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对传统的反思

  问:法师曾写过《汉传佛教的反思》,您为什么想到要反思传统?
  答:传统有着巨大的力量,尤其是宗教传统,力量更为强大。但在今天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我们除了看到汉传佛教的传统外,还能看到印度佛教早期、中期、晚期的传统,看到南传佛教等不同传统。当我们有了广阔的视野,会发现传统并不是唯一的,而且以往传承的并不全是优良传统,也夹杂着陈规陋习。
  佛法弘扬强调契理契机。契理是立足于佛法根本精神来弘扬,否则就会像印顺法师所说的那样:有人卖牛奶时加了一点水,买主再加点水卖给别人,对方再加点水卖给下一位,如此辗转,牛奶就渐渐稀释为水了。佛法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会不断介入当地的文化、习俗、社会等因素,逐渐变得面目模糊。这就需要正本清源,知道哪些是佛法的真正核心。同时还要契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现代化,要与时俱进。事实上,佛法在任何时代的弘扬都经历了当时的现代化,南北朝有南北朝的现代化,唐朝有唐朝的现代化。如果没有这项转化工作,人们接受佛法时就会产生隔阂。我们今天不仅要从源头继承佛法,也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建立契合当代的佛法修学体系。这是我反思传统的初衷,这种反思不是为了批判,而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

用智慧让世界变得更好

  问:我学电视编导专业,很关心文化传播,感觉世人对佛教存在很多偏见,这种偏见始于何时?当前弘法的阻力是什么?如果佛法得到传播,世界会变得更好吗?
  答:佛法传入中国二千多年来,早已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但始终伴随各种偏见。其中既有文化的差异,也有佛教自身的问题。比如认为佛教悲观、消极、出世,是因为汉传佛教没能积极彰显大乘精神,落实菩提心教法;认为佛教宣扬迷信,是因为教界弘法力度不足,以及各种文艺作品的误导。除了既有问题,当代佛教经历十年浩劫的摧残,又在商业浪潮中迅速发展,难免鱼龙混杂,乱象丛生。这些都阻碍了佛法的有效传播。
  虽然问题很多,但目前的传播平台也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个角度看,现在又是最好的时代。而从社会需求来说,科技日益发达,人却越来越找不到自己。当使用者存在问题,那么工具越先进,潜在危险就会越多。事实上,人类正处在这样的危机中。如果说科技是改造世界的工具,那么佛法的作用恰恰在于优化工具使用者。只有提升全人类的道德感和责任心,才能保障世界和平。
  佛法能引导我们认识自己,造就健康的心态和人格。当这样的智慧得到传播,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好。我们要看到佛法的普世价值,用好互联网等平台,在自我成长的同时造福社会。只有让更多的人点亮心灯,世界才有光明和希望。

让佛法落地生根

  问:我们当地的佛教徒很多,但以迷信为主,没有形成修学风气。如何才能尽一份力,引导他们走上修学之路?
  答:佛教徒中确实存在很多迷信现象,尤其在农村和相对边远的地区,这种情况更为普遍。佛法传入以来,在隋唐达致鼎盛,其后逐渐走向衰落,并出现鬼神化、来世化、神秘化等陈规陋习。佛法是广博高深的智慧文化,但从不少信众的素质来看,似乎没什么文化,或是不需要文化。这种反差让人感慨,也说明了弘法和教育的重要性。
  佛法在弘扬过程中出现两个阶层,一是精英阶层,如高僧大德和文人士大夫;一是民俗阶层,如求求拜拜的广大信众,仅仅把信佛当作保平安、得加持的途径。走精英路线,佛法就会曲高和寡,难以接引普罗大众;走民俗路线,又会偏离修行根本,无法使这一智慧真正发挥作用。
  我们弘扬人生佛教,就是要打破两者的界限,让高深的佛法回归生活,为现实人生服务。佛法虽然博大,但修行重点就是我们的心。立足于这一角度,会发现佛法和人生息息相关,并不是现实之外的、形而上的抽象理论。大家通过静修营这几天的讲座,多少能感受到佛法对人生的价值,对社会的意义。但要使之发挥更大作用,还需要大家共同推动。今天的社会可能比任何时代都需要佛法,因为现代人有更多的烦恼和压力,活得更累。希望大家都能发菩提心,通过修学受益后,把智慧文化传播出去,这不论对个人还是世界都意义重大。

以利他心而不是功利心传灯

  问:学佛后,感到佛法对自己帮助很大,法喜充满,很想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以此帮助他们。但因为工作原因,不方便直白地表达,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做好传灯?
  答:我们从佛法受益了,希望帮更多人受益,是很好的发心。但怎么和他人分享,确实要找到恰当的方式。开始接引时,可以去宗教化,从人生智慧入手。现在不少人在转发我们发布于微博、微信的禅话,就是最简单的方式。如果对方有兴趣,可以给他们结缘人生佛教小丛书,逐步引导。此外,当亲友、同事有烦恼时,直接从运用层面切入,以佛法智慧引导他们转变观念,为他们排忧解难,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就像人在生病时,会对治疗有迫切希求,愿意认真服药。而当他感觉不到自己存在问题时,即使听着觉得有道理,也可能只是听听而已。
  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要带着纯粹的利他心,而不是功利心,不要想着马上让对方认可佛法,加入修学,更不能带着把对方搞定的心理。我们点灯传灯,目的是帮助他人,但前提是他有这个需要。至于他能不能接受,进而于法受益,关键取决于他的意乐。我们只是作为一个助缘,起到引导的作用。所以,尽力做好自己能做的就行。

以关心打动人心

  问:我学佛四五年了,希望让朋友们受益,但他们不信因果,也不信轮回,觉得死后去哪里都无所谓,反正也不知道。对于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引导?
  答:首先随喜你有一份利他的心。不过每个人的根机和教育背景不同,我们认为好的东西,对方未必愿意接受。所以不要带着让人接受的心去说,而要本着理解和关心,针对他们现有的问题,提供佛法的解决之道。很多人虽然不信因果和轮回,但人生也有烦恼,也希望活得更幸福。可以基于这个前提,分享自己怎么解决烦恼,调整心态。通过自己的为人处世,让他们看到学佛人是有智慧、有慈悲、值得信赖的。这种真实转变最能打动人心,教化作用往往比说点什么更直接。对方有兴趣了,再给他送一些人生佛教的书。
  当你的立足点不一样了,对方是能感受到的。很多人成年后思维固化,难以接受和原有认识不同的思想,但愿意接受他人的关心,所以切入的角度很重要。当然,我们并不是为了分享佛法才去关心别人,那就本末倒置了。而是为了更好地利他,才和对方分享佛法。其中的关键在于“真”,一是自己有真实转变,二是真心关爱他人。

佛法能解决社会问题吗

  问:佛教注重改善自心而觉醒,这是深奥且高尚的话题。但社会底层的人还在为缺乏基本的物质和尊重而痛苦,佛法怎么看待种族歧视和贫富差距等问题?有没有解决之道?
  答:消除歧视,是佛教始终倡导的。印度传统宗教为婆罗门教,依种姓把人分为四等:第一是负责祭祀的婆罗门,第二是管理行政的刹帝利,第三是从事商业的吠舍,第四是作为贱民的首陀罗。这种差别流传至今。而佛教在当时是作为反婆罗门教的沙门集团出现的,提倡四姓平等,乃至众生平等,正是为了消除这种不平等现象。婆罗门教是神本的,认为吠陀天启,祭祀万能,一切都以神为中心。但佛教提出业力思想,认为人的贵贱不是因为出生、种族、血统,也不是因为职业和地位,而是取决于自身行为。你的行为高尚,就是高尚的:你的行为低贱,就是低贱的。
  业力思想贯穿三世,由过去的言行和想法构成今天的存在,又由现在的所作所为决定未来。所以佛教认为命运是由自己造成的,我们想要美好的人生,就要多种善因,广结善缘。这是解决种族歧视和贫富差距的根本。如果没有这样的认识基础,社会问题是无法根治的。这种歧视解决了,新的歧视又会出现。就像现在流行的鄙视链,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在现实问题上,佛教倡导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品质,作为大乘佛子,应该以解决众生痛苦为己任,通过利他努力实践,包括物质慈善和心灵慈善。前者和其他宗教、世间慈善是一样的,后者才是佛法的不共所在。

努力做就是了

  问:法师说过,因为始终有一份弘法的愿心,才会不断感召善缘。那有没有某个时刻做事很困难,有做不动的感觉?
  答:可能因为我对结果不太执著,所以在做事过程中,一直没觉得有特别大的违缘,也没觉得特别困难。从佛法角度看,任何事的成败都要遵循因缘因果。不论个人修行还是弘法利生,能做的就是建立正确因缘,同时也接纳一切结果。修行本来就不容易,而要帮助大众从迷惑走向觉醒,涉及众多因缘,就更不容易,即使做不好也是正常的。
  有了这样的定位,努力做就是了。一直以来,我们做的就是不断改善因缘,包括整体定位和各项工作的深入细化。在此过程中,看到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看到很多人在三级修学中的成长,都是很欢喜的事,所以不会做不动。

三级修学是共同创作

  问:法师怎么想到要建立三级修学体系?这对学佛有什么帮助?
  答:这和我长期以来的弘法思路有关。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弘法,立足于人生佛教,希望以此解决现实问题,比如佛法怎么看财富、看环保、看幸福等。人生佛教系列丛书就代表我长期以来的思考。因为佛法确实能解决社会人生的问题,所以我才不遗余力地传播。
  但佛法浩如烟海,每个法门都有不同的经典和修行方法,究竟怎么学?关键在于目标明确、方法正确。首先是目标明确,清楚初级、中级、高级分别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设立量化指标,而不是笼统或零碎地学点什么。其次是方法正确,从缘起法来说,任何结果都来自因,只要找到正确的因,在因上努力,结果是水到渠成的。此外,有效引导和良好氛围也是不可或缺的。基于这些因素,我们逐步形成了三级修学体系。
  做的过程就像创作,不是我一个人在探索,而是所有义工和学员在共同创作。我们的产品既是这个平台,也是其中的每个学员。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就是一个产品。不同的观念、言行、心态,最终会造就不同的生命品质。现在整个社会强调发展,但更多是追求物质的发展。其实对每个人来说,更重要的是发展什么样的生命品质,这才是人生最重大的事。三级修学正是立足于这个核心,让大家通过修学共同成长。
磨刀不误砍柴工
  问:三级修学的特色是什么?我是学净土法门的,如果参加三级修学,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答:学佛是从迷惑走向觉醒,这个过程要有次第、有方法、有氛围。我们有一套八步骤三种禅修的方法,按照这些步骤,可以在深入理解法义的基础上,将此转化成自身观念,从而摆脱不良心态,重复和强化正向心态,最终把佛法智慧变成自己的生命品质。只要用心去做,贪嗔痴就会日渐减少,正念、观照力、慈悲心也会随之强大。这个过程不仅要下功夫,还要真诚、认真、老实。否则法是法,我是我,学得再多也难有真实受用。
  净土法门很殊胜,但要把阿弥陀佛念得有力量,其实并不容易。首先要有愿离娑婆的出离心和利益众生的菩提心;其次要具足正见,认识到人生如幻、轮回是苦,还要认识到阿弥陀佛具备的无量功德。在此基础上念佛,才能念得有力。不少人虽然在念佛,却有口无心,对极乐世界的信愿行不足,更多时间还是在尘劳妄想中,怎么可能修得好?
  通过三级修学,可以把握佛法纲要,对三宝具足信心,发起真切的出离心和菩提心,这些对修习净土很有帮助。至于处理关系,其实两者并不矛盾,主要是时间安排。从眼前看,参加修学需要投入时间,似乎念佛时间会减少。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心行基础以后再来念佛,就能事半功倍。

修行要抓住重点

  问:法师提出了修学五大要素和三级修学次第,这个体系的终极关怀是什么?最后把我们引到哪儿?
  答:现代社会资讯发达,这本是学佛的方便,但选择太多又缺乏判断力时,反而会造成困扰。当我们面对的不是一宗一派,而是三大语系的无量法门,以及种种不同的见地和修法,或是觉得彼此矛盾,不知如何抉择;或是觉得都有道理,抓不住要领。事实上,这都是修学的障碍。
  如何快速把握佛法纲要?我在修学中发现,千经万论都是指向两条道路,一是解脱道,一是菩萨道。两者从起点、修法到目标都有明确指向。解脱道是以出离心为基础,引导我们成就解脱。菩萨道是以菩提心为基础,不仅自己解脱,还要带领众生走向解脱。不论走哪条路,不外乎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五大要素。立足这些核心,就知道每个阶段要掌握什么,达到什么目标。
  至于这条路把大家带到哪里,其实就是回归佛陀出世的本怀。本次静修营的主题讲座,是从四谛法门认识佛法的修行纲领。佛陀要把众生带到哪里?就是把众生带上解脱之路,觉醒之路。我们学佛,正是沿着佛陀指引的路线前行。

【总 结】

  静修营从早到晚都有活动,安排得很紧张。大家从原来懈怠放逸的凡夫心状态,进入有规律的修行生活,可能挺幸苦的。但看起来每个人都法喜充满,想必已经得到法的滋润。即使这样,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天内解决所有问题,关键是未来继续修学。否则,即使解决了几个问题,依然会有无量问题。因为现代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制造问题的能力更强。如果不从根本解决,问题将层出不穷,包括人生的问题,也包括修学的问题。
  学佛并不是向外求,重心在于每个人自己。寺院的存在价值,也是帮助大家找回自己。我们今天坐在这里,是多生累劫的福德因缘。更重要的是,继续把佛法落实到生活乃至生命中。大家在这里有良好的感受,离不开寺院的清净环境和法师们的悉心引导。回到社会后,内在躁动加上外在干扰,修学会特别困难。很可能,这几天的美好生活就成为一去不复返的回忆。最好的办法是加入三级修学,这里不仅有引导,有次第,还有一群伙伴共同营造的氛围,是我们在菩提路上稳步前行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