所需。其后才逐渐重视欲望的危害,发展至宋明理学,更提出“灭人欲,存天理”,认为道德必须在灭除欲望后才能显现。
  而西方在文艺复兴运动之后,一反中世纪的神权禁锢,开始肯定欲望的合理性。认为饮食、睡眠、性爱都是人的本能,这些需要是正当的。人类完全有理由享受与生俱来的需求。对欲望的肯定和鼓励,极大促进了西方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

二、佛教怎么看待欲望

  佛教认为,从道德属性上,欲望可分为善、恶和无记三种。
  1.欲是生命延续的保障
  人生在世有基本的生存需求,这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基础。比如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包括在家弟子的正当家庭生活等,这类非善非恶的欲望,佛教称为“无记”。只要保持适当的度,并不会带来什么副作用,也不必刻意自苦其身。因为色身就像工具,善加养护,才能有效使用,发挥更大作用。
  佛陀当年也曾尝试从禁食到闭气等各种苦行,长达六年之久。但他并没有因为一味禁欲的苦行而觉悟,反而损害了身体。这使他认识到,盲目自苦对修道无益,好比砂中榨油,不会有任何结果。所以佛陀接受了牧女的乳糜供养,恢复体力后,在菩提树下精进禅坐,并最终证悟。
  2.欲望的副作用
  佛陀反对无益苦行,但更反对放纵欲望,时时提醒弟子要“少欲知足”。因为从凡夫的本性来说,更倾向纵欲而非苦行。而且欲望会不断扩张,主要表现为占有、比较和竞争。
  今天的多数人,生存问题早已解决,但欲望并未因此减少,反而在不断升级:希望占有更多的财富,更高的地位,更大的名望,永无止境。除了占有,我们还会与他人攀比。有些人一生努力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却没想过,超过别人的意义在哪里?这些无谓的攀比,只会使自己背上沉重的负担。比较又导致竞争,这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的潜力,促进了社会发展,却使我们活得焦虑、紧张、疲惫不堪。
  人们不停地占有、攀比、竞争,无非是想过上幸福生活。但对很多人来说,财富得到了,事业得到了,名声得到了,享乐得到了,却依然感觉不到幸福。因为幸福是一种不稳定的感觉,和欲望密切相关。当欲望被满足,才会产生幸福感。现代人的欲望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不容易被满足,这就使得幸福成本变得特别高,活得特别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很多欲望,当欲望上升到贪著时,痛苦就随之而来了。
  今天,人们拥有的物质已前所未有地丰富,多到需要不断丢弃的地步,是不是就能过得幸福?如果一件物品就代表一个幸福的因素,那我们的幸福指数就该不断攀升。事实上,物质带来的幸福感正在衰减。在贫困年代,人们吃上一餐美食都会心满意足,念念不忘。但现在,吃多了只会觉得太累。西方心理学家的调查显示,现代人得到向往已久的物品,或升职加薪,幸福感不会超过三个月。而下一次的幸福感,必须来自更好的物品,更高的职位,但人生能一直得到更好、更高的吗?
  当欲望不断增长,就会焦虑、恐惧、缺乏安全感。一个人得到越多,对得而复失的担心就越强烈。一旦所得发生变化,就会产生仇恨、对立、斗争等负面心理,痛苦也就随之而来。问题是,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我们贪著财富,可财富会贬值;贪著感情,可感情会变化;贪著地位,可地位会失去;贪著人际关系,可什么关系都是靠不住的,所谓世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如果不放下贪欲,痛苦是永无止境的。
  更有甚者,为满足欲望走上犯罪道路。世间种种不法现象,究其根源,基本都出自贪欲,以及由贪而不得引发的嗔恨。为了满足欲望,不仅给自身带来灾难,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灾难。包括国与国的战争,往往也是觊觎他国资源引发的。
  除了现世的影响,贪著也是造成轮回的因。在十二缘起中,有情之所以有生和老死,直接的因就是“爱、取、有”。因为对需求对象产生贪爱,就会付诸行动,形成业果,将有情捆绑在轮回中。所以我们要对欲望加以节制,盲目地占有、比较、竞争,只是在消耗生命,而不是享受生命,更不能提升生命品质。
  3.善法欲是完善人格的动力
  前面说过,欲是需求,本身是中性的,关键在于我们需求的是什么。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还有超越自我的需求。可见,欲望也能成为高尚的精神追求。佛教中的善法欲,就是追求善法的愿望。比如“我要解脱”“我要成佛,要帮助众生解脱”,既是修行的目标,也是持久的动力。那么怎样才能建立善法欲?必须接受智慧的文化。
  在声闻乘修行中,首先要发出离心,即出离五欲六尘的愿望。禅修有“欲、勤、心、观”四要素,又称四神足。其中的欲,就是“我要修行”的意愿,这是禅修的重要前提。如果没有这种意愿,根本不可能开始修行,更谈不上坚持。《百法明门论》的五别境,是“欲、胜解、念、定、慧”,其中也以欲为首,这是迈向解脱的动力。大家来参加静修营,同样是因为“我要学习佛法,要解脱迷惑和烦恼,要追求智慧和真理”的需求,这些都属于善法欲。
  在菩萨道修行中,则要发菩提心,包括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愿菩提心,是建立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只有在十方诸佛和一切众生前确立这样的愿心,将其作为自己尽未来际的使命,才能进一步受菩萨戒,行菩萨行。此为行菩提心,是建立在愿心的基础上,也是对愿心的落实。
  只有了解欲望的不同属性,我们才能正确看待并加以引导,让这一心理为修行服务,而不是被烦恼所用。

三、少欲知足,自利利他

  对物质无止境的欲望,不仅让人辛苦,也不能带来幸福。因为心才是感受幸福的根本,物质只是辅助条件,所以佛教反对纵欲,反对本能性、物质性的欲望。但也不主张绝对禁欲。尤其是生存的基本需求,关键是适度。所以佛教提倡惜福,让我们少欲知足。这样既有利于生存,也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不是向大自然一味索取。
  1.少欲知足是幸福人生的保障
  中国本身就有惜福、惜物的传统,但这短短几十年来,人们的消费观有了巨大变化。现在流行的是能挣会花,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甚至是贷款消费。尤其是年轻人,觉得只要自己有钱,或是能借到钱,为什么不花?这种观念的背后,正是对欲望的纵容。而它带来的后果也是触目惊心的。近年来,年轻人因无力偿还贷而陷入困境、甚至走上绝路的新闻比比皆是,其中不少还是学生。他们之所以一错再错,起因往往很小,只是为了得到某个超出自己消费能力的物品,最后却葬送了宝贵的生命。欲望的危害,令人痛心。
  那么在有能力承担的情况下,就可以毫无节制地消费吗?佛教中,“福尽死”属于九种死亡原因之一。因为福报就像存款,比如你的寿限本来可以到80岁,但50岁把福报提前用完,就活不下去了。从另一个角度看,有些物品虽能带来方便和享乐,但我们为了得到它,却要投入大量时间。而人生的每分每秒都是一去不复返的,从这个角度想,有些消费真的是在消耗生命!
  两千年前,哲学家苏格拉底曾面对繁华的集市惊叹:“这市场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啊!”随着欲望的不断升级,今天的商品多了何止千万倍?但这种丰富不但没有使人变得轻松,相反,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甚至没时间静下心来想一想:究竟为什么如此忙碌?我们付出的努力,也许仅仅是换取一些本来可以不需要的东西,值得吗?
  其实,人类维生的所需并不多。如果生活简朴些,就可以有更多闲暇充实自己,陪伴家人;可以让自己慢下来,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可以让自己放下负担,找寻生命的终极意义。
  2.少欲知足是保护环境的手段
  人类在地球的生存,也有共同的福报。我们珍惜自己的福报,也是在珍惜人类共同的福报,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欲望是无限的,但资源是有限的。人类为了满足欲望,向自然盲目索取,大量森林和耕地遭到破坏,使得水土流失,天灾人祸频频发生。所以,众多有识之士都在为环保奔走呼吁。
  事实上,这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也是每个人难辞其咎的。就基本的衣食住行而言,不断增长的欲望就在破坏环境。其中,饮食方式造成的污染不容忽视。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每生产一磅肉类,需要使用2500加仑的水,相当于一个家庭一个月的用水量;而肉食者所需的生活用水,达素食者的12倍之多。此外,由饲养家禽产生的排泄物和废水,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更是后患无穷。
  人们对服装的需求,也不单纯是为了御寒。比如对裘皮时装的喜好,直接危害到动物生存,使大量动物因为美丽的皮毛遭到捕杀,影响自然的和谐与生态平衡。我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即使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房产开发同样毫无节制。尤其是近年,不仅城市向农村扩张,即使在乡村,住宅也日复一日地侵占着耕地面积。而汽车的普及,在为人们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成为污染空气的罪魁,并带来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
  如果对欲望不加节制,必然会向自然索取资源,进而破坏环境。这是对未来的透支,也是在消耗子孙后代的福报。所以,少欲知足对环保具有重要意义。
  3.少欲知足是修行解脱的助缘
  对于修行来说,少欲知足更是必须遵循的生活准则。因为欲望会无休止地追逐外境,使心不得自在。欲望越多,内心就越动荡,由此而来的烦恼也就越多。如果任其发展,最终很可能失去理智,甚至失去道德,成为修行路上的巨大障碍。
  “戒为正顺解脱本。”戒律的很多规范,都是佛陀为弟子们去除干扰、安住修行制定的。奉行俭朴的生活原则,就不必为了衣食住行耗费生命,可以把时间和精力用来修行,用来追求真理。现代人都讲究性价比,却很少思考,投入时间就是投入生命,难道不应该考虑性价比吗?不应该评估这项投入的产出吗?
  少一分欲望,就少一分牵挂,少一分修行路上的羁绊。所以,少欲知足是佛教对物欲的基本态度。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不断激发善法欲,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在放下一己私欲的同时,对一切有情建立无尽的悲愿。

【重生还是重死】

  生和死,是人类无法回避的永恒话题。今天的人已能上天入海,但面对死亡依旧束手无策。死了会去哪里?生命就此终结了吗?有人说,既然活着就还没死,不必在乎;既然死了就无法思考,所以不必追问真相,那只是庸人自扰而已。果然如此吗?对时刻都在走向终点的我们来说,如果对死亡一无所知,能安然吗?能走对人生路吗?当生命接近终点,我们能坦然面对吗?回望来时路,我们能无愧于心吗?当年,佛陀正是因为目睹老病死的痛苦,才出家修行,探寻生命真相。而在佛教修行中,念死无常、临终关怀、超度亡者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有人因此认为,佛教不重视生,只重视死。是这样吗?佛教所说的念死究竟有什么内涵?

一、人生两件大事

  世间每天都有无数生命诞生,也有无数生命死亡。作为一期生命的开始和终结,生和死贯穿了整个人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对于生死的认识,也建立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其实逆向思维同样成立:未知死,又焉知生?西方哲学家说,哲学就是死亡的练习,学哲学就是为死亡做好准备。这并不是让我们时刻模拟死亡,而是想到人终有一死,学会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人生。正是死亡的必然来临,才显示了活着的价值,使我们珍惜生命。可以说,对生死的认识,直接关系到人生观的确立。
  1.重生和重死
  有情都有求生的本能,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类?我们生活在世间,希望拥有更多的财产,更高的地位;希望事业成功,理想实现……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生的基础上,只有在活着的前提下才有意义。
  从人类早期的生殖崇拜,到古代的炼丹术,以及今天层出不穷的保健品、养生术,都反映了人类对生的贪恋。因为生就意味着希望:“生命,也许是宇宙之间唯一应该受到崇拜的因素。生命的孕育、诞生和显示,本质上是一种无比激动人心的过程。”拥有生命,才能创造无限的可能性。所以人们总是为孩子的出生而欢庆,也会在面对疾病和灾难时,为挽救生命不惜代价。古人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其实很多人在施以援手时,未必是为了某种功德,而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不忍看到生命就此消失。
  但生命是脆弱的。从我们出生开始,没有一天不在趋向末日。年轻时或许还不能意识到时光无情,一旦步入老年,对死亡的恐惧再也无法回避。“老来岁月增做减”,每过一年,便少了一年;每过一日,便少了一日。一口气不来,转息就是来生。人终有一死,人人平等,无法幸免。所以,这也是很多宗教关心的终极问题。或者说,正是出于对死亡真相的探寻,才有了宗教。
  基督教的信仰,是建立在永生的希望上。他们认为尘世生活是虚幻的,天堂才是永恒的归宿,并提出神化的永生,所以耶稣之死被宣告为拯救。而信徒只要通过对上帝的虔诚祈祷,就能使死亡成为通往不朽的起点。《圣经》中,上帝向子民宣告:“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那么,上帝真的能够赋予死亡以新生吗?这种对永生的期待真的会兑现吗?
  2.佛教只重视死亡吗
  佛教是如何看待死亡的呢?为什么在人们的感觉中,佛教特别重视死亡?主要是有以下四个原因。
  首先,释迦牟尼佛曾贵为王子,尽享人间至乐,但看到老病死的痛苦后,深切认识到世间生活的虚幻,毅然舍俗出家,一心修道。可以说,被死亡触动,追求不死之道,是佛陀走向解脱的动力。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佛教产生的重要助缘。这样的起点,使人们将死亡和佛教联系起来,甚至划上等号。
  其次,在声闻乘修行中,以证悟涅槃、成就阿罗汉果为目标。而在很多人心目中,涅槃等同于死亡,只不过是圣者的死亡,比如佛陀离世就被称为涅槃。如果以证悟涅槃为究竟,不正说明佛教重死而舍生吗?事实上,涅槃包括有余依涅槃和无余依涅槃,重点是对烦恼的止息,对生死的超越,并不是死亡的代名词。
  第三,这种误解和净土宗的盛行有关。自东晋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结莲社创立净土宗以来,西方极乐世界就成了很多学佛者向往的归宿。这一法门的殊胜在于,可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与纯粹依靠自力的其他各宗相比,更能深入到普罗大众。尤其是明清以来,其流传之广,可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使人以为学佛的重点就是求往生,求来世。
  第四,经忏佛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元朝以来,经忏十分盛行。尤其在江浙一带,寺院忙于超度,几乎失去教化大众的功能。人们进寺院烧柱香,拜一拜,除了求现世平安,往往是因为家里有了丧事,才想到请出家人念念经,做场佛事。一来希望亡者有个好去处,二来对亲属也是个安慰。
  基于以上原因,使不少人觉得佛教只关心死亡,只是为亡者服务的。这些观点有一定现实基础,但也带着对佛教的片面认识及某种歪曲。比如净土法门提倡念佛往生,关心死后去向,但和基督教所说的进入天国有本质不同。净土宗是在自力的基础上,再借助弥陀的愿力,也就是说,他力必须通过自力才能实现。《弥陀经》告诉我们,彼国是“诸上善人集会一处,不可少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可见西方净土不是想去就能去的,必须有福报,有德行,有善根。福报从哪里来?从人间的修行来,从信愿行三资粮来。

二、佛教关注现实人生

  正确的理解是什么?佛教对生死的认识,既不同于唯物主义者的断见,也不同于其他宗教宣扬的永生。今生虽然短暂,但生命就像河流,无始无终,生生不息。而且还具有可塑性,可以通过修行加以改造。所以说,佛教首先关注现实人生,然后才重视死后归宿。这种关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佛教重视人的身份
  一般宗教认为天堂才是最好的去处,但佛教认为,生而为人,尤其是得到暇满人身,有缘听闻佛法,比生天可贵得多。因为天道只有享乐,令天人沉迷其中,无暇修行。问题在于,这种福报并不长久,一旦天福享尽,还要继续轮回。
  相比之下,人间有苦有乐,就有离苦得乐的动力。而且人有理性,能通过闻思佛法、断恶修善改造生命。所以佛法认为,真理和智慧属于人间,终不在天上。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就是在人间而不是天上成佛的。但得到人身并不容易,佛陀曾告诫弟子说:得人身者就像指甲里的土这么少,未得人身者就像大地土那么多。指甲土和大地土,比例何其悬殊?机会何其难得?所以佛教特别看重人的身份,认为人身是生命的中转站。六道中,地狱和饿鬼的众生太痛苦,没办法修行;动物太愚痴,没能力修行;天人太快乐,没心思修行。只有人道,不论外在环境还是自身条件,都适合修行。我们要改变命运,乃至成佛作祖,都需要人的身份。
  2.修行的当下就能受益
  当下的概念,大家应该很熟悉,但其中究竟蕴含着多大的分量?佛教认为,生命就像瀑流,过去已经过去,无法改变;未来尚未到来,不知会发生什么。我们能把握的只有当下。既然要重视当下,是否可以今朝有酒今朝醉?须知,无穷的过去以现在为归宿,无尽的未来以现在为开端。我们现在的起心动念、语默动静,都会影响到未来生命。我们希望未来有好的归宿,也要从当下开始。这就必须明确人生目标,有愿力,有规划,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很多人认为修行就是修来世,这是错误的。佛教有句话叫现法乐住,就是告诉我们,修行的当下就能从中受益,身心安乐。生命是无尽的积累,我们每天践行佛法,就在不断改善生命。三级修学的学员在这方面应该深有体会,我们遵循两套模式,内心的烦恼和困惑在减少,智慧和慈悲在增加,心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欢喜。这都是走向解脱的表现。
  什么叫解脱?就是逐步解除无明惑业的束缚,最终解除生死的束缚。所以修行并不是要到死后才知道结果,在当下的现实人生,我们就可以体验这种法喜,这种自在。生的时候可以做自己的主人,临命终时才能做生死的主人。如果现在无力做主,是不可能在最后关头了生脱死的。
  3.重视现实人生的改善
  近代太虚大师倡导人生佛教,提出“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在多年弘法过程中,我也始终遵循这一理念,希望通过佛法的现代解读,引导人们将这一智慧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中受益。
  佛教在流传过程中,既有面向精英的哲学式的佛教,建构了完整而深奥的理论体系,如汉传佛教的天台、华严、三论、唯识等宗派;也有面向百姓的民俗式的佛教,通常就是求求拜拜,懂些因果道理。而对很多现代学佛者来说,既没有精力钻研过于深奥的理论,也不满足于简单的求平安。怎么让他们认识到这一智慧的殊胜,生起好乐之心?
  人生佛教的定位,就是以通俗的语言解读佛法,帮助大众用这个角度认识人生,指导生活。虽然佛教各宗有深奥的哲理,但目标都是帮助我们认识人生和世界,进而加以改善。事实上,所有问题都可以用佛法智慧来解读。因为世界的问题,归根到底都是人的问题,是心的问题。而佛教自古就被称为“心学”,有理论,有实践,可以帮助我们从各个角度认识并调整心行。人生佛教同样如此。如果说有什么不同,就是以现实人生为切入点,从当下的修行中成就解脱。
  4.以解除众生痛苦为使命
  作为佛教徒,我们不仅要解除自身问题,还要关爱众生,以众生的痛苦为自己的痛苦,以众生的需要为自己的需要。大乘佛教提倡的六度四摄,就是利益众生的方便。六度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摄为布施、爱语、同事、利行,都是以布施为先,佛教称为种福田。世间的慈善事业主要是扶贫济困,而佛教的布施不仅有财布施,还包括法布施和无畏施。因为世人的痛苦形形色色,不是仅仅依靠物质就能在根本上解决的。
  佛陀在因地时,为救度众生出生入死,他是为众生而修行,为众生而成佛。很多人以为拜佛就是恭敬,念佛就是修行,却忽略了利他行,这就偏离了佛菩萨济世的本怀。我们学佛,不仅要学习佛陀的所言,更要身体力行地实践佛陀的所行。
  5.佛经中对现实人生的关怀
  佛法修行有人天乘、声闻乘和菩萨乘之分,最终目标是引导我们成就菩提,但这离不开人天乘的基础,离不开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药师经》中,就讲述了药师佛对娑婆众生的无限慈悲。他不仅满足众生的物质需求,“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还为众生拔除病苦,“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更进一步为众生消灾免难,为众生庄严相貌,求健康得健康,求长寿得长寿。及至在众生临命终时,依旧不弃不离,根据众生的愿力帮助其往生十方净土。
  此外,《善生经》《十善业道经》等经典都是佛教关怀现实人生的体现。佛教认为世界的原理可以归纳为“因缘因果”四个字。命运发展不是神的旨意,而是取决于自己的行为。佛陀只是告诉我们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告诉我们行善和作恶的结果,告诉我们离苦得乐的方法,但如何改造自己的命运,还得靠自己的努力修行。
  佛陀就是以人身成佛的,不是神或上帝的使者。基督教中,人是由上帝创造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上帝手中。而佛教认为,佛和众生的差别,只是在迷与悟一念间。每个人都可以从改善当下做起,通过修行开发本具的佛性。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就是为了让众生获得现世乐、来生乐、究竟解脱乐。所以说,佛教首先关注众生当下的幸福,再以这个暇满人身为法器,使生命产生质的飞跃。

三、佛教重视死后归宿

  除了现实人生,佛教也很重视念死的修行,重视死后的归宿。否则人很容易沉迷在对世间名利的追求中,完全忘记生命的终点。一旦死亡到来,因为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往往难以接受。或是觉得老天不公而痛苦沮丧,或是不知如何应对而茫然失措,或是在各种抢救中备受折磨。尤其是中青年,事业热火朝天,人生无数计划,突然间死神降临,一切都要画上句号。人们不甘放下现有的一切,对生无比留恋;不知死后去往哪里,对死充满恐惧。不想死,但不得不死。可能这时候才会理解,为什么古人把“好死”作为五福之一。
  因为死是人生最重大的考验,也是此生走到尽头的最后考验,能不能顺利过关?离不开平日的修行功夫。如果时时提起念死之心,从这个角度审视人生,就不容易陷入眼前得失,从而对人生作出正确取舍。知道什么是暂时的,过眼云烟而已;也知道什么是真正重要的,必须牢牢把握。关于这个问题,佛教一方面是通过对死亡的忆念,帮助我们调整心态;一方面是通过临终关怀等,帮助亡者顺利提起正念。
  1.念死可以珍惜人身,策励修行
  净土宗祖师印光法师常年在寮房挂着一个“死”字,以此策励自己,“当勤精进,如救头燃”。因为人很容易被眼前假象所迷惑,前日不死,昨日不死,今日不死,好像就可以永远活下去,好像修行时间还很多,不用着急。事实上,死亡随时可能到来。
  明天和死亡哪个更远?没人可以确保。《宝鬘论》云:“人住死缘内,如灯在风中。”生命短暂脆弱,就像风中之灯,随时会被业风吹灭。尤其是末法时代的众生,命浅福薄,死缘者多,生缘者少。佛陀更是提醒我们:人命只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转息就是来生。念死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认识到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抓紧现有的机会好好修行。
  现代社会流行倒计时,比如高考倒计时,提前一年就会开始,目的也是通过压力来制造动力,让考生们不敢懈怠。事实上,念死就是人生的倒计时。它的压力还在于,我们不知道剩下多少时间,只知道过去一天,就少了一天,你把握住了吗?
  人生是短暂的,但就是这有限的几十年,我们好好利用了吗?“少时心在父母,壮时心系妻室,老则心忧儿孙”,留给自己的那么一点时间,还是在追名逐利。死亡来到时才发现,我们消耗生命换取的财富和地位,我们为之付出全部感情的亲人,根本不能用来挽回生命。甚至连这个朝夕与共的身体也带不走。
  《略 论》说:“能知暇满大义利,则知悔作无意义之事,不利于死与法相违之事,绝不乐为。”有念死之心,才能生起舍世心;有舍世之心,才能生起求法意乐。有了法的指引,我们才能在每个人生阶段作出正确抉择,在每个当下都不空过。不论座上还是座下,不论修行闻法还是工作生活,心都能和善法相应。
  2.通过临终关怀给生命以指引
  佛教非常重视临终关怀,其意义主要有两方面。对临终者来说,能否在最后关头安住正念,是蒙佛接引、顺利往生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未来去向。虽然功夫主要靠平时积累,但在这一刻,四大分离的痛苦,业力现前的障碍,都会形成巨大的干扰,甚至使人功亏一篑。所以多数人并没有十分的把握,这就需要他人的共同护持和成就。比如对临终者进行心理引导,帮助他放下对生的留恋,提起对净土的向往。同时和临终者一起称念佛号,强化信心,启请阿弥陀佛的慈悲接引。
  对助念者来说,临终关怀则是策励修行、践行菩提心的良机。凡夫是很容易麻木的,仅仅在理上念死,可能要不了多久就没感觉了,这就需要通过不断思维来强化。参与临终关怀,是以活生生的实例提醒自己,死神随时都在那里等着,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把你抓走。如果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一旦死神现前,我们会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未来会去哪里,有把握吗?
  所以说,佛教既重视现实人生,也重视未来去向。因为人生是修行的立足点,必须牢牢把握机会,以这个身份听闻正法,精进修行。但今生是短暂的,而且轮回路险,稍有不慎就会堕落。这就必须关注死后的归宿,或是往生极乐,不再退转;或是带着愿力再入娑婆,成为来生修行的起点。而念死则介于两者之间,既是为了更加珍惜生命,也是为了对未来做好准备,当这一天真正到来时,能够安然接纳,视死如归。

【自利还是利他】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都有各自应尽的责任,佛弟子也不例外。遗憾的是,社会上不少人认为佛教徒是自私自利的,指责出家人抛家别子,只图个人清闲,不顾念养育之恩,不承担家庭责任,不关心社会疾苦。虽然这些年来,随着各种弘法活动的普及,这一印象已经有所改变,但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当一个人要出家时,父母会认为他是忘恩还是报恩?社会会认为他是逃避还是承担?那么,佛教徒究竟是自利还是利他的?关于这个问题,首先要从什么是利益说起。

一、何为利益

  世人奋斗目标不同,但都是为了获取利益,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从小处说,有情生存离不开物质基础。不论古代的自给自足,以物易物,还是现在的工业生产,商品流通,都是对利益的获取和交换。从大处说,个人的地位、权势、荣誉,以及国家的资源、领土、主权,也属于利益的范围。总之,凡是能满足自身欲望的事物,均可称为利益。所以对利益的追逐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并促进了社会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作为佛教徒,同样无法回避利益。即使不事生产的出家人,也要具足“饮食、三衣、卧具、药物”四事供养,所以有“法-轮未转,食轮先转”之说。作为寺院来说,一方面要保障出家人安心办道,一方面要面向社会弘扬佛法,这都需要相应的建设和投入。
  除了物质利益,佛教中也经常说到法的利益,包括现前利益和究竟利益。佛陀还经常告诫弟子们,在自己得到利益的同时,还要饶益有情,让更多众生受益。所以佛教并不避谈利益,而且认为利益和人生有着密切关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利益?

二、义和利的关系

  说到利益,离不开欲望和道德。如果说欲望是人类逐利的动力,那么道德就是起到约束的作用。因为欲望是无止境的,对利益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如果不加规范,这种追求很快就会失控,进而导致一系列乱象,甚至是犯罪行为。这种唯利是图的危害,在今天比比皆是。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或多或少的受害者,也往往直接或间接地成为施害者。那么,利益和道德是否对立,是否如鱼和熊掌般不可兼得?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关于义利之辩的记载。《论语》中,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之说,把义和利分别对应为君子和小人,似乎是两组完全对立的关系。《孟子》中,梁惠王对远道而来的孟子说:你怎样才能对我的国家有利?孟子却认为,如果只维护自身利益,诸侯间的矛盾会更趋尖锐,主张以道德治理国家,所以“王何必曰利”?这也使道德和利益形成对立。
  而在儒家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下,人们是推崇道德的。如果两者对立,就意味着,要追求道德只能放弃利益。这就带来一个弊端:有些人明明在乎利益,但也在乎仁义道德的形象,结果成了心口不一的伪君子。
  那么,义和利真的非此即彼吗?佛教认为,关键是以什么手段获利。如果我们不择手段地追求利益,那么利益和道德确实是对立的。这样的话,我们不仅会失去道德,利益也不会长久。反之,如果我们遵循道德,如法求财,那么两者非但没有冲突,而且所得利益会因为建立在道德基础上,能够不断增长。
  比如我们在经营中讲诚信,有爱心,考虑对方利益,争取双赢,对方必然愿意和你长期合作。中国古人推崇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这样才能取信于人。那些流传至今的老字号,包括国外的百年老店,无不是诚信经营的典范。这些规则在赢得社会认可的同时,也成为他们的生财之道。可以说,这是利益和道德的双赢,是做事和做人的双赢。不仅使自己和他人得到利益,更能惠及未来。
  总之,义和利并非对立,而是相互依存和增上的。道德是追求利益应当遵循的原则,而利益则是道德实践的果实。求利而不忘义,才能使利益更长久。

三、佛教如何看待利益

  1.佛教排斥利益吗
  我们知道,佛陀当年是放弃王位出家修行的。在学佛者中,不仅出家必须成为彻底的无产者,包括部分在家居士,也在学佛后放下事业,全身心地投入修行。有人因此认为,佛教是不讲利益,甚至排斥利益的。事实如何呢?
  首先,佛教不排斥对正当利益的追求。尤其是在家人,通过合法途径和辛勤劳动获得的财富,经中称为净财。可以在解决自己生活所需的同时,作为造福众生、广修善行的资粮。前提是符合法律和戒律(道德)的双重标准。从这一点来看,佛教徒特别要慎重选择职业。有些居士热心布施,乐于助印经书,建寺塑佛,却不注意自己的职业是否如法。还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不符合五戒,却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拿些钱供养三宝,就可以将功赎罪。其实两者各有因果,不能替代。如果不在因上调整,很可能是得不偿失的。
  除了有形的物质利益,佛教还重视善行的利益,重视无形的功德法财。所谓善行,不仅有益于自己,还有益于他人;不仅对现在有益,还能惠及未来。所谓功德法财,就是学佛的利益。《金刚经》中,佛陀就通过七次校量功德告诉我们:“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简单地说,就是读诵受持《金刚经》,比任何布施获得的利益更大。在《普贤行愿品》《地藏王菩萨本愿功德经》等经典中,也有类似说明。
  因为智慧比财富更有价值。物质利益是有限的,即使再有钱,也未必没有烦恼,未必能过得幸福。但一个有智慧的人,不论在什么境况下,都是自在安乐的。不仅现前安乐,还能获得究竟安乐,成就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功德。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能理解《金刚经》所说的利益了。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佛教既提倡利益,又让我们放下执著,也就是《金刚经》所说的三轮体空。首先是没有布施的我相,没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其次是对受施者没有爱嗔亲疏的分别,一视同仁;第三是不计较物品贵贱,对方需要就慷慨施予。这样的布施才是圆满的。不执着利益,不等于没有利益。相反,正因为不着相,所得利益才能广大无边,不可思议。
  2.学佛仅仅是自利吗
  在世人眼中,佛教徒四大皆空,除了个人修行,完全不关心社会。这种看法有失偏颇。佛教有小乘和大乘与之分,又称声闻乘和菩萨乘。乘是指运载工具,声闻乘就像小船,只能自己坐,偏向自利;而菩萨乘就像大船,能接引一切众生到达彼岸,是自利利他的。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发心。因为发心不同,能够利益的对象也不同。
  声闻行者发出离心,“观三界如火宅,视生死如冤家”,急于证悟涅槃,不再轮回。所以又被称为“自了汉”,似乎他们是完全不顾人间疾苦的。事实上,声闻行者也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在今天的南传佛教地区,僧团依然和社会有着密切互动,在弘法利生、教化大众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之所以说他们偏向自利,只是和菩萨道的要求相比,他们没有将利他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没有尽未来际利益众生的愿心。但这种自利,和世人理解的自私自利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我们特别要注意的。
  而菩萨行者不仅要发出离心,断除烦恼,更要在此基础上发菩提心,以利益众生为使命。这种利他心是无限的,在空间上,遍及十方;在时间上,尽未来际。从某种意义上说,菩提心正是出离心的延伸和圆满。

三、自利与利他

  自利是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利他则是处处为别人着想。很多人以为自利和利他是矛盾的。若是满足他人利益,必然会损害自身利益,反之也是同样。那么,自利和利他是不是对立的呢?
  1.自私不等于自利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正当的自利也是可以利益他人的。比如今天每个人的生存,都必须依赖他人的劳动,与此同时,我们的劳动也在被更多的人分享。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彼此依存,相互利益。包括现在提倡的双赢,同样是自利和利他的统一。
  但对某些人来说,自利就意味着多赚钱,为此可以不择手段,坑蒙拐骗。确切地说,这样的行为属于自私,而不是自利。因为这些行为不仅会直接或间接地伤害他人,而且在制造不善的因,终究会让自己承受苦果。如果为了赚钱把心做坏了,这种损失是不可挽回的,远比把身体做坏了更糟糕。因为身体的使用寿命有限,但不良心行留下的种子,会在未来继续产生作用。所以自私不可能自利,恰恰是自己害了自己,而且会危害未来。
  2.众生只知自利,不得解脱
  真正利益自己,必须有大智慧,否则很容易事与愿违。明明为自己做了很多事,机关算尽,反而给人生带来更多问题。因为在我们生命中当家做主的不是其他,是贪嗔痴,是错误观念和混乱情绪,这就使得我们总是作出颠倒而非正确的选择。
  世人由于对我的执著,进一步执著我的钱财、事业、家庭,念念都以自我为中心。只要对我有利,就不惜损害他人。如政界的勾心斗角,商界的尔虞我诈,即使在被称为象牙塔的校园,现在也为评职称、争项目而明争暗斗,使心不得安宁。
  也有人说,只要不损害别人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利他?他们虽然条件优越,却只知挥霍享乐,终日消耗福报;或以守财为乐,使财富失去应有用途。这么做看似维护了自身利益,其实在精神上贫乏得可怜。而且总是担心有人算计自己,患得患失,反而被钱财所累。
  3.菩萨一心利他,得大自在
  《略 论》说:“我执是一切衰损之门,利他是一切功德之本。”个中原理,宗大师举了两个例子。众生无始以来都想着自己,结果制造了无尽的迷惑和痛苦;佛菩萨一心想着众生,以利益众生为己任,反而在利他中成就自己,圆满慈悲和智慧。这就充分说明,自私未必能自利,无私才能自利。
  我们为众生所作的一切,无不是在成就自己的道业。这就必须放下我执,以无我的胸怀接纳众生,把众生的需要当作自己不容推卸的责任,实现“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悉离苦”的菩萨行愿。
  4.自利和利他是统一的
  以前有句话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并以此作为道德的最高标杆。其实在佛教看来,自利和利他是统一的。佛教否定的是自私,并不是自利。
  首先,利他必须建立在自利的基础上。因为帮助他人需要智慧和能力,否则的话,非但不能给对方有效帮助,还可能让对方起烦恼,自己也陷入其中,结果“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所以佛教不仅提倡慈悲,更提倡智慧。如果没有智慧引导,只是出于感性的“滥慈悲”,很可能对自他双方都没有利益。所以菩提心(利他)必须以出离心(自利)为前提,这样才能在利他过程中保持超然的心态,看清各种因缘,因势利导。
  其次,究竟的自利必须通过利他来完成。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告诉我们,如果不利益众生,将不能成就大慈大悲,不能成就佛果。
  慈悲和智慧是菩萨道修行的两大核心。通常,我们认为利他可以长养慈悲,而智慧必须通过空性修行来成就。事实上,利他也可以破除我执,增长智慧。因为我执就是对自我的错误认定,然后还会不断复制和强化,使我们越来越找不到自己。学佛最难的就是破除我执,如果光靠空性禅修,不少人会用不上力。如果借助纯粹的利他行,在关注众生的过程中,我执也会不断被弱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利他正是究竟的自利。这是佛菩萨以甚深智慧证悟后,为我们指出的修行方法。如果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既无法自利,更不能利他。就像父母和儿女之间,要么把儿女宠坏了,使他们培养了种种不良习气;要么和儿女关系紧张,彼此不能正常沟通。这都是因为缺乏智慧,不了解对方的需求,一味从自己感觉出发造成的。包括在社会上做慈善等,同样需有智慧,否则就容易做得力不从心,甚至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
  总之,佛教提倡自利和利他的统一,前提是有智慧,有慈悲。如果没有智慧,自利尚且不能,遑论利他。如果没有慈悲,最多就是随缘利他,而不会当作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没有广大的利他心,也无法究竟地自利。所以佛陀才能在成就断德后,成就智德和悲德,才能在自利后,进一步利益众生,觉行圆满。

【出世还是入世】

  寺院,向来是方外之地,红尘不到;出家,则被称为斩断俗缘,割爱辞亲。“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等禅诗,也向人们传递了清凉、寂静的出世气息。在这些描述中,寺院和僧人仿佛有着某种超凡脱俗的神秘气息。但今天的佛教界,不少道场正积极开展弘法、慈善、文化等事业,活动丰富多彩,内容与时俱进。且面向企业界、文艺界、心理学界等各个领域,在社会上影响甚广。从这个角度看,寺院又像是教育机构,向民众传达人生的智慧,调心的方法。那么,出家人到底应该是出世还是入世的呢?
  探讨这个问题前,首先要了解,佛教所说的“世界”是什么。《楞严经》云:“世为迁流,界为方位。”迁流指时间,包含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方位指空间,包含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方、下方,又称十方三世。可见,世界就是时间加上空间。
  我们平时说到世界,通常是指这个地球。而在佛经的描述中,世界之多有如恒河沙数,无量无边。我们所在的娑婆世界,由欲界、色界、无色界构成。其中的生命种类包括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道,大多属于欲界,还有部分天人在色界天和无色界天。
  有情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取决于自身的认识能力。从人类来说,就是六根和六识。即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舌头尝到的,身体接触到的,思维认识到的。也就是说,我们只能看到自己认识范围内的世界。但透过感官认识的部分非常有限,并非世界真相。
  比如我们年少时看到的世界,一定和现在不同,因为你的认识能力改变了。此外,受过不同教育,从事不同职业,具有不同生命经验等,都会影响我们认识世界的深度和广度。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通过这两个途径,帮助自己尽可能地拓宽眼界,提升对世界的认识。

一、大众对世界的态度

  对世界的态度,就是通常所说的世界观。很多人觉得这个概念有些抽象,属于哲学问题,似乎和现实人生关系不大。事实上,这种态度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选择和行为。因为一个人说什么,做什么,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而是来自思想认识。追根溯源,就是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三观虽有不同侧重,但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如果认识有偏差,就会使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不当的行为,所以正确的世界观非常重要。
  那么,大众对世的态度是怎样的呢?下面介绍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1.贪著
  凡夫对世界充满贪著。首先对自我的贪著,这也是人类的最大贪著。其次是对财富、地位、家庭、感情,以及我们拥有的一切的贪著。佛教中称为我和我所。
  佛陀悟道后发现,世间一切都是缘起的假相,条件具备就存在,条件败坏就消失,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的存在也是同样,不过是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和合。但凡夫因为无明,会把种种非我的东西执著为“我”。比如以身体代表我,以身份代表我,等等。其实这些和我们只有暂时的关系。
  为什么我们会把这些当作“我”的存在?因为把自己丢了,所以才会四处抓取;又因为不了解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才会寻找各种替代品,却信以为真。成立“我”之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寻找支撑,要财富,要感情,要家庭,要人际关系,把和我有关的一切执以为我所。有了这份认定之后,执著随之而生,形成深深的依赖。
  既然这些代表“我”的存在,就意味着它们很重要。一旦失去,“我”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彻底倒塌,所以我们希望与己有关的事物永恒不变。但世间是无常的,这个真相会不断冲击我们的设定,让人看到,一切都是暂时的,都要经历成住坏空的过程。这些变化本是正常的,就像春去秋来,花开花落,但因为有了永恒的幻想,我们就会担心失去,焦虑而没有安全感,也就是《心经》所说的恐怖、挂碍、颠倒梦想。
  在这个世间,每一秒都有人出生,有人去世,有各种事故甚至灾难发生,但未必会对我们产生多少影响。能够影响我们的,只是那些和我们有关的,尤其是我们贪著的部分。贪著的对象越多,受到影响的概率就越高;贪著的程度越强烈,带来的烦恼就越重。
  2.厌离
  和贪著相反的是厌离,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比如近年流行的“丧文化”,就是指年轻人没有目标,失去希望,颓废而麻木地生存着。为什么这种非主流的状况会逐渐普及,甚至成为时代病?
  首先,追逐五欲是很辛苦的,一旦享乐超出所需,就会带来身心两方面的负担。正如老子所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在今天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人们一方面被物质所刺激,一方面也因太多的刺激而疲惫。其次,现代社会的生活水准日益提高,生存压力也随之增长。因为竞争激烈,很多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屡屡受挫,求而不得,不免走向另一个极端。第三,有人生性清高,看到世间的污浊,出于对自我的保护,与社会保持距离,不愿同流合污。第四,因为看到世界的荒谬和生命的虚幻,觉得追求什么都没意义,没兴趣,甚至找不到活着的理由。
  其实这两种态度古已有之,只是在今天表现得特别突出。

二、宗教对世界的态度

  1.其他宗教的态度
  那么,其他宗教是怎么看世界的呢?西方的基督教认为,尘世是短暂而虚幻的,天堂才是永恒的归宿。生活在世上,要信仰上帝,多行善事,最后就能进天堂,得永生。
  而在东方的印度,婆罗门教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后演变为印度教,流传至今,属于主流信仰。此外还有各种宗教,佛陀在世时就有九十六种外道。这些宗教有不同的修行方式和宗教体验,但主要是以轮回与解脱为核心。一方面对轮回作出解释,一方面提出如何解脱的方法。这些宗教普遍认为世间是痛苦而虚幻的,所以有一种出世情怀。
  2.佛教的态度
  因为佛教的出家制度,很多人觉得佛教是厌世的,否则为什么要放弃世俗的享乐和追求?在各种文学作品中,也往往把出家之因归为仕途失意或感情挫折。这种现象当然存在,但以此判断佛教厌世,是片面的。
  因为真正的出家决不是遇挫后的无奈躲避,而是看到世间真相后的主动超越。凡夫因为无明惑业,都活在贪嗔痴的串习中。这是心灵世界的三大病毒,早已成为主导,源源不断地制造痛苦,制造生死,制造轮回。出家是基于对未来生命的负责——我要摆脱无明,证悟真理。为此,必须放下贪著,排除干扰,全身心地精进修行。这需要极大的智慧和勇气。
  古人说:“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也。”因为将相只需要战胜敌人,而出家是要战胜自己的凡夫习气。而人生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正是自己。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必须忍常人所不能忍,行常人所不能行。尤其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诱惑无处不在,修行比任何时代艰难得多。
  但我们要知道,佛教所说的放下,是对贪著的出离,不是厌世,不是和世界断绝关系,而是获得超然的心态,所谓“处世界,如虚空,如莲花,不著水”。可见出离和厌世的根本不同在于,出离是积极的,主动的;厌世是消极的,被动的。

三、以出世心做入世事

  对于大乘佛子来说,不仅要发出离心,还要发菩提心;不仅要成就智慧,断除烦恼,还要成就慈悲,广度众生。慈是与乐,众生缺乏快乐,菩萨就帮助众生获得快乐;悲是拔苦,众生深陷苦海,菩萨要帮助众生摆脱痛苦。
  菩萨不仅要修慈悲,还要成就观音菩萨那样的大慈大悲。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慈悲,所以我们对慈悲的修行往往不太以为然,觉得没有多少难度,不是禅修那种听起来就特别吸引人的方式。事实上,慈悲的修行并不容易,真正的难度是在于这个“大”。要“大”到什么程度?是对一切众生心怀慈悲,没有任何众生不是菩萨慈悲的对象。只要还有一个众生是你不愿帮助的,就说明慈悲尚未圆满。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菩萨能把一切众生从痛苦中拯救出来。因为帮助众生需要因缘,即使菩萨发心利他,对方还未必愿意,或是其他因缘不具足。所以关键在于,自己能对一切众生发起利他心,这是主观因素,也是检验修行的标准。大慈大悲的另一种表述,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谓无缘,是对众生平等看待,没有亲疏之别;所谓同体,是把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没有彼此之分。
  这种慈悲是基于空性慧产生的。菩萨了知一切如幻如化,没有我,也没有我所,才能对众生生起清净无染的广大慈悲,才能深刻感受到自己和众生是一体的,不遗余力地帮助对方,但内心没有我相,没有众生相。《金刚经》说,菩萨要度一切众生,不论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还是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都是菩萨救度的对象。但在菩萨内心,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也就是说,既要度化无量众生,又不会执著众生的相。如果没有这个境界,就很容易被事相所转。
  所以说,利益众生必须具备两个要点。一方面要发心纯正,不是为了沽名钓誉,或是为了任何其他目的而做,纯粹是为了帮助他人;一方面还要有智慧,虽然倾力帮助众生,但内心是超然的,没有我相,没有被帮助者,也没有帮助他这件事。站在这样的高度,才是圆满的菩萨行,是没有任何副作用的。否则,虽然我们做的是利他善行,也可能做得苦苦恼恼,难以为继。这正是菩萨行和世间慈善的根本区别。
  所以,佛弟子既要有出世的超然,通达有为法的虚幻,同时还要对众生有无限的慈悲,积极入世。没有出世之心,入世就会被五欲六尘所染,处处挂碍,不能自拔;没有入世之心,就不能践行菩萨道的慈悲,不能彰显大乘佛教的真精神。

【无情还是多情】

  佛教把人类叫作有情,就是有情识,以及所有的动物、微生物等,都属于有情的范畴。情,是人类最为重要的心理之一,也是艺术作品中长盛不衰的主题。从文学到音乐、绘画、雕塑等,人们以各种形式抒发并传递情感。包括那些纪念性建筑,也被赋予表达情感的功能。古今中外,世界各地,虽然人们的语言不通,文化背景不同,但并不妨碍我们观赏艺术作品,也不妨碍我们心生共鸣,为之感动。因为其中蕴含的情感是相通的,是超越时空的。

一、情为何物

  中国古人重视“知情意”。知是思想认识,情是情感,意是意志。现代社会考量一个人能否成功,开始觉得智商和意志很重要,后来才发现情商更重要。有人智商很高,意志坚强,却不会和人相处,就会给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成长道路带来种种障碍。情商是认识和管理情绪的能力,具备这样的善巧,和人相处时就能保持合适的状态,使对方如沐春风,心生欢喜。
  关于情,我们常说的有七情六欲。七情,是喜、怒、忧、惧、爱、憎、欲七种主要情绪。关于这个问题,儒家、中医和佛教的说法大同小异。六欲,是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产生的身心需求,也属于情的范围。情不仅是今生的重要内容,让人欢喜让人忧,也是轮回的关键,所谓情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深不堕轮回。
  此外,感情也因对象不同而有区别。首先是物情,是对物品和生活环境的感情。我们会对自己拥有的东西、居住的环境产生感情。其中包括对这个对象本身的感情,也包括由此引发的对某段生活的感情。这种感情有趋新和恋旧两个面向。趋新自不必说,是多数人的本能。但恋旧者也大有人在,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喜欢收藏老物件,而乡情也是自古以来被人用各种方式记录并怀念的。
  其次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等。亲情带有血缘关系,是人来到世间自然形成的,相对来说也是最稳定的,所谓血浓于水。友情是朋友之间的感情,有从小相伴的少年情谊,有为共同理想走到一起的志同道合者,也有因缘甚深的忘年交,还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心灵相契。至于爱情,通常是所有感情中最强烈也最易变的。这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影视作品中有大量描述,也是人们重要的生活经历。
  情构成了世间生活的常态。人在建立各种感情的过程中,又会生起深深的贪著,从而演化出无数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

二、佛教怎么看待情爱

  在佛教看来,情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痴,就是无明,看不清楚。有个词叫作“痴情”,可谓一语道破。因为痴,所以没道理可讲。有道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古往今来,多少痴男怨女为了一个情字,万般痛苦,甚至走上绝路。因为这些情是在妄心基础上建立的,如果缺乏智慧,是很难看清真相的。如果自己不想醒来,也很难接受别人的规劝。
  第二是贪,具有粘著的特点。不论对恋人,还是亲人、朋友的感情,当你在爱对方的时候,同时也在建立对爱的需求;当你说“我爱你”的时候,其实在告诉对方“你也要爱我”。投入的感情越多,由此产生的需要和期待就越高。男女之间是这样,父母对儿女也是这样。爱之所会成为系缚,就是因为粘著像胶水那样,把双方绑在一起。
  在不断投入感情的过程中,粘著程度会随之增加,对爱的需求也在增加。当你对他人有一分的爱,内心会建立一分的需求;有十分的爱,会建立十分的需求;有一百分的爱,会建立一百分的需求。这些需求必须通过对方的回馈,才能得到满足和平衡。但随着需求的不断提升,得到同等回馈的概率就越低。当付出和所得之间的悬殊越来越大,痛苦就随之降临了。
  第三是我执,是从自我出发的一份占有。尤其是父母对儿女的爱、以及男女之间的爱情,特别容易引发占有欲,进而是控制欲。这是破坏彼此关系的大敌,也是直接引发痛苦的导火索。因为控制会带来逆反心理,并进一步造成冲突。同时会因为害怕失去,带来焦虑、恐惧、胡思乱想等各种负面情绪。一旦这种关系发生变化,还会因为对方的“背叛”激起嗔心。这种因爱生恨的悲剧,世间已经发生太多了。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时发现,生命延续有十二个环节,即十二缘起。其中最重要的力量就是无明和爱取。无明是轮回之本,由此引发其后的一系列问题。那么,爱取起到什么作用呢?有情投胎来到世界,是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六个窗口接触外境。在六根面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时,我们会产生不同觉受。如果在这个环节不能保持正念,就很容易随着习气,对带来乐受的境界产生执取,对带来苦受的境界心生嗔恨。事实上,六尘只是对境而已,它所能产生的影响,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心。如果我们对六尘境界没有粘著,外境是左右不了我们的。
  众生之所以被绑在轮回中,不得解脱,正是因为这份贪爱。可以说,情就像一根绳子,我们在乎什么,就被什么所捆绑。佛法告诉我们,众生在轮回中,“无明所缚,爱结所系,长夜轮回,不知苦之本性。”总之,人间的情爱是以痴、贪、我执为特点。但情并不都是负面的,否则我们就和木石无异了,那是无法修行的。佛菩萨的大慈大悲就属于情的升华,是从染污、有限、粘著的情爱,升华到平等、无限、清净的大爱。所以关键是以智慧认识情的真相,避免痴、贪、我执等问题,进而加以管理和提升。

三、学佛是对众生的大爱

  1.学佛是无情吗?

  出家要放弃对世俗情感的占有,不论亲情、爱情还是物情,统统都要放下。从世人的角度看,似乎是无情的。但我们需要去了解,出家为什么要放弃这些?前面讲到,世俗情感是以痴、贪、我执为基础,是生死轮回之因,也是无尽烦恼之因。放下这些,不是变成木头,而是要建立没有染污的情感。
  在僧团中,出家人之间有没有情感呢?佛弟子对三宝有没有情感呢?当然是有的。这叫法情,是建立在信仰和恭敬的基础上,是没有染污的。出家人不仅要对三宝、师长、道友建立没有染污的情感,还要对一切众生心生慈悲。这种情感必须建立在智慧认识的基础上,无我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痴、贪、我执的基础上。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想建立没有染污的情感,前提是放下染污的情感。想想我们在世间拥有的情感,维持起来是不是很辛苦?尤其在今天这个社会,于自身,缺乏道德约束;于外境,充满声色诱惑。可以说,感情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如果彼此之间没有相当的信任,很容易因为猜忌而产生矛盾、争执,甚至是犯罪。当这种辛苦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你会很向往没有染污的情感。
  情感也是缘起法,关键是我们怎么看待,怎么相处。在学佛过程中,用佛法智慧调整认识,改变心态,可以逐步增加没有染污的情感,逐步减少有染污的情感。善缘具足的话,还可以把世间伴侣变成菩提眷属,建设清净、和谐的佛化家庭。
  2.多情乃佛心
  有句话叫作“多情乃佛心”。这个多情,不是通常所说的多愁善感或滥爱,而是对众生的大慈大悲,是平等、清净、无限的大爱。我们在世间能爱几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团队?如果能爱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就很了不起了,但发菩提心,是发愿利益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包括全人类,包括所有动物,也包括天人乃至地狱众生。这种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正是来自对众生广大无边的爱。
  进一步,还要尽未来际地践行这种大爱。在《普贤行愿品》每个大愿的最后,都有这样几句话:“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愿望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是佛菩萨对一切众生的庄严承诺。与之相比,世间的海誓山盟算得了什么?
  可见,佛弟子非但不是无情,而且具有慈悲大爱。因为从佛教角度来看,众生都是我们轮回中的亲人,所谓“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既然众生都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有什么理由不爱他们,不对他们心怀慈悲?有什么理由不帮助他们离苦得乐?
  佛菩萨正是这种大爱的典范。这种爱是智慧的,没有无明和我执;这种爱是清净的,没有染污和占有;这种爱是平等的,没有亲疏和分别;这种爱是无限的,就像阳光普照一切,大地承载万物,没有任何众生被排除在外。

【随缘还是进取】

  现在有个网络流行词叫“佛系”,泛指怎么都行、看淡一切的生活方式,并衍生出佛系青年、佛系父母、佛系生活等一系列用语。这种调侃虽然没有多少恶意,本身也不是针对佛教的,但因为网络传播速度快而覆盖面广,迅速成为时下对佛教最新也最为普遍的误读。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可能和“随缘”的概念有关,是把随缘理解为无所谓,随它去。事实上,佛教所说的随缘完全不是这样。

一、学佛首先要认识因缘

  “随缘”的缘,来自因缘。佛教的基本理论就是因缘因果,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其中,因指内在的主因,缘指外在的助缘。由因感果,需要缘的推动。如果相关的缘不具足,因就暂时不会发展为果。就像种子,如果没有泥土、水分等助缘,是不会发芽结果的。
  佛教不是偶然论,认为一切是偶然出现的;不是宿命论,认为一切是前世注定的;也不是神造论,认为万物由造物主创造并决定;而是缘起论,认为事物“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也就是说,一切存在都是条件和关系的假象,是相互影响的。
  汉传佛教华严宗的教理中,把缘起思想发挥到极致,认为“一即一切”。也就是说,宇宙中任何一个点都和整个宇宙有关,蕴藏着宇宙的一切内涵。现代科学提出的全息观、蝴蝶效应等,也说明宇宙是一个整体,是息息相关的。其中蕴含着无尽的缘起,包括清净的因缘,染污的因缘。
  我们看到的世界,取决于自身的认识能力,同时也离不开我们的感觉、经验和需要。所以这种认识并不客观,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现在社会上出现的“六顶思考帽”之类,就是针对个人局限而开发的思维训练模式,通过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大众的智慧。因为个人经验会有很大的片面性,如果大家能提供不同的思考角度,再把这些角度综合起来,就能更为全面而客观地认识这件事,以及相关的因缘。

二、随缘和进取

  1.何为随缘
  随缘是解决什么问题呢?我经常会写这样四个字——随缘无我,或无我随缘。可见,随缘不是随我,更不是随便,不是随性而为。随缘的前提,是跳出自我的感觉,以理性、开放的心态看清各种因缘,然后作出智慧的选择。这是主动而非被动的,是明确而非模棱两可的。不是什么缘出现就跟着什么缘跑,别人叫你做什么就做什么。
  可能有人会说:佛教中不是说要“随顺众生”吗?须知,这种随顺并不是对众生百依百顺,不然众生要造恶业的时候,难道还成为他们的帮凶吗?所谓“随顺众生”,是在看清因缘的情况下,知道什么样的引导最适合对方。然后从这个角度切入,首先让对方欢喜,然后善巧引导,最终还是为了利益众生。世间盲目的顺从,比如父母因为溺爱子女,要什么给什么,往往是有害无益的。
  随缘的智慧非常重要,不论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的成就,都离不开对因缘的如实观察。对客观条件充分评估之后,才能作出正确选择。
  2.随缘和进取
  人们通常觉得,进取才是努力,随缘代表着消极、不作为。这是对随缘的错误认识。事实上,随缘才能更好地进取。如果没有缘起的智慧,对事情没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很多时候,我们的进取是徒劳无功的。经常有人抱怨:“我已经这么努力,为什么还不成功?”之所以会这样,就是缺乏随缘的智慧。一方面,你的努力方向对不对?如果南辕北辙,怎么努力都是不可能成功的;另一方面,你的努力只代表了其中一部分因缘,而成功还需要众缘和合。可能还有一些因缘,是你没看到或做不到的。看清这一点,我们在尽到自己努力之后,就不会有无谓的烦恼了。
  如果从佛教的角度解读,世人所说的审时度势,正是随缘的前提。这是代表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有客观的评估,采取正确的方法,那样的努力进取,才会事半功倍。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对事情缺乏客观认识和有效手段,可能花十分力气,只有一分的收获。可见,随缘和进取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想一想,在世间做任何事,是不是都需要有这种智慧?首先是明确目标,然后就要随顺当下的因缘,采取与之相应的方法。其实修行也是同样。我们知道,佛陀针对众生不同的根机,说三乘佛法,说八万四千法门。这也是随缘,是随顺众生的不同因缘,给予最适合他们的教化。

三、随缘对修行和人生的意义

  佛教发源于印度,在这片土地上,宗教和哲学极其发达。为什么在众多的教派和宗教师中,只有佛陀找到了觉醒之道,找到了解除痛苦的方法?关键在于,佛陀找到了轮回真正的因。
  人生有种种痛苦,可以说,五千年文明都在以各种方式解决痛苦。从远古的刀耕火种,到今天的人工智能,物质条件比过去有了巨大改善。我们今天的很多享乐,是古人做梦都想不到的,但痛苦和烦恼并没有因此减少。从某个角度说,甚至变得更多。我们不再有饥寒交迫的痛苦,但精神的匮乏不是饥饿吗?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不是让我们感到心寒吗?
  我们要解决痛苦,就要从智慧的高度,找到真正的痛苦之因。佛法告诉我们,所有痛苦都来自内心的贪婪、仇恨、愚痴,这才是根源所在。由此,还会产生嫉妒、焦虑、孤独、没有安全感等一切负面心理。可五千年文明所作的努力,始终在改善外在环境,创造物质条件。除了使需求越来越大之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像身体有了病灶之后,我们只是在伤口涂抹镇痛药,点缀装饰品,除了得到片刻安宁和麻痹自己以外,能根除病情吗?
  佛法之所以能解除痛苦,是因为佛陀找到了病灶所在。那就是我们内心的迷惑和烦恼,这是人类痛苦的根源,也是世界一切灾难的根源。如果不能找到真正的痛苦之因,从根上解决,其他努力只能起到暂时的缓解作用。比如我们孤独时找人陪一陪,或是看看电视,但这只是转移注意力,让痛苦不那么直接。事实上,造成孤独的苦因还在。只要不去除这个因,再多的缓解都是无济于事的,而且效果会越来越差。就像抗生素导致的耐药菌一样,同样的缓解方式,效果很快就会递减。然后就要更大的剂量,更新的方式。但只要那些不良心理存在,它们就随时准备制造事端,制造痛苦,制造轮回。
  当年,释迦牟尼佛正是在菩提树下,通过对十二缘起的观察和追溯,才找到真正的苦因,找到众生流转生死的源头。同时也发现,每个生命还具备觉悟的潜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迷惑和烦恼。证悟后,佛陀说法四十五年,向众生宣说了解决痛苦的方法,那就是闻思修,是戒定慧,是八正道,是三十七道品,是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的大乘菩萨道。这就是缘起的智慧。这个发现使生命得到拯救,看到希望。
  不论世间还是出世间的成就,都要在看清缘起的前提下,顺势而为,精进努力。所以,随缘和进取是不矛盾的。我们学习佛佛法,就是要学习并运用缘起的智慧。这样才能跳出主观的错误认识,放下我执,从更高的角度认识一切。在生活中,可以更善巧地处理工作、家庭等各种事务。逆缘出现时,安然接纳,知道一切都有前因;顺缘出现时,及时把握,知道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在修行上,学会用缘起的智慧认识生命,观察世界。真正认识缘起,就能了知空性,了知诸法实相。这就是生命的觉醒和解脱。

【结束语】

  本次讲座从八个方面,解读了“佛教徒的人生态度”。一方面,希望消除世人对佛教的误解;一方面,希望人们通过对佛教的正确认识,从中受益。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这种智慧不是玄谈,而是佛陀亲证的,是一代代祖师大德用生命践行的。在今天,这一古老智慧已经传到全世界,让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听闻佛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当我们的观念改变,知道选择什么,舍弃什么,知道怎么看世界,看人生,心态必然随之改变。而心态的积累会成为性格,性格的积累会成为生命品质。希望大家能以“佛教徒的人生态度”,对照自己的三观,检查自己的言行,止恶行善,去染成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