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辅导员培训开示

济群法师

  2015年,我们的整个工作要回归核心,即传承并传播三级修学。不论辅导、修学,还是传灯、慈善,都要围绕这个共同的核心。其中,辅导工作又是传承三级修学的关键所在。
  如何才能有效落实三级修学?重点就在于十八字方针,在于八步骤三种禅修。所以,我们要把认识和运用十八字方针,作为辅导委培训的重点。从辅导员、实习辅导员到辅助员,都要掌握相关内容。如果辅导员都不能掌握十八字方针,不知如何运用八步骤三种禅修,怎么能带好一个班,并指导学员运用?
  今天,我将从五个方面来和大家谈一谈。

一、真诚、认真、老实

  十八字方针中,“真诚、认真、老实”属于态度模式,也是落实方法、达到修学效果的前提。那么,它对落实三级修学到底有多大作用?这是很多人开始修学时容易产生的疑问。有些学员甚至会对此心生抵触:我们是仰慕佛法智慧来修学的,这个起点是不是太低了?我们是小学生吗?这也值得强调吗?
  之所以有这样的定位,是特别针对今天的学人而设置的。当今这个时代,就是一个不真诚、不认真、不老实的时代,这种习惯和学佛完全是背道而驰的。事实上,这正是很多人修学难以相应、不得受用的症结所在。不真诚,就会目标不清,不知学佛是为了调心治病;不认真,就会浅尝辄止,就像用药剂量不足,难以生效;不老实,就会四处攀缘,今天接受这种治疗,明天尝试那个配方,尚未看到疗效就不了了之。总之,没有真诚、认真、老实的态度,是不可能药到病除的。
  在《略 论》的闻法轨则部分,讲到闻法要离三种过、具六种想,这和我们所说的“真诚、认真、老实”到底是什么关系?
  凡夫心的特点,就是无明和我执。因为无明,使我们的认识受到感觉、情绪和观念的影响,从而产生种种错误认识。因为我执,又会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对世界的错误认识当做真实,并执著于此。我们相信自己的感觉,但这个感觉是错误的。所以,人要改变自己非常困难。除非我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而接受智慧文化的教育。
  佛法不仅能帮助我们看到存在的问题,还能为我们提供智慧的认识。但它究竟能对我们产生多少疗效,是取决于每个人自己。我们惟有具备“真诚、认真、老实”的态度,才能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佛法,改善生命。否则就会像覆器那样,虽然法雨普润,却依然活在自我的感觉中,滴水未沾;或是像垢器那样,把所学的一切都用自我感觉改造过,成为“我的法”,而非佛的法。
  具六种想,则是“真诚、认真、老实”的重要基础。在学佛成为时尚的今天,不少人只是将之作为一种爱好,就像品茗、闻香、听琴那样,不过是生活的点缀而已。之所以这样,关键在于没有“于己作病者想,于说法者作医师想,于教法作药物想,于修行作疗病想,于如来作正士想,于正法起久住想”。在这些认识中,最重要的是病者想。
  我们必须认识到,自己是生死轮回的重病患者,是贪、嗔、痴的重病患者。如果不能生起这一认识,学佛必然流于表面,是不可能相应的。只有看到以迷惑烦恼为基础的生命存在重大过患,看到轮回的本质是痛苦的,才会寻医问药,积极治疗。进而认识到,佛法是药物,法师是医生,修行是治疗过程。具备这些认识,才能建立“真诚、认真、老实”的修学态度。
  那么,这种修学态度和“理解、接受、运用”又是什么关系?
  比如理解,有错误和正确之分,有肤浅和深入之分;比如接受,有少量接受和全部接受之分,有勉强接受和欣然接受之分;再如运用,有偶尔运用和经常运用之分,还有生搬硬套和任运自如之分。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别?正是取决于“真诚、认真、老实”的修学态度,取决于能否离三种过,具六种想。
  如果是覆器,佛法根本就进入不了心田,哪里谈得上理解?如果是漏器,无论接受多少法都会流失殆尽,无法积聚为改造心行的力量;如果是垢器,接受的法都会被自己处理过,不能产生应有的正向作用,甚至成为烦恼的增上缘。
  所以说,态度模式决定了我们对法的“理解、接受、运用”,也决定了我们对法的受益程度,即能否通过学佛完成观念、心态和生命品质的改变。

二、认识八步骤

  关于如何修学,我们首先提出了有关态度、方法、效果的十八字方针,进而提出八步骤三种禅修。后者是对十八字方针在修学运用上的概括,不仅是一种方法,同时也蕴含了结果。其中,前四步偏向理解和接受,后四步则是通过传承佛法来改造生命,在理解、接受的基础上加以运用。
  对于三级修学每一课的内容,只有理解之后,知道其中讲的是什么,才谈得上接受。如果不曾理解,或理解出现偏差,哪怕听得再多,仍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能真正和法产生连接,更谈不上运用了。所以,“理解、接受、运用”就是通过心相续来传承佛法,完成生命的改造,进而帮助更多的人走向觉醒。
  对八步骤的概念,大家应该不会陌生。但具体怎么运用?并不是人人都很清楚了。其实,八步骤就是一种方法论。简单地说,就是把书本道理变成生命品质的方法。
  学佛大体有两种误区。一是偏于理论,知道很多道理,说起来头头是道,但只是纸上谈兵,和安身立命关系不大;二是盲修瞎炼,每天忙于功课,总在念着拜着,但内心烦恼依旧,把学佛和生活打成两截。
  须知,佛陀一生应机设教,都是为解决众生问题服务的。在佛陀的教法中,有理论,有实践,是一个从言教到生活,从观念到心行的系统工程。如果单纯当做理论,或是修行技术,乃至生活方式,都是不完整的。
  如何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佛法的常规修行理路,有八正道、闻思修、信解行证,及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等。这些方法包含在众多典籍中,是佛陀为我们提供的共同路径。但对今天的学人来说,仅在文字上理解这些经典就存在障碍,要认识其中蕴含的深意,更是难上加难。
  基于此,我根据现代人修学的需要,概括出八步骤三种禅修。其中,包含了从理解法义到思考人生、形成认识,进而落实心行、改善生命品质的过程。不仅是一套有效的修学方法,同时还蕴含着学佛所要达到的结果。
  1.前三步
  八步骤的前三步非常关键。第一步是读懂每个句子,第二步是了解每个段落的内涵,第三步则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从传承法义到建立认识。这是修学不可或缺的基础。
  以往的学习方式,通常是总结段落大意,现在比较流行做思维导图。关于这个方法,我三十年前在广化寺读《四分律行事钞》时就已开始使用。《行事钞》由道宣律祖编著,共三十篇。每篇涉及一项内容,包括出家人如何受戒、安居、依止师长等等。我每读完一篇,就做出相关的思维导图,使整个纲领一目了然,知道其中到底要说什么事,这件事该从哪些方面去做,等等。
  三级修学有不少教材来自我的历次演讲,其中,有些是音像资料,有些已整理成书。不论哪一种,都会有相应的结构。比如从若干方面来谈这个问题,每个方面大概讲些什么。整理成文后,一般会有若干层级的标题。现在编写的同修班辅助材料也做了思维导图。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借助这些方便。
  但光看目录和思维导图是没有内容的,还是不清楚它到底要说什么,这就需要回到相关的音像和书籍。为什么要求我们把每课内容学习三遍以上?其实,这是“理解”的最低要求。如果不是观听或阅读三遍,很难理解其中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事实上,这也是很多学员认真学习后的共识。
  读一遍的时候,可能感觉知道得差不多了;读第二遍的时候,才发现许多之前忽略的内容;读第三遍的时候,又会发现之前的学习还有遗漏,还不够深入。如果继续下去,其实还会有新的领悟。哪怕之前的三遍已经学得比较扎实,在内容上完全没有遗漏,但因为你对佛法的认识在加深,对同样的内容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或许有人会觉得,有必要这样吗?对不少人来说,从一段话甚至一个句子中,也能了解一些佛法道理,从中有所受用。但我们要知道,这种接受是不完整的。真正学佛,不仅是让自己的烦恼稍微少一点,让心稍微安静一点,而是要从迷惑走向觉醒,从轮回走向解脱,这就必须对法义有完整、准确、透彻的认识。这三项标准缺一不可。
  首先是完整。比如《佛教的财富观》,是要告诉我们财富和人生的关系。内容包括“怎样看待财富、财富与道德、佛教徒能否追求财富、怎样追求财富、合理支配财富”等方面。由这些问题,构成对财富的完整认识,而不仅仅是了解一个方面。否则就会以偏概全,影响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其次是准确。这就必须反复地观听和阅读,理解其中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所以,三遍是基本要求,要准确理解,其实需要读上更多遍。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确为经验之谈。更何况,佛法博大精深,很多道理都是层层展开的。随着修学的提升,你再去读,每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所以只要时间允许,我们应该多听闻,多思考,确保理解没有偏差。
  第三是透彻。只有完整、准确地理解法义,对它到底要讲什么了然于胸,佛法智慧才会进入我们的心相续中。否则就会浮在表面,好像知道了,但知道的只是皮毛,没有真实力用。书法有个标准叫“力透纸背”,学佛也是同样,要把法义深深镌刻在心中,念念不忘,才能在境界现前时有效运用。
  我们对法义的理解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理论层面,二是现实层面。佛法能不能用得起来,首先取决于理论层面的理解是否完整、准确、透彻。具备这个基础,才能在现实层面去对照、检验并接受。比如无常,有关于无常的理论,也有关于无常的事实。我们学习的所有理论,都要到现实中去反复观察,一一验证。
  佛法讲无常,现实到底是不是无常的?讲人生是苦,现实到底是不是苦的?讲金钱是毒蛇也是净财,现实中到底是不是有这样两种面向?所有问题,我们都要回归到现实中加以对照,只有这样,才能把闻思正见落实于心行,真正成为自己的认识。
  我们是充满迷惑烦恼的凡夫,所有的痛苦、轮回、颠倒,都是因为无明而产生。我们本来拥有无价珍宝,却一无所知,只能流转生死,乞讨度日。这是何其可怜的人生!佛陀说法的目的,不是为了给我们提供一套理论,让我们掌握一些知识,而是帮助我们认识人生和世界的真相,找到开启宝藏的钥匙。所以在学习书本理论之后,必须联系现实进行观察,由此建立正见,也就是观察修。
  由无明建立的错误认识,给生命带来了无穷过患。现在,我们需要传承智慧的认识来替换它。这种智慧不是复制进去就行了,那是不能生根的,对境现前,很可能就随风飘零,根本无力抵御。只有通过观察,看清人生和世界的真相确如佛法所说,而非我们原来认识的那样,才能对佛法心悦诚服。那样的认识,才会深深镌刻在心田,任凭风吹雨打,考验重重,都不再构成干扰。
  在近四十年的学佛过程中,我越来越感觉到,佛陀简直把人生道理说尽说透了。有句话叫做“世间好话佛说尽”,这个好话,就是真实语,智慧语。所以,佛法是靠智慧而不是别的什么折服我们。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在给别人介绍佛法时,才能充满自信,而不是鹦鹉学舌。或是像复读机那样,只会照搬佛陀怎么说,古德怎么说,导师怎么说。当然,我们可以引用,但关键是要真正理解并接受,形成自己的认识。这样的话,才是从内心流淌出来的,是具有感染力的。
  2.第四步
  在前三步的基础上,第四步就是建立正确认识,即观念的禅修。所谓正确认识,包括理论认识和实际认识两部分。理论的正见,就是佛陀所说的因缘因果、无常无我等道理;实际认识,就是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通过八步骤的前三步,我们对佛法所说的每个内容,都能完整、准确、透彻地理解,从中获得正见。进一步,还要过渡到对现实的观察。缺少这个环节,书本理论和实际认识就不能发生连接,产生作用。如果把理论比做一粒种子,闻思只是获得种子,而观察修才是耕耘、播种,让种子生根发芽的过程。
  3.第五步
  建立正见之后,第五步就是运用观念,建立正向心态。常常有人说:“佛法我怎么用不起来?”如果种子还没有埋入土壤,怎么生长?同样,如果法还没有变成你的认识,怎么运用?另一个常见问题是:“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其实,凡是我们真正懂得的道理,一定可以做到。我们不会吃下毒药,因为知道这样会失去生命。可为什么明明知道是错误还会去犯?归根结底,就是对道理认识不足,对其中的危害认识不足。知道这件事不对,但只是停留在概念上,并没有发自内心地认同,成为实际认识,所以就用不起来。
  可见,真正产生作用的是实际认识。一旦将佛法理论变成自己的认识,自然就用起来了,不用都不行。就像我们平时看到喜欢的东西,立刻会生起贪心,根本不需要什么过程。因为贪欲已经被训练得任运自如,一旦境界现前,瞬间就会自动运转。所以说,运用是取决于观念的改变,取决于观念的深入程度。
  4.第六步
  从第五步的运用观念、建立正向心态,到第六步的完成心态改变,都属于心态的禅修。很多学员通过几个月的修学,烦恼变少了,人际关系和谐了。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因为佛法已经在他的生命系统中运转起来,自然就会产生作用。这种作用,首先就表现在心态的改变。
  生命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轮回道,一条是解脱道,非此即彼。轮回就是迷惑心理的发展过程。因为错误的认识和观念,引发狭隘、自私、贪婪、对立、冷漠等一系列负面心理,给人生带来种种烦恼。如果我们不想继续这样的痛苦,就要建立正确认识,重新观察世界。通过观察,让这种正确认识在内心扎根,逐渐替换原有的错误知见。错误知见减少一分,烦恼痛苦也会随之减少一分。佛陀之所以能断除烦恼,成就断德,安住于无限的寂静,也是因为他的正见已经圆满。
  所以说,心态的禅修,是来自于观念的禅修;心态的转变,是取决于观念的转变。
  5.第七步
  心态改变之后,第七步就是重复正向心态,改变生命品质。无始以来,轮回的串习始终在主导生命,力量根深蒂固。相比之下,修学建立起来的正向心态还不稳定,需要不断养护。一方面,要认识到负面心理的过患,不再进入原有轨道,不去肯定它、认可它、支持它、参与它;另一方面,需要认识到正向心理的意义,时时对它加以关注、欣赏、支持和重复。这个过程,就是佛法所说的扫尘除垢,转染成净。
  6.第八步
  随着正向心理的强化,最终进入第八步,完成生命品质的改变。从三种禅修来说,第七和第八步所进行的,就是生命品质的禅修。佛和众生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生命品质。凡夫的生命品质是以贪嗔痴为基础,而佛菩萨的生命品质则体现为圆满的慈悲和智慧。这种生命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修行造就的。
  八步骤的修行,就在引导我们成就这样一种生命品质。首先是舍凡夫心,消除负面心行,佛教称之为断德;其次是成就正面心行,圆满无限的智慧和慈悲,佛教称之为智德和悲德。这些品质需要通过戒定慧三无漏学来成就,三级修学同样是围绕这个目标而设定。
  除了八步骤,我们还有十六字窍诀,即“树立正见,认清真相,摆脱错误,重复正确”。八步骤的前四步,是帮助我们“树立正见,认清真相”;而后四步则是引导我们“摆脱错误,重复正确”。如果前四步,尤其是第三步没有完成,就无法树立正见,也就不能认清真相,摆脱错误,更谈不上重复正确了。
  所以说,八步骤贯穿着学习教理到转变生命品质的整个过程。其中,第一、第二步是基础,第三、第四步是关键,第五、第六步是提升运用,第七、第八步是达到圆满。

三、观察修与安住修

  很多学佛人对禅修有一份向往,觉得这里没有禅修,总想去哪里体验一下。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对禅修有一定的误解,觉得只有闭上眼睛、盘腿坐在那里才是禅修。
  对于这个观点,禅宗早在一千多年前就作了批判。《六祖坛经》说:“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身体不过是个皮囊而已,怎么可以根据它是坐着还是躺着来判断是非功过呢?关于此,禅宗还有一个著名的公案。当年,马祖道一精进禅坐,南岳怀让看出他是个堪当大任的法器,就想度一度他。于是,怀让禅师取了一块砖在他身边磨。马祖被吵得不行,就问:你磨砖干啥?怀让说:我想把它磨成镜子。马祖奇道:磨砖岂能做镜?怀让反问:如果磨砖不能做镜,坐禅岂能成佛?怀让接着举例说:就像牛车不动的时候,应该打车还是打牛?
  禅修是心地功夫,关键是改变我们的心,打坐只是辅助手段。真正的用心,贯穿在一切时,一切处,包括行住坐卧,乃至吃喝拉撒。只要保持正念,随时随地都是修行。很多人不懂得怎么在心地下功夫,既不学习教理,也不改变观念,调整心行,只是浑浑沌沌地坐在那里,以为这才是禅修的唯一方式。其实,是对禅修的误解。
  话说回来,既然躺着、走着都可以修行,盘腿坐着自然也可以是修行。事实上,这也是常规的禅修方式。但我们要知道,坐在那里干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禅修并不是让身体保持某种姿势就行了,关键在于用心,而不是形式。正因为如此,禅宗修行历来都不拘一格,但用心却绵绵密密,绝不空过。
  佛教中,关于禅修的方法很多。比如止观,是通过培养定力来获得观智;内观,是通过培养觉知来获得观照力;观想,则是通过想象来调整心行。我们的修学比较重视观察修,这也是《略 论》倡导的修学方式。通过听闻法义,运用理性思维,建立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因为说法是佛陀一生教化的重要手段,所以,学习佛陀言教,也是他老人家为我们施设的常规修学途径。
  1.观察修的心理基础
  学佛是要开智慧,见真理,而智慧和人的理性有关。为什么说人是万物之灵?为什么人类会有五千年文明?为什么诸佛世尊出自人间,而不以其他身份成佛?都是因为人有理性。人类要离苦得乐,就会不断探索生命。在探索过程中,去认识生命是怎么回事,世界是怎么回事。同时,通过思考对已有认识进行审视,看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从而加以改变,转染成净,转识成智。
  这种理性的形成,包括生活方式的文明与否,又和我们接受的文化教育有关。我们接受什么样的文化教育,就会建立什么样的理性,成为什么样的人。古往今来的罪犯乃至暴君,也是因为接受不良文化,形成错误观念,才会导致种种不良行为,从而危害自己,危害社会。
  幸运的是,我们今天接受到觉醒的文化,智慧的文化。否则,将永远看不清世界真相,找不到生命出路。我是谁?生命的意义在哪里?靠我们自己去想,是想不出来的。虽然路就在那里,过去也有古佛走过,但除了慧根极利的独觉,凡夫是没有能力找到这条道路的。
  古往今来,不少哲学家和艺术家在功成名就后走上了绝路。他们并不是为生计所迫,也不是受到什么打击,而是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世间很多人,为了事业、财富、家庭就可以忙碌一生,乐此不疲,但总有一些人不能满足于此。当他们真正开始探索人生时,才会发现,这是一条迷雾重重、崎岖坎坷的道路,需要勇猛精进,更需要智慧抉择。
  佛陀不但找到了这条道路,还为我们施设种种教法,苦口婆心地引领我们。尽管有了这么多方便,也尽管我们有幸得人身,闻佛法,但佛法浩瀚,很多人穷其一生都在上下求索,不得要领。有鉴于此,我们特别根据现代人的特点,安立三级修学模式,只要“真诚、认真、老实”地遵循这一次第,下多少工夫,就能有多少受益。
  2.观察修的教理依据
  闻思修是佛法修学的基本次第。其中的思,就是如理思维。这个“如理”非常重要。凡夫也总在思维,可那是虚妄分别,是胡思乱想,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会想出种种烦恼。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说的就是这个。所以说,理性本身是双刃剑,必须合理运用,才能令我们破迷开悟。否则,只会迷上加迷。
  在“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四法行中,如理作意也是关键所在。从亲近善知识到听闻正法,是在接受智慧的传承。在此基础上,通过如理作意,知道佛法究竟告诉我们些什么,才能法随法行,走向觉醒。
  而在八正道中,首先是正见,其次是正思维。我们接受了佛法正见,就要落实到心行,以此观察世界,思考人生,而不是一味随着妄念跑。唯识也讲到,由四种寻思(名寻思、事寻思、自性假立寻思、差别假立寻思),才能引发四种如实智。
  可见,如理思维对学佛非常重要。《略 论》倡导观察修,正是基于这些常规修行路线提出的,并非独辟蹊径。忽略这个关键,就会走上歧途而不自知。长期以来,为什么佛法修学存在这么多问题?有人谈玄说妙,徒逞口舌之利;有人盲修瞎炼,只做表面功夫。佛法本身是深奥的智慧,但现在的教界越来越没文化了。学禅的不要看经教,说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念佛的也不要看经教,说是“三藏十二部,留给他人悟”。而不学经教意味着什么?就意味着我们无法传承佛陀的言教,无法传承这种智慧的认识。
  参禅也好,念佛也好,都是在众多经论基础上浓缩的修行手段,而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表现形式。在这些方法背后,还有完整的理论和修证体系。如果把理论去掉,把知见和用心方法去掉,最后剩下一个话头,一句佛号,就像内容去掉后剩下的标签,被完全架空了,力量从何而来?
  佛教和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正见。很多宗教也有戒律,也有禅修,在这两方面,佛教和其他宗教是共通的。尤其是和印度本土宗教,连概念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涅槃、解脱、业力和轮回等术语,在印度其他宗教早已有之。为什么只有佛法能将人导向解脱?正是因为知见不同,对这些概念的剖析和解读不同,由此发展的修行原理也不同。这才是佛法真正的不共所在。
  当然,理性是不能直接抵达真理的,但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方向,接近真理。只有最后进入空性的禅修时,才要放下分别,开启无分别的智慧。在此之前,如理思维都是不可或缺的。
  3.凡夫心是依观察修而建立
  其实对凡夫来说,观察修和安住修并不陌生。因为凡夫心也是通过观察修和安住修建立起来的,可以说,我们无始以来一直在做观察修和安住修。比如我们喜欢一样东西,就会反复想着它的好处,想着一定要把它占为己有,这就是观察修。最后使这个念头变得极其强烈,在内心久久不去,甚至强烈到只剩下这个念头,这就是安住修。比如有些人自视甚高,感觉良好,也是来自观察修。因为他总想着自己的长处,越想越觉得自己了不起,觉得别人都不如他,最后生起极大慢心,并沉浸在这一感觉中,处处透着优越感。这种感觉从何而来?其实就是自己修出来的。
  总之,观察修就是针对某个问题,通过各种角度的反复思考,形成相应心念,并使这种心念增长广大。无始以来,凡夫在无明和我法二执的认知基础上,思维种种问题,形成现有的凡夫人格。所以,这种修行方法很适合凡夫。我们曾经因为错误的观察修和安住修带来烦恼,流转生死。现在还是依照这个心行运作规律,只是调整方向,通过对佛法的思维获得正见,以此认识问题,改变心行,这样就能解除烦恼,出离生死。
  改变心行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摆脱导向轮回的负面心理,一方面是建立与解脱相应的正向心理。这不是玄谈,完全可以在修学过程中不断实证。只要“真诚、认真、老实”地按照八步骤,尤其是第三、第四步,从理解法义到建立观念,再以这些观念思考人生,心态必然会发生改变。
  4.观察修在《略 论》中的运用
  整个《略 论》所说的,就是这样一个修心次第。这个过程围绕“舍凡夫心,发菩提心”展开,包含道前基础的依止善知识、暇满义大,下士道的念死无常、念三恶趣苦、皈依三宝、深信业果,再到中士道的出离心,上士道的菩提心和菩萨行。每个环节都在帮助我们消除错误观念,建立正确认识,即观念的修行。再通过对这种认识的观修,摆脱凡夫心,建立走向觉醒的心,即心态的修行。
  这个过程需要一步步地落实。比如听闻轨则,如果不能离三种过,具六种想,就不能成为法器,不能让纯净的佛法进入心相续中,完成生命品质的改变。同样,没有“真诚、认真、老实”的修学态度,就谈不上“理解、接受、运用”,更谈不上“观念、心态、品质”的改善。
  此外,下士道的重点是建立对三宝的信心,生起皈依之心,并深信业果;中士道的重点是深刻意识到轮回的痛苦本质,生起出离心;上士道的重点是通过修习七因果和自他相换,认识到菩提心的功德,发菩提心,修空性见。其中的每个过程和环节,都贯穿着相应的观察修和安住修。
  在《二十一禅修手册》中,把《略 论》的重要环节都形成禅修内容。观察修部分,是把《略 论》的相关内容,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总结。就像我们修习皈依仪轨时,要思维暇满义大、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等,由此生起真切的皈依之心。此处的关键,不是念诵相关文字,而是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观察思维,发自内心地觉得:三宝对自己无比重要,是人生唯一的依怙和归宿。当我们生起强烈的皈依之心,再来念诵三皈依,才能具足力量。进而安住于三宝功德,与三宝心心相印。
  除了皈依,我们对每一法都可以进行这样的观察修和安住修。依止善知识如此,发出离心、菩提心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观察修和安住修,我们对这些法的学习,往往会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落实到心行,和人生发生连接。那样的话,我们所学到的法,就只是人生的包装,不会成为人生的内容。

四、八步骤三种禅修

  禅修的重点,不在于是坐着,还是站着或走着,而在于心行的建立和改变。明确这个重心,才能完成观念、心态到生命品质的改变。
  在三级修学的设置中,完成这个目标的方式,包括自己的阅读和观听,也包括小组共修和班级共修。可能有人会问:这样的话,和世间人读书有什么不同?两者的差别在哪里?差别就在于,有没有运用八步骤。如果没有运用八步骤,就是在学文化,学知识,学理论。即使所学的是佛法,但因为没有经过八步骤进行转化,也算不上修行。反之,如果运用八步骤在修学,不管是自己思维法义,还是在参加共修,都属于禅修的范畴。
  因为禅修要做的,就是如何把佛法智慧转化成你的认识和观念。这不是必须坐在那里、闭着眼睛才能完成,可以在看书时完成,也可以在小组和班级共修中完成。所以,关键是要了解到禅修的意义和作用,知道它的重点在打车还是打牛。如果抓不住重点,哪怕把车打得散架了,牛还是原地不动。一旦把佛法智慧真正变成自身的观念和心态,随时随地都能洒脱自在,了无牵挂。正如禅宗所说的那样:“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对于法的落实,我们在八步骤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禅修,即观念的禅修、心态的禅修和生命品质的禅修。
  1.观念的禅修
  第一步到第四步,是观念的禅修。通过阅读、观听、使用辅助教材,准确理解法义。进一步,学会用这种法义认识世界,思考人生,并通过现实中的对照和检验,知道佛陀告诉我们的一切真实不虚。从而摆脱错误,建立正见。具备正见之后,以此断除烦恼,导向解脱。
  安排的所有课程,都是在帮助我们建立相关正见。比如同喜班部分,是从佛教的角度看待信仰、财富、环保、世界等种种问题。为什么有这样的设置?因为在我们的烦恼中,有的来自家庭,有的来自感情,有的来自事业,有的来自人际关系,总之,每种烦恼都有一个归属。那么,它的最终归属在哪里?为什么这些事让我们产生烦恼?就是因为无明,因为用错误观念看问题。换言之,这是由错误的观察修和安住修所造成。
  正因为烦恼是由错误观念造成的,所以,解脱必须建立在正见基础上。首先就要了解,佛法是怎么看待这些问题的。我们通过对课程内容的阅读和观听会发现,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观念是经不起推敲的,原来事物还有我们从未涉猎的另一个角度,原来真相并不是人云亦云的那一个,而是要通过观察、思维和实证才能找到的。
  我们对每一课、每本书的学习,都是在传承一种智慧的认识,这就必须准确、完整、透彻地理解其中内容。建立正确认识后,还要持久、稳定地安住其中,以此替代原有的错误观念。一旦正确观念淡化了,就要重新认识,重新思考,让正见再次清晰起来,成为内心的主导力量。
  2.心态的禅修
  第五步到第六步,是心态的禅修。建立正见后,我们要以此处理问题,指导人生。从运用正确观念到建立良性心态,这个过程离不开观察修。当我们真正能以智慧观察世间和人生时,烦恼就不起现行了。然后就要安住在智慧观照中,保有内在的清净和慈悲,并使这一状态不断延长。
  当这个状态模糊了,难以为继了,就要继续观察,去念死无常,念轮回苦,或忆念三宝功德。总之,针对当前存在的困扰,对相关法义进行思考,将心重新调整到位。
  所以,观察修和安住修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而要经过十次、百次,甚至千万次的重复。这个过程需要轮番修。一方面是用正见对治妄念,一方面是用正向心态对治负面心态。当心能够安住在正见和正向心态中,就持续、稳定地保持这一状态,不再观察。否则,反而会使心趋于掉举。
  3.生命品质的禅修
  第七和第八步,是生命品质的禅修。无明迷惑造就了凡夫的生命品质,我们希望成就佛菩萨那样的生命品质,就要不断发展与觉性相应的心理,强化与解脱相应的心理,并使这些心理稳定下来,占据主导,最终才能转变现有的生命品质。
  在此过程中,需要让心长时间地安住于正向心态。一旦偏离,就要通过观修把它调动起来,进而安住其中。这个过程也需要轮番进行,通过重复正确,造就全新的生命品质。
  八步骤三种禅修的要点,观念的禅修是修正观念,心态的禅修是调整心态,生命品质的禅修是改变生命品质。也就是通过对法义的理解,建立正确观念;通过运用正确观念,建立正向心态;通过重复正向心态,造就高尚的生命品质。这是一个转迷为悟、转凡成圣的过程。

五、座上修和座下修

  在三级修学中,虽然把《略 论》作为重点,但这只是其中的一门课程,不是全部。包括对观察修、安住修和座上修、座下修的定义,也和《略 论》有不同侧重。
  比如《略 论》说到观察修和安住修,我们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八步骤三种禅修。在《略 论》的略示修法部分,将每个法的修行分为加行、正行、结行和未修中间四部分。其中,加行、正行和结行属于座上修行,未修中间属于座下修行。在《二十一禅修手册——略 论实修手册》中,还对各项内容形成了相关仪轨。
  在这些仪轨中,每项修行前都有皈依和发心,接着是对于某一法进行观察修和安住修。比如怎样对依止善知识进行观察修和安住修,怎样对念死无常进行观察修和安住修,最后是回向。也就是说,主要是在座上进行观修。
  三级修学特别针对在家居士而施设,考虑到初学者往往还不习惯坐在那里观修,要不就昏沉瞌睡,要不就胡思乱想,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我们将座上修行贯穿到自修和共修中。也就是说,只要运用八步骤来修学,不论自修还是共修,都属于座上修的范畴。
  因为禅修的重点是改变观念、心态和生命品质,形式只是辅助。从具体实践来看,如果我们真正运用八步骤去自修共修,修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当观念有了改变,进一步,就是把这些观念带到生活中,使心态得到调整。这种座下的修行,既是对座上修的落实,也是对它的检验和巩固。假以时日,必然会导向生命品质的改变。
  所以,只要对八步骤三种禅修运用到位,严格按照这套模式来学,观念和心态肯定越来越健康,越来越有智慧。与人的相处,对事的处理,也会越来越圆融。反之,如果没有正见指导,一味执著某种外在形式,往往会修得烦恼重重。为什么很多人学佛学得怪怪的,和大家格格不入?就是因为他的修学不是立足于智慧,而是执著于某种形式,这就很容易和生活脱节,和他人对立。
  总之,八步骤三种禅修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落实三级修学的关键。希望大家结合自身修学,对如何运用这套方法进行深入交流,把它真正落到实处。

.....................................................................................................

附:八步骤三种禅修(修习纲要)

  在佛法修行中,处处强调如理思维的重要性。比如:
  四法行: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
  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修学佛法三次第:闻、思、修。
  修学佛法四要领:信、解、行、证。
  在唯识五位的加行位中,讲到从加行位抵达见道的过程,要修习四寻思。
  以上,都说明理性和思维在修学佛法中的重要性。
  在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和宗喀巴大师所造的《道次 第》中,依循这些原理建立观察修和安住修。通过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运用理性思维、树立正见,引导我们完成观念、心态到生命品质的改变。
  基于佛法传统的修学原理,并契合现代人的修学需要,我们提出了修学八步骤,包括学习知识到转变生命品质的过程。进一步,又依八步骤提出三种禅修,即观念转变的禅修、心态转变的禅修、生命品质提升的禅修。详细内容如下:

一、观念的禅修(一到四步)

  禅修要领:运用所学法义,结合现实人生思考,完成观念的改变。
  1.观察修
  通过对法义(书本和音像)的学习,结合现实问题思考,由此获得正见。
  第一,通过学习,准确理解法义,知道其中要说明什么道理。
  第二,联系现实人生,深入观察并思考,确定佛法所说的道理最为究竟,从而接受这种认识,树立人生正见(正确观念)。
  2.安住修
  安住于这种正见,不断地熟悉、重复、巩固。
  第一,通过观察思考获得正确认识,安住于正确认识中。
  第二,反复观察思考,不断摆脱原有的错误认识,树立正确认识,持续安住其中,完成观念的转变。

二、心态的禅修(五到六步)

  禅修要领:运用正确观念指导人生,处理问题,完成心态的转变。
  1.观察修
  运用正确观念指导人生,处理问题,改变不良心态,获得正向心理。
  第一,学会以正确观念指导人生,处理问题。
  第二,摆脱不良心态,获得正向心理。
  2.安住修
  安住于正向心理,不断熟悉并重复,完成心态的改变。
  第一,通过观察思考,安住于正向心理中。
  第二,反复观察思考,摆脱原有的不良心态,熟悉正向心理,持续安住在其中,完成心态的改变。

三、生命品质的禅修(七到八步)

  禅修要领:不断摆脱错误的观念和心态,重复正确的观念和心态,完成生命品质的转变。
  1.观察修
  运用正见,不断摆脱不良心态,重复正向心理,获得良性的生命品质。
  第一,思维不良心态的过患,依正见进行观察和思考,摆脱不良心态。
  第二,思维正向心理的利益,依正见进行观察和思考,不断重复正向心理,获得良性生命品质。
  2.安住修
  安住在良性生命品质中,不断熟悉并重复相关心行。
  第一,重复正向心理,安住于良性生命品质中。
  第二,不断熟悉并重复良性生命品质,持续安住其中,完成生命品质的转变。
  总之,八步骤三种禅修是通过学习佛法知识,正确理解法义,完成观念的转变;运用正确观念指导人生,待人处世,完成心态的转变;摆脱不良心态,重复良性心理,完成生命品质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