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三十论》解析

济群法师

【点击查看全书链接】

  《唯识三十论》中,关于唯识性的思想介绍得非常简单,如需详细了解,可以参照《解深密经》的相关内容。小乘经典依三法印立教,而大乘经典则以一实相印为宗。一实相印也就是唯识宗所讲的唯识性,又名圆成实性,或胜义谛,或真如。
  本论关于唯识相的内容,是以二十四个偈颂进行说明,而关于唯识性的内容,只有一个偈颂:

  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

  胜义即殊胜智慧所缘的境界,是相对凡夫妄识所缘的境界而言。唯识宗讲到真俗二谛,有四重二谛之说。其中世俗又分世间世俗、道理世俗、证得世俗和胜义世俗四重。世间世俗为凡夫所缘的境界,道理世俗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证得世俗为四谛法门,而胜义世俗则是二空所显的真如。胜义也分为世间胜义、道理胜义、证得胜义、胜义胜义四重。世间胜义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道理胜义为四谛法门,证得胜义为二空真如,胜义胜义为超越言说的真理。
  三论宗也有关于四重二谛的说明。第一重以有为俗谛,以空为真谛;第二重以有和空为俗谛,以非有非空为真谛;第三重以有空为二,非有非空为不二,二与不二都是俗谛,非二非不二才是真谛;第四重以一切言说为俗谛,以言语道断为真谛。这种建构主要还是为了破除我们的执著。比如第一重中有为俗谛,空为真谛,但若执著有或空,三论宗的祖师就告诉我们,二者都是俗谛,只有超越有和空的非有非空,才能证得真谛。依此类推,层层深入,从而破除我们的一切执著。如果从哲学角度来说,唯识宗所讲的四重二谛,就是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最高真理是绝对的,但只要我们用语言表达出来,都是在相对的范畴。
  《维摩诘经》以不二法门来揭示这个道理。诸大菩萨及声闻圣者们首先以有言揭示有言,说明何为不二法门。对一般人来说,的确需要以此作为趣向真理的门径,但又容易停留在言说的层面,并对言说进行执著。所以文殊菩萨告诉我们:真理是不可言说的。但这一说法本身也是言说,就像某些建筑物上写着“此地不准乱涂乱画”,其他人一看,既然你能写,我也能写,然后就是大家写。所以当文殊菩萨向维摩居士请法时,维摩居士默然无语,以此显示最高真理是离言绝虑的。
  在《解深密经》和《瑜伽师地论》中,是以离言法性进行说明。佛陀说:此为离言法性,不可言说。弟子马上问道:既然法性不可用语言表达,为什么又说了呢?佛陀回答说:如果我不说,你们又怎么知道离言法性的存在呢?所以,说是为了不说,有言是为通达无言。禅宗强调不立文字,但禅宗语录比教下任何一个宗派都多。可见有言并不妨碍无言,懂的人,可以“不坏假名而演说实相,不动真谛而建立诸法”,说也是,不说也是;不懂的人,“开口即错,动念即乖”,不说不是,说也不是。如果说的当下是建立在无所得的基础上,虽然说了,也是不会住相的。
  “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真者真实不虚,如者如如不动。佛法中,对真理的解释往往是通过遮和显两种方式。所谓遮,是通过否定方式表述;所谓显,是通过肯定方式述说。般若系的经典主要采用遮的方式,《心经》中,处处都在讲“无”、“空”和“不”,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全经两百多字,“无”、“空”、“不”反复出现,此为遮诠。《中论》的“不生亦不灭,不来亦不出,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同样是采用遮诠的方式。
  而唯识宗往往是通过正面显示的方式述说,真如是什么呢?“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常”为永恒,“如”为永远不变,“其性”则是“唯识实性”,即学佛修行所要证得的实性。
  唯识性又分真俗相对和真妄相对两种,也就是说,唯识性有真实和虚妄的分别。唯识是讲自性的宗派,说到任何一个识或法的时候,都有各自的体性。《成唯识论》中,每个心所都有各自的体和用,而体也就是它们的自性。唯识性有世俗和胜义两个层面,此处所说是胜义的唯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