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2009年8月,济群法师应邀至天童寺佛学夏令营举办讲座,并为学员们答疑解惑。

一、关于修学

  问:佛学院为什么没招收在家众?如果仅仅对佛学感兴趣,可以报考吗?
  答:之所以不招在家众,主要是考虑他们今后的出路问题。如果没有做好出家或献身佛教事业的准备,读了几年佛学院之后,再回到社会上,可能就不一定适应了。结果上不上、下不下的,进退两难。而且,仅仅因为爱好佛学就来寺院读书,享受十方信施,于个人也未必合适。
  当然,也有个别佛学院对居士开放。苏州的戒幢佛学研究所就招有在家众,我过来讲座之前正在招生。我们对考生面试时通常会问:你有没有出家意向?知道这一选择意味着什么?如果他们对这两个问题没有明确想法,一般是不会接受的。
  问:怎样选择善知识?怎样确定善知识是真修行?
  答:佛教论典中说到,合格的善知识应当具备十个条件。但现在这个时代,要遇到具足十德的善知识希望渺茫,就可以退而求其次。但还是有底线的,至少要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备正见,否则会让人误入歧途;二是持戒清净,这是代表善知识的德行;三是有教导弟子的悲心,不然也是无缘依止的。
  怎样确定善知识是真修行呢?确实有一定难度。很多时候,真正的修行可能是我们看不出的。凡夫往往容易执著于表象,比如是不是穿着破衣服,是不是每天吃一顿饭,是不是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以类似标准来考量其修行功夫。当然,这些可以作为参考,但不是最关键的。
  因为佛法是心地法门,所以修行主要体现在内证境界,体现在用心方式,而不仅仅是衣食住行等外相。作为学人,如果没有一定见地,要抉择真善知识确实有难度。在我们不具备判断能力的情况下,只能选择一些教界公认的善知识,相对会比较安全。
  问:请法师开示修习《略 论》需要注意的关键。对于其中的法义,虽然有所了解,却无法建立胜解。这样的情况下,该如何用功?
  答:学习《略 论》,首先要把握整个纲领,对总相了然于胸。然后还要对别相逐一透彻,具体到每个问题,如暇满人生、依止法、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等,都要深入理解,明白每个修学环节的重点和考核标准。
  这种理解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文本上的理解,了解《略 论》是怎样阐述这个问题;二是结合现实人生进行思考。比如对暇满、义大的认识,就要去思维,人身是否像论中所说那样,具有那么殊胜难得的价值。再如念死无常,也要结合论中介绍的理路思考,对“死是一定的,死亡是不定的,死时除佛法外一切无益”逐一确认,使之成为自身观念,并在生活中不断运用,加以强化。
  所以,学习的步骤有三点,就是理解——接受——应用。真正理解了,才谈得上接受,谈得上应用。在应用过程中,又可以达到三种改变。首先是观念的改变,以佛法观念代替原有观念,然后是心态的改变,最终是生命品质的改变。这也是学修一切法门的关键所在。否则,即使学得再多,也难有真实力用。在处理问题时,运用的还是固有串习,而不是佛法观念。佛法能否对人生产生作用,关键就在于,这种智慧能否替换我们的固有观念,成为流淌在我们生命中的新鲜血液。
  问:有人建议多看佛教原典,而不是当前的不同注解。末学最近学习唯识,但学习这些典籍需要很好的古文修养,因此进程缓慢,请师父开示。
  答:我觉得,学习唯识的关键不在于古文修养。唯识之所以难学,一方面在于名相众多,另一方面在于复杂的哲学思辩。仅仅提高古文修养,未必能解决问题。所以,我推荐找一本能把唯识原理讲得通俗而又透彻的注解来看。另外,可以参考一些心理学方面的著述,也有助于对唯识的领悟。条件许可的话,最好有一位老师指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光靠硬读是挺辛苦的,往往会走很多弯路,也可能一直在岔道上绕不回来。
  问:我平时常念观音名号,但没有发愿往生西方,请问这种修法是否有依据?这样一心修行,能否证得念佛三昧?
  答:念佛,不仅是念阿弥陀佛,可以诵念的佛菩萨名号有很多。我们和哪位佛菩萨有缘,就可以选择他作为修行本尊,了解他的功德,他的愿力,对他生起虔诚的信仰,然后配合相应的见地,身心投入地去念,同样能成就念佛三昧。所以,关键不在于念的是弥陀圣号还是观音圣号,而在于见地的高度,在于修法的得力程度。
  问:如何理解对福报的追求?希望往生极乐是否也是一种执著,是否有违佛法所说的无相、无求?
  答: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需要福德因缘的,所谓“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在净土法门的修学中,特别强调信、愿、行三资粮。首先是信,即深信阿弥陀佛的愿力,深信西方净土的存在;其次是愿,既要愿离娑婆,也要愿生极乐;第三是行,如持名念佛、观想念佛等修行法门。
  从净土宗的修行来说,确实要带有一定执著,否则是不容易往生的。但往生有等级之分,有下品下生,也有上品上生,不可一概而论。如果要往生到较高品位,就不能带有执著。所以,净宗又有“生者决定生,去者实不去”之说,这就是一种更高的见地。虽然发愿往生西方,但不执著于这种生,而提倡“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这和佛法所说的无相、无求是不矛盾的。
  问:为什么禅修通常从观呼吸开始?
  答:禅修是为了培养生命内在的观照力。简单地说,就是对每个心念的生起,每个行为的产生,保持一种觉察。开始修习时,应该选择比较单纯的所缘,因为呼吸只是身体的基本动作,和生命经验没有关系,适合作为修习所缘。常人的心念容易落入惯性,或是和过去有关,或是和未来有关,就会受到干扰。但呼吸只是发生在当下,当心安住呼吸时,就可以走出固有轨道,训练超越念头的观照力。然后可以带着这种觉察去吃饭,去走路,去做每一件事。长期训练,就能在每个心念生起时保持觉察。
  问:怎样去除妄想?
  答:妄想和执著有关,我们越在意的东西,越容易引发妄想。所以,我们要把环境和需求变得简单些,看得淡些,妄想就会减少活动机会。更重要的,则是培养正念。所谓正念,一方面是对事物的正确理解,如无常、空、无我的认识;一方面是建立内在的觉察力,在妄念生起时也能保持观照。那样的话,妄念就会逐渐平息,而不是长驱直入,占据我们的心灵频道。
  问:有道是“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若不见性,觅佛终不可得”,我没有见性,念佛、诵经就不能成佛,那么怎样才能见性呢?
  答:这是一个大问题,也是禅宗修行最为关心的问题。禅宗有个著名的话头:“一念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念头尚未生起时,心是什么状态?学会观照自己的心,观照自己的念头,就是帮助我们见性的直接方式。在观照过程中,遮蔽心灵天空的烦恼和情绪会逐步平息,逐渐瓦解,就像云开雾散那样,使我们照见心的本质。
  从教下的修行来说,则是通过戒定慧的修行来完成这一任务。首先要具备正见,其次是以持戒阻止串习,最后是由修定开发智慧,解除我法二执。我们都是活在二元对立的世界,所谓二元,就是主观和客观,佛教称之为能和所。主观就是能,客观就是所。因为执著于能所,就会陷入你我的对待,自他的对待。佛法的所有修行,都是要帮助我们超越能所,由此契入空性。其中还有很多相关原理,不是简单说说就能解决的。

二、关于法义

  问:佛教讲一切法无自性,为什么又有“菩提自性”一说?
  答:佛教中讲到无自性,但又讲到自性,讲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这个佛性,就是觉悟的自体,正如《坛经》所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为什么会有两种看似矛盾的说法?主要是从不同层面进行诠释。
  从世俗谛的角度来看,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起,本身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而禅宗所说菩提自性,则是从胜义谛的角度而言。所以,两种说法是不矛盾的,事实上,正因为我们认识到世俗谛意义上的无自性,才有能力去理解胜义的自性。
  问:天台的圆顿止观、藏传的大圆满和禅宗的顿悟法门,有什么不同?
  答:这些都是佛教中至高的见地和修行法门。天台的圆顿止观,是建立在天台宗一心三观的见地之上。所谓三观,即认识到一切法都具有空、假、中三谛,同时还认识到三者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若于一心如此作观,即为一心三观。龙树菩萨的《中论》也告诉我们:“因缘所生法,我所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这一偈颂代表了中观的智慧,引导我们从缘起认识世界,进而认识到一切法皆无自性,只是由因缘所生,因缘所灭,所谓“未尝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性”。没有一法不是从因缘所生,所以说一切法都是空的。
  这里所说的空,并不是指没有,而是找不到不依赖条件存在的特质。就像房子,如果离开组成房子的条件,房子是什么?还找得到吗?其实是找不到的。但佛法所说的空并不否定因缘假相,也就是《心经》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常人的认识,或者偏于有,或者偏于空。如果体会到空有不二的道理,认识到即有即空即中,就具备了天台宗的一体三观的智慧。根据这样的认识来修止观,就是天台的圆顿止观。
  而大圆满或禅宗的顿悟法门也是建立在极高的见地上,告诉我们,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的潜质,是本自圆满的,这种潜质正是众生通过修行成就佛果的依据。进而,帮助我们以特定方法去体认它。
  但我们也要知道,这些法门固然是好,但起点很高,需要一定教理基础或福德因缘才能起修。对于佛法修行来说,关键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就像吃药那样,对症的药才是最好的,未必一定要最贵的、最珍稀的。
  问:所有的烦恼和轮回都是因执著妄想造成,请问,最初的清净自性如何会产生执著妄想,为什么这些执著妄想会使本来相同的自性,演变为不同层次的众生?
  答:这是佛教的一个老问题。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但有时又说“一念不觉”。既然众生具足佛性,本来清净,怎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如果本来清净的自性会“一念不觉”,那么,成佛后是否还存在这个隐患?这都属于经常问到的问题。
  之所以会有这些困惑,主要是忽略了一点。虽然佛教告诉我们“一切众生具有佛性”,但同时,我们的生命还存在着无始无明。正是这种无明,使我们认识不到潜在的觉悟本性。我们讲一念不觉,事实上,是念念不觉,是始终不觉。在证得实相之前,这种觉悟本体是从来不曾产生作用的。就像埋藏在地下的能源,在被开发之前,是无法使用,虽有若无的。而成佛之后,无明已经破除,觉悟本体已经启动,那就再也不会迷失了。
  问:佛菩萨对众生具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个无缘是佛的方便说还是真的无缘?
  答:无缘,是相对于凡夫的有缘而言。所谓有缘,即有条件限制。比如凡夫的慈悲,往往只是针对亲人或喜欢的人。而佛菩萨对众生的慈悲是没有条件的,不需要考量是否和自己有什么关系,更不需要考量给予帮助后对自己是否有利,纯粹是出于对众生的悲悯之心。因为他将所有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就像我们腿上疼痛时,手自然会去抚慰以减轻痛苦。这是身体的自然反应,并不需要考虑,腿是否值得帮助,是否会给手以回报。
  当菩萨成就同体大悲时,就不再有你我、自他之别。在他的境界中,所有众生都和自己是无二无别的,所以才能对他们的痛苦感同身受,自然而然地给予帮助。
  问:有禅师说:“修道之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修道若干年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得道之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怎样理解这段话?
  答:这段话代表着三个不同的修行阶段,简单地说,就是“从有入空,从空出有”。最初是有,这时看到的山水,是凡夫意义上实实在在的有,和证道后的“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是不一样的。证道后所见的山水,是来自智慧的观照。这个山水,只是因缘假相,没有任何情绪投射的色彩。
  问:生从哪里来?死到哪里去?
  答:关于这个问题,佛教是从轮回的角度来解释。所谓轮回,也就是说,生命不只是从父母生下才有,而是无始的存在。众生是随业力牵引来到世间,所谓“业力无尽,生死无穷”。就像我们有一个又一个的愿望,就会一件接一件地做事。轮回就是这种愿力和行为的延伸。
  现代人接受了唯物论教育,很容易对轮回产生抵触,似乎这是一套无法以科学验证的玄谈。事实上,从我们现有的生命经验,同样是可以印证轮回的。比如,你们相不相信人有缘分?相不相信人有天赋?这些缘分和天赋从哪里来?如果不从轮回的角度,很难对此做出合理解释。从轮回的角度来看,每个生命来自无尽的积累,这些积累正是我们今生的起点。比如过去生从事过某个职业,具有某种爱好,今生再来继续,自然会特别容易。
  佛教认为生命有两套系统,一是物质系统,由父母的遗传基因及后天滋养构成;二是精神系统,是个体在过去生中不断积累而成。所以死亡并不是彻底结束,只是这期生命暂时告一段落而已,未来又将继续随业流转。而对超越生死的修行者来说,则能根据自己的愿力往生极乐,或继续来到人间度化众生。

三、关于其他

  问:本人学习玄学,涉及到风水、六爻、八卦、相面等,如何看待周易玄学和佛学的关系?
  答:我对周易并不了解,但从佛教角度来说,并没有对风水、看相等一概否定,只是反对出家人为人看相或勘测风水,尤其是以此谋生,是戒律绝对禁止的。因为佛教强调因果,提倡的是“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我们要改变命运,应该从心行着手,从因地着手,这样才能从源头解决问题。对于往昔业力招感的果报,则应坦然接受,而不是通过什么方式刻意逃避。
  至于风水、算命之类,并非无稽之谈。因为世界是缘起的,不同的环境会形成不同的气息,从而对居住者产生影响,确有一定规律可循。至于算命的准确与否,则取决于操作者能否通过正确方法掌握这一规律,也取决于操作者的心智、能力和使用方法。
  另一方面,佛法也告诉我们:缘起甚深。通过看相或风水所能观察到的,只是一个有限的层面。即使像佛弟子中的神通第一目犍连尊者,所知所见仍是有限,不能像佛陀那样遍知一切。作为学佛者,不应迷恋于此。
  问:我经常做些奇怪的梦,佛教如何对梦做出解释的呢?
  答:梦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些是潜意识的反映;有些是白天思维的延续,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还有一些是鬼神托梦,在梦中给我们以暗示或提醒。佛教认为,我们的整个人生,就是由无明编织的一场生死大梦,很多时候都是不由自主的。所以,佛陀要我们通过修行来培养正念,这样才有能力从梦中觉醒,有能力做自己的主人。
  问:当人们为世俗所扰,难以自拨,以至对生活失去信心而现轻生之念时,如何放下?
  答:当我们出现轻生之念时,首先要去寻找,是什么问题使你产生这种想法?因为轻生的原因有很多,有的人可能为情所扰,有的人可能为事业所扰。然后还要思考,为什么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不同人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究竟是这件事本身具有致命的杀伤力,还是我们缺乏健康的心态,缺乏面对的勇气?
  问:请法师从佛法角度解释一下日全食现象。
  答:从佛法角度来说,这不是什么问题。佛教讲缘起法,也就是说,宇宙中的一切现象都是由因缘所生。所谓日全食,就是月亮、太阳在运行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天象。在这个问题上,佛教和科学的解释相差不大。只不过科学告诉我们一些具体数据,而佛教则告诉我们根本原理——那就是缘起。
  问:有学员发心供斋来感恩常住,但也有学员说,寺院有钱,不需要我们布施。他这样说有罪过吗?
  答:学佛,首先要培养感恩心,随喜心。常住举办活动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大家有缘听闻佛法,解除人生困惑,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善举。而同学们有机会到这里学习,享受常住提供的条件,应当发自内心地感恩。当我们没有能力做物质回报时,要以善心来随喜。佛教特别提倡随喜功德,如果我们能以随喜心认同对方的善举,所获功德将和对方一样。反之,如果对他人的善举毫无感觉,甚至加以轻视,确实是很不应该的,望能及时反省并忏悔。
  问:有人说,汉传佛教名为菩萨乘,实际却是声闻乘;南传佛教名为声闻乘,实际却是在行菩萨道。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答:大乘佛教所行的是菩萨道,但从教界现状来看,在这方面确实做得还很不够。不少念佛或参禅的学人,更多只是关注个人解脱,对社会大众比较冷漠。所以,我们这几年也在特别得提倡菩提心教法。因为菩提心是大乘佛教的不共所在,也是区分大小乘的关键所在。而从汉传佛教的传统来看,对于菩提心教法确实弘扬不力。我们虽然是大乘,但实际呈现出来的面貌,的确带有小乘自了的倾向。相反,在南传佛教地区,佛教非常普及,几乎渗透在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僧人也担当着民众的精神导师,起到了化世导俗的作用。
  但我们要看到,这只是反映了一种现状,并不是用来否定汉传乃至大乘的口实。在汉传佛教典籍中,有着丰富的菩提心教法,需要我们去挖掘,去弘扬,更需要我们去实践,去身体力行。
  同时还要看到,虽然都在提倡慈悲,声闻乘和菩萨乘是各有侧重的。声闻乘也修慈悲,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但这种修习只是随缘而行,并不具备承担精神,不是必须完成的。而大乘提倡的菩提心则具有承担精神,是对三世诸佛和法界众生的庄严承诺:我们不仅这一生要广行利他事业,还要尽未来际地以利益众生、帮助众生解除痛苦为使命。具备这样的发心,才能成为大乘行者。否则,尽管也在利他,也在行善,仍是不能称为大乘的。反之,只要具备这种愿力,就已回小向大,不再是小乘行者了。
  问:大陆的佛教团体,多热衷于建大庙、修大佛,对拔苦予乐、利乐有情的慈善事业用力不够。汶川大地震后,台湾慈济总会作为第一个被批准的宗教团体前往救灾,对于这些现状,我们是否应该反思?
  答:热衷于修大庙、造大佛,也是代表了现前的一种需要。汉传佛教经过文革之后,大量寺院、道场被毁,或转变为其他用途。现在虽然陆续恢复了很多,但比起历史上曾经存在的,仍是寥寥无几。相对民众的信仰需求来说,现在的寺院并不普及。事实上,很多地区方圆几百里都没有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院。问题是在于,有些寺院并没有发挥修道和弘法的功能。如果真正能成为民众的精神家园,成为他们的心灵归宿,那么再多也不为多,不为过。更何况,现在也并不多。此外,还有些盖寺庙、修大佛是属于企业行为,这又另当别论了。
  慈济是佛教界热心慈善的一个典范,对于她们的善行,我们也非常赞叹。但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国内不少道场已经意识到慈善和弘法的重要性,并开始向这方面努力。在汶川大地震后,很多寺院积极募捐,也有不少僧人前往灾区参与救助。应该说,佛教界也是这次全国性赈灾活动中表现比较积极的一个组织。当然,我们做得还不够,还要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