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智庐     图 / 畏冰、觉忱

【音频在线收听】

  2015年10月17日至18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佛性研究——第五届国际佛学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教界、学界的200名汉藏著名学者、高僧大德、青年学生与佛学爱好者出席了会议。会议设置了八个议题,分八场次进行研讨,收到论文30篇。
  济群法师应邀参加了17日上午的首场研讨,主题为“佛性及其呈现”。本场研讨由魏德东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杨曾文,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宗性法师,香港大学教授法光法师,格萨尔王研究专家、汉藏翻译前辈降边嘉措教授,夏坝仁波切等出席了论坛。
  “佛性”是佛教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概念,既是佛法修行的核心,也是佛教学术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还有重大的社会实践价值。大乘佛教强调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这为大众的修行与道德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佛性的内涵是什么?佛性思想的来源在哪里?在佛教发展的不同时期,佛性思想在各宗派中是如何呈现的?这是首先需要探讨的问题。

  楼宇烈教授做了“何谓佛性”的发言,他认为,自性,也就是清净心,就是佛性。人人皆有佛性,众生皆有佛性,只要回归自己的清净心,就能成佛。

  杨曾文教授以《大乘佛教佛性思想与中国佛教》为题作了发言,他梳理了佛性思想的发展历程,认为佛性说是大乘佛教理论的重要基础,进而阐述了佛性思想在天台宗、三论宗、华严宗及禅宗等宗派中的不同呈现。

  宗性法师从三方面论述了佛性研究的意义。他说,佛性思想既是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也是汉传佛教各宗派成立的理论基础,更是众生修行成佛的基础。但在佛教传播史上,佛性思想应不同的历史因缘,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达和呈现,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研究。

  济群法师以《佛性思想在各宗派中的表现》为题作了发言,提出佛性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他说,一般人认为佛性思想只出现在如来藏系统的经典中,这是狭义的佛性论。而从广义来说,大小乘经论中都蕴藏着佛性思想。因为佛教的所有经论都导向觉醒这一核心,即帮助众生从迷惑走向觉醒。而觉醒离不开觉醒的潜质——佛性。觉性是存在,觉醒是觉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的一切经论都蕴藏着佛性思想。
  接着,济群法师分别阐述了佛性思想在阿含经论、般若中观经论和禅宗经论中的表现。他特别指出,虽然《阿含经》中没有提到佛性这一概念,但经中所提出的通过对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谛、十二因缘的观修,最终都会导向“生眼、智、明、觉”,而眼、智、明、觉就是佛性的作用。三十七道品是声闻乘修行的重要内容,而七觉支是其中的核心。觉支的本质,也离不开佛性的作用。
  济群法师认为,佛性的提出有着重要意义,并从六个方面进行了阐发,指出:一、佛陀证得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是人类最伟大的发现,为人类找到了自我拯救的潜力;二、佛性思想体现了众生本来平等、自由,而非天赋人权。佛性思想不仅认为佛与众生平等,为人类成佛提供了充分信心,还认为人与动物平等,有情与无情平等,使人学会尊重生命、爱护生态环境,不容易造成人类中心主义。三、生命有两个层面,虽然佛说人生是苦,但这是凡夫生命状态的显现,是由贪嗔痴造成的,并非生命的本质。佛性思想揭示了生命的最高本质是圆满、自由而快乐的,给沉溺在无明烦恼中的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四、佛性思想为众生成佛提供了依据,各宗经论中有关智慧成就的内容,无不立足于佛性思想。五、佛性思想是修行解脱乃至圆成菩提的根本。六、狭义的佛性思想,为顿悟法门的修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石激起千层浪,济群法师的观点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回应。佛性论能否以广、狭而分?《阿含经》是否有佛性思想?佛性思想之存在是以有无“佛性”二字为标志,还是以思想特点来区分?论题还涉及对此前发言内容中的疑问,比如一阐提众生到底能不能成佛?这与众生皆有佛性之说是否矛盾?法光法师(南传佛教)、夏坝仁波切(藏传佛教)、杨曾文教授、楼宇烈教授、座下听众各自引经据典,发表个人观点。一时间,台上台下往复论辩,论坛呈现出学界教界观点激荡,三大语系智慧碰撞的盛况,充分体现了论坛之“论”的特色。
  论之为论,并不在于能否形成定论,而在于通过讨论取得交流互鉴的效果。大部分参与者赞同对佛性论进行广、狭之分,但对《阿含经》中是否有佛性思想,仍然存在不同看法。首场研讨,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多重维度的探讨,多方观点的展现,推动了对佛性思想的理论研究。
  接下来,与会者还将就“如来藏经典研究”“印藏如来藏思想比较及《宝性论大疏》出版”“种性思想研究”“汉传佛教的佛性思想”“佛性与空性”“如来藏研究”“佛性思想的现代开展”等专题作进一步的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