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戒幢论坛正念学研究第二场暨闭幕总结

文 | 观丛  图 | 慧吉、赵德明

  2017年11月5日,西园寺拈花堂内,第七届戒幢论坛围绕“佛法与心理治疗”主题进入正念学研究专场。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菩提书院导师济群法师,北京龙泉寺贤书法师、重庆涪陵佛教协会惟海法师、广东省佛教协会湛空法师、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彭彦琴教授、苏州大学医学院心理研究所傅文青先生,华南师范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申荷永教授,上海南嘉心理咨询中心徐钧研究员、深圳独立研究员张沛超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严和来博士,及佛教界与心理学界的数十位法师和专家、学者及心理学界、医学界嘉宾等200人与会。

  来自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的彭彦琴教授首先就“国外正念禅修研究进展”做了专题演讲。在当今西方医学、心理学、脑神经科学、教育学界,无论是作为心理学临床治疗,还是心理学基础学科的研究,抑或国内外林林总总的正念禅修,或以正念禅修为手段的心理咨询,都体现出正念流行已经达到一个历史高点。然而实际上,国内外相关领域对正念所来源的佛教教义的理解,以及对佛教的解脱与生理学结构分离之间的界限还不够清晰,对于切断外源内省引发的精神异常与正念禅修所致心理功能的提升与突破的鉴别标准也还没有明确。实践者需要从疗愈现世社会的需要中找到契合点,改进传统方法,使正念禅修与当代精神生活更加贴合。

  来自苏州大学医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傅文青先生,回顾美国禅宗热潮是正念思想进入心理学的直接原因。佛教的修行理念与方法,已经以各种机缘影响着心理治疗的发展。心理学的正念疗法,即以佛法四念处之念为主要内容,需要来访者安住于当下,念住于身心,以一种没有价值评判的,接纳的,善意的,开放的态度来对待内在和外在体验,达到觉知力的去中心化和提升,优化大脑、神经核团功能,从而治疗相关心理疾病。傅文青先生向在场人士呼吁:“正念是幸福生命的重要因素,呼唤正念生命科学,创造生命觉醒的心理学。”
  接下来,申荷永、严和来、张沛超、徐钧等专家和学者,就上述两位学者的演讲展开了热烈讨论。对心理学意义上正念的应用以及佛教意义上的正念禅修各抒己见。界文法师和惟海法师则对佛法的正念禅修给予了更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为期两天半的“佛法与心理治疗”论坛接近尾声。济群法师接过主持人宁铂先生双手递上的话筒,慈悲总结道:本次论坛活动很圆满,这场佛教界与心理学界的跨界对话,对于生死焦虑及正念两个重要话题的深入讨论也非常有价值,这关系到心理问题的解决。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人的心理问题是社会最大的问题。如何更好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佛教界和心理学界的共同努力。佛法对于心性的论述十分丰富,对心理问题有究竟的解决方法。而心理学通过近一两百年的发展,在认识上也有了一定经验。心理问题的究竟解决,一方面可以立足于西方科学背景下的心理学学科,一方面需要借助佛法的大智慧。济群法师从四方面对此进行了阐述。
  首先,佛法与心理学在心理问题的立足点上可能有所区别,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共同的,就是要帮助人们造就健康的人格和健全的心态。这既是每个人的需要,也是现在、未来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
  其次,佛法与心理学在所要达成的目标上没有本质的不同。佛法的目的是要解脱、涅槃。解脱是指解脱痛苦,这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只是苦于没有正确的方法。只要解除迷惑和烦恼,就能从根源上究竟解除痛苦;涅槃是指息灭产生痛苦的根源,即迷惑和烦恼。心理学要解决的也是人类的烦恼问题。不同点在于,心理学认为只要没有出现异常心理疾病,有贪嗔痴是正常的。而佛法认为贪嗔痴本身就是病毒,是人们不断制造和产生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所以,佛教不仅要解决异常心理问题,更要解决产生一切不健康心理的根源,即贪嗔痴。所以,佛法与心理学对于心理问题的解决在于程度上的不同,解决得究竟与否,而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第三,心理学界如果对佛法有更多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心理治疗工作的开展。无论是对心理医生自身,还是对心理学学科的建设,意义都很重大。
  第四,佛法作为东方心理学,也要做好传承,克服陈规陋习带来的不利影响。一方面建设好自身,积极影响西方心理学;一方面要多学习西方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和各种方便。
  济群法师希望佛教界和心理学界能够共同携手,致力于健康人格和健全心态的建设,共建美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