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2019年7月,济群法师应邀为企业界人士讲座,并在讲座后为听众答疑解惑。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让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问:如何让传统文化走向世界?重点是什么?
  济群法师:首先要认识到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是什么。如果不立足其特有优势来传播,可能是一厢情愿。中国文化主要有儒释道三家,其中,儒家的重点是做人和治理社会,但这两项在西方文化中并不弱。做人有基督教,治理社会有民主法治,未必比儒家大一统的思想逊色。相比之下,佛法的心性论更有优势。
  现代社会科技发达,带来物质的极大繁荣,却忽略了对人自身的优化,使人的问题越来越多,世界也越来越不可控。如何认识自我,造就健全人格,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而这正是佛教关注和擅长的。所以西方从上世纪以来就推崇禅修,不仅引入心理治疗,还以此作为日常减压、调心的方式。立足于这些需求来传播文化,更易为人接受。
  此外,我们还要开显佛法的不共特质。一般宗教是神本的,唯有佛教以人为本,与文艺复兴后的人本思想相契。但西方人本思想强调个性解放,虽有其积极作用,却使人性之恶得以释放。如果人人张扬自我,必然带来冲突、矛盾、对立,甚至引发战争。一切来自民族、国家、宗教的对立,都是建立在自我中心的基础上。而佛法的人本思想是以无我为基础,以解脱为目标,在充分认识人性的基础上,断恶修善,最终铲除魔性,开显觉性。让更多人了解佛法的普世智慧,是众生之福。

寺院的功能是内修外弘

  问:佛寺都是古建筑,感觉和现代生活有距离,当代的寺院建设应该注意什么?
  济群法师:很多佛寺是沿袭明清以来的建筑风格,偏向信仰功能,主要作用是供信众礼佛敬香。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信仰需求不断内化,有了闻法、禅坐、共修的需要,这就对寺院建筑提出功能上的要求。我觉得,未来的寺院建设应该把重点转向修行、教育、弘法。这也符合佛寺最初的用途。早期的禅宗寺院甚至“不立大殿,唯树法堂”,充分体现了对内修外弘的重视。而现在的寺院虽然规模宏大,殿堂巍峨,但重点用于供奉佛菩萨,真正想要开展禅修、讲座等弘法活动时,反而缺少合适的场地,使大众没机会在寺院得到充分教化。在立足功能的基础上,寺院还应该营造禅意氛围,让人走入其中就能静下心来,感受到远离红尘的清凉,从而安住于法。这样的话,才能真正让寺院成为民众的精神家园。

如何摆脱焦虑

  问:我很容易为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感到焦虑,应该怎么解决这种困扰?
  济群法师:之所以焦虑,主要是因为对事情有自我预期,并执著于此。但世事无常,尤其是现代社会,各种因缘的变数很大,每个环节都存在未知。如果把结果看得太重,引发焦虑的因素就会层出不穷。即使暂时如愿,也会出现新的目标,产生新的焦虑。
  这就需要学会从因缘因果看问题。一方面对条件有合理评估,避免不切实际的过高预期;一方面认识到事情由众缘和合而成,只要尽到自身努力,就以平常心接纳一切结果。即使结果不理想,还可以把果变成因,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而焦虑只能徒增烦恼,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进一步,还要建立精神追求,关注终极价值,就不会把现实价值当作一切,患得患失。所以,学佛既能在根本上建立终极价值,又能在事相上运用缘起法则,从认识到实践都能对治焦虑。

将所学落实到心行

  问:确立价值观之后,怎么落实到生活中?“道理我知道,就是做不到”怎么办?
  济群法师:价值观是长期的积累,不是说接触到佛法,看几本书,价值观就改变了。有时我们虽然觉得佛法有道理,但只是一种模糊的感觉,只是知道一些概念而已,并没有内化为自己的观念。面对实际问题时,还是固有的三观在起作用。所以我们虽然学了很多道理,在现实中依然用不起来。
  在三级修学体系中,我们是通过“八步骤三种禅修”来解决这个问题。在闻法后,需要通过思维、观修转换认识,替代固有观念。然后运用这些观念看世界,使心态随之改变。在开始阶段,过去的观念和心态还会故态复萌,必须不断重复正确,摆脱错误。这是一个持续的训练过程,不是随便看看就能解决问题的。生命是无尽的积累,我们来到世界时并非一张白纸,而是以过去的积累为起点,再由今生所受的教育、社会影响和身口意三业,形成当下的积累。所以改变这个积累并不容易,不但要方法正确,还要持之以恒地努力。

立足用户洞察来引导

  问:朋友有烦恼,我想接引他加入三级修学,不知应该怎么引导?对于学佛来说,究竟应该依止善知识,还是依法得解脱?
  济群法师:首先要让对方了解,三级修学是学什么,是不是他们需要的。至于怎么引导,并不是我们一厢情愿地传播佛法,而是看到对方有困惑,有烦恼,立足于他们的需要,以所学给予帮助。如果对方觉得你讲的有道理,能解决问题,自然会产生兴趣。我们在提供帮助之初,不一定要强调宗教,以免有人心生抵触。佛法智慧是超越的,不是必须以宗教的形式存在。用现在的话来说,要立足用户洞察,了解对方需求,然后善巧地提供帮助。
  对学佛来说,是立足于对法而不是对人的信仰,三世诸佛都是依法成就的。当然,遇到具格善知识确实是修学捷径,所以佛教特别强调善知识的重要性。但人是千差万别,如果过分迷信人,又没有分辨的智慧,也容易带来麻烦。在根本上,还是要依法得解脱。善知识的作用只是引路,重点是自己走上解脱之路,而不是对人产生依赖。三级修学就是建构一条道路,引导大家化繁为简,把握要领。按照这个菩提导航,学习和成长是水到渠成的。

了解是建立信仰的基础

  问:我常去寺院,但没拜过,不知该拜什么,是拜佛菩萨像,还是拜自己内心的信仰?如果心中有佛的话,必须要皈依吗?
  济群法师:信仰到底是什么?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不少人的信仰有很大随意性,甚至连信佛和信神都分不清,将之等同于求求拜拜。如果你对信仰的认识没有深度,这种信仰对你也没多少价值。所以说,对信仰的认识决定了信仰的深度,信仰的深度决定了信仰的价值。
  在三级修学课程中,第一单元就是“信仰篇”。其中,《当代宗教信仰问题的思考》是辨析正信、迷信与邪信,认识信仰与理性、科学的关系,分析信仰中存在的各种现象。《人生五大问题》是说明信仰的关注领域,解读“何为幸福、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何为命运、活着为什么”这些生命永恒的困惑。《信仰与人生》是说明信仰可以解决的问题,即建立道德准则、引导精神追求、使人心态超然、培养慈悲大爱、解决生死归宿,并最终找回自己。总之,信仰可以让我们找到终极价值,以智慧处理现实问题,并以慈悲大爱利益众生。这都需要认真对待。
  至于“心中有佛”,其实很模糊。你知道什么是佛吗?如果不清楚佛的内涵,不清楚学佛对自己意味着什么,所谓的“心中有佛”不过是个说法而已。不少人觉得皈依只是形式,但对学佛来说,皈依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直接关系到信仰的深度。我们为什么信佛?是为了某种感觉,让生活锦上添花;或是迫切希望找到归宿,让心不再漂泊;还是为了成就佛菩萨那样的品质?对信仰的期许不同,对自己的要求就不一样。如果我们对信仰的意义有足够认识,确信人生需要信仰,并确定以三宝为归宿,就要通过皈依来宣誓。这种承诺代表我们的态度。所以关键看自己的要求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