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中边论》探微
济群法师

【点击查看全书链接】

乙七、杂染相    

  今次当说此杂染相。颂曰:

    覆障及安立,将导摄圆满。三分别受用,引起并连缚。;

    现前苦果故,唯此恼世间。三二七杂染,由虚妄分别。
      论曰:覆障故者,谓由无明覆如实理,障真见故。安立故者,谓由诸行植本识中业熏习故。将导故者,谓有取识。引诸有情至生处故。摄故者,谓名色,摄有情自体故。圆满故者,谓六内处,令诸有情体具足故。三分别故者,谓触,能分别根境识三顺三受故。受用故者,谓由受支领纳顺违非二境故。引起故者,谓由爱力令先业所引后有得起故。连缚故者,谓取,令识缘顺欲等连缚生故。现前故者,谓由有力令已作业、所与后有诸异熟果得现前故。苦果故者,谓生老死,性有逼迫,酬前因故。唯此所说十二有支逼恼世间,令不安隐。

  第七部分说明杂染相。这部分共有二颂,主要说明妄识的杂染相。杂染是相对于清净而言,为什么叫杂染相呢?染是染污,就是不清净的。之所以不清净,原因是有烦恼。所以说,杂染的实质就是烦恼,而烦恼显现的现象就是杂染。反过来说,如果没有烦恼,也就清净了。杂染相是虚妄分别妄识所显现的染污状态。关于虚妄分别的杂染相,本论主要通过十二因缘来说明。    
  “论曰:覆障故者,谓由无明覆如实理,障真见故。”覆障,释十二支中的无明。无明的覆盖,使凡夫看不到真如,只看到虚妄的境象。真见即认识真理的智慧。为什么我们不能证得真如?因为无明把如实智覆盖了,使凡夫不能通达真如,所以叫覆障。   
  “安立故者,谓由诸行植本识中业熏习故。”安立,释十二因缘的行支。行也就是业力,有情生死流转的安立即依靠业力。“诸行”就是各种行为,包括身的行为、口的行为、意的行为,称为身业、口业、意业。其中又有善、恶、无记之分,形成善业、恶业、无记业。当人们造作善行或不善行之后,善恶行为虽然会成为过去,但并不表示什么都没有了。这些行为会熏习成种子根植在阿赖耶识中,“植本识中业熏习故”。每种行为产生之后,其影像将回馈到阿赖耶识中熏习成种子。唯识学称为“现行熏种子”。熏习成种子后,储藏在本识中。所以阿赖耶识中蕴藏着很多种子,并由这些种子推动未来生命的延续与生死流转。    
  “将导故者,谓有取识,引诸有情至生处故。”将导,释十二因缘第三环节的有取识。十二因缘中的识支到底指哪种识呢?唯识学讲八个识,以往总认为“识支”指的是意识,而唯识学认为十二因缘中的识不应指意识,而是第八阿赖耶识。所以有取识指阿赖耶识,因为只有阿赖耶识才是不常不断、相似相续的,也只有它才具备承担有情生死流转的能力。有情造业之后,业种子推动有情生命的延续,都是有取识在产生作用。有情从这一生到下一生,从下一生到来生,也是有取识在执指有情的生命体。有情要去投生,不是想到哪里就到哪里,而是被业力推动着,身不由己地就去了。    
  “摄故者,谓名色,摄有情自体故。”摄,释十二因缘中的名色支。有情生命的构成,不外乎名和色两部分。名和色的内容就是五蕴,名为五蕴中的受、想、行、识四蕴,色为色蕴。由色、受、想、行、识五蕴概括有情的生命体,所以是“摄有情自体故”。    
  “圆满故者,谓六内处,令诸有情体具足故。”圆满,释十二因缘中的六入支,指有情生命体从最初的投生到根身的完整为圆满。表现出来的根身就是指六种内处,也就是六根,所以说名色生六处。    
  “三分别故者,谓触,能分别根境识三顺三受故。”三分别,释十二支的触支。触以六入为缘,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其实,不是仅仅六根就可以产生六触,而是由根、境、识的和合产生触。《成唯识论》对于触的定义为“三和生触”。三和就是根、境、识三和合,由六根、六尘(境)、六识的和合产生六触,即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按照心理学的定义,六触即六种感觉。感觉什么呢?有了感觉之后,必须有感觉的对象。所以,触又反过来接触根、境、识,反过来感受根身和六尘。    
  “受用故者,谓由受支领纳顺违非二境故。”受用,释十二因缘的受支。在触的感觉之后,就产生受。受属于情感、情绪的作用,有多种多样的变化,且往往与环境有关,所以说受领纳“顺违非二境”。当我们面对顺境时,所产生的就是乐受,兴高采烈。当我们面对的是逆境时,所产生的就是苦受,痛苦不堪。如果接触的既不是顺境也不是逆境,即“非二境”,则会产生舍受。    
  “引起故者,谓由爱力令先业所引后有得起故。”引起,释十二支的爱支。感受之后,由受支而缘爱支。爱为什么叫“引起”呢?过去生中造下很多业,通常情况下这些业都要招感生死果报。但从业力到偿还生死果报,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爱,所谓“有爱则生,爱尽则亡”,“无明为父,贪爱为母”。生死延续需要爱的力量,正如种子必须有水分灌溉,才能破土发芽、开花结果。有情过去造作的业力,必须有爱的力量才能使其招感生死果报。反之,如果通过修行断除爱和无明之后,即使造作了很多业力,但没有贪爱的力量,也难以招感生死轮回的果报。佛陀在世时,有很多佛弟子听佛说法之后,当下就证得阿罗汉果。虽然他们过去也造了许多生死业缘,但这些业在证果之后就无法产生作用了。

  “连缚故者,谓取,令识缘顺欲等连缚生故。”连缚,即生死的联系,释十二支的取支。众生因为爱的力量,就会滋润生死。因为爱进一步的强化就是执著,而执著的实质就是取。对所爱产生的强烈执著,就是取的表现,从而使众生沉溺于生死轮回不能自拔。取包括欲取、见取、我与取等。欲取,即对物欲的强烈执著。见取,即执著自己的观点和认识。我与取,即执著自我。由于取的力量,使我们对五欲尘劳的贪著很深,好像被绳子捆在一起,想分也分不开,分开就觉得难受。

  “现前故者,谓由有力令已作业、所与后有诸异熟果得现前故。”现前,释十二支的有支,即业与生死苦果的现前。有情未来生死苦果的现前要靠“有”。“有”指的是业有,爱、取两种心理状态能产生相应的行为,对贪爱的境界想方设法地占有。占有的过程,就是业力形成的过程。由爱取而造业,形成未来生死轮回中的推动力,这就是“有”。所以爱、取、有三支是生死流转的关键所在。无明、行等是过去世能造的因;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的果;爱、取、有三支是现在的因。未来生死苦果的关键在于现在的爱取有。所以,能不能了生死不要问别人,问自己有没有爱取有。如果没有爱取有的存在,生死就能了。如果有爱取有,难免继续在生死中轮回。    
  “苦果故者,谓生老死,性有逼迫,酬前因故。”苦果,释十二支的生、老死二支。有了业有之后,必然导致未来的生死苦果。为什么把生死叫做苦果呢?因为生死让我们感觉非常痛苦,即“性有逼迫”。同时,生死并不是我们自愿的选择,而是在业力推动下身不由己。过去造的业,象债务一样等待偿还。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背了很多债务,所以说人生是还债的人生,即“酬前因故”。    
  “唯此所说十二有支逼恼世间,令不安隐。”以上所说的十二因缘,由十二部分组成,名十二支。十二有支“逼恼世间”,使世人过得很不自在,很不安稳。    
  以下对十二因缘进行归纳说明。分三种归纳方式:    

  三杂染者。一烦恼杂染,谓无明爱取。二业杂染,谓行、有。三生杂染,谓余支。    

  第一种,是把十二因缘归纳为三种杂染。“一烦恼杂染”,十二有支中有三支属于烦恼杂染,即“无明、爱、取”。“二业杂染,谓行、有”,行和有属于业力的范畴,业的产生是建立在烦恼杂染的基础上,由烦恼而造业。“三生杂染,谓余支”,而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七支属于生死苦果,由业力招感苦果。所以,烦恼、业力、生三种杂染构成有情整个生死的延续。由烦恼造业,由造业招感生死苦果。在生死果报中,又会产生烦恼并继续造业,继续招感生死苦果。如此,生死永无了期。    

  二杂染者。一因杂染,谓烦恼业。二果杂染,谓所余支。    

  第二种,是把十二因缘归纳为两种杂染,即因和果两部分,也就是因杂染和果杂染。有情在生死中,不论是种因也好,受果也好,都属于杂染的范畴。因包括烦恼和业杂染,果包括其余的生杂染七支,即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这属于生死苦果,苦果也属于杂染。    

  七杂染者,谓七种因。一颠倒因,谓无明。二牵引因,谓行。三将导因,谓识。四摄受因,谓名色、六处。五受用因,谓触受。六引起因,谓爱取有。七厌怖因,谓生老死。    

  第三种,是把十二因缘归纳为七种杂染。“一颠倒因,谓无明”,无明是不觉,因不觉而有颠倒认识,所以无明为颠倒因。“二牵引因,谓行”,行指业力,能牵引有情招感生死苦果。“三将导因,谓识”,识是将导因。因为识能引导有情在无尽生死中流转。“四摄受因,谓名色、六处”,名色、六处两支总摄有情生命的自体,为摄受因。“五受用因,谓触、受”,触、受两支使有情能受用境界,为受用因。“六引起因,谓爱、取、有”,爱、取、有是引发有情未来生死流转的因素,为引起因。“七厌怖因,谓生、老死”,生、老死是人人讨厌和畏惧的,为厌怖因。    

  此诸杂染,无不皆由虚妄分别而得生长。    

  这些杂染现象都是由虚妄分别的妄识而产生,都是由妄识所引起。所以,妄识才是根本。    

  此前总显虚妄分别,有九种相:一有相,二无相,三自相,四摄相,五入无相方便相,六差别相,七异门相,八生起相,九杂染相。    

  《辨相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虚妄分别相,一是空相,即空性相。虚妄分别这部分内容到这里就讲完了,所以在此作一个总结。《辨中边论》有个特点,那就是每一品、每一部分讲完之后,都要总结归纳一下。    
  “此前总显虚妄分别有九种相:一有相,二无相,三自相,四摄相,五入无相方便相,六差别相,七异门相,八生起相,九杂染相。”虚妄分别相由这九相组成,文中分七相来阐述,还有两相是否漏讲了呢?不是。因为第一种有相和第二种无相所要说明的是同一内容,所以合为有无中道相。第六种差别相、第七种异门相则合为差别异门相,因为这两门也差不多,所以不分开讲。我这样讲并没有偷工减料,只是把九相合为七相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