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之闻思篇

济群法师

什么是“般若”

  问:什么是“般若”?
  答:般若是梵语,和汉语中智慧的含义相当。古德之所以不译为智慧,而采用音译,是因中国文化中的“智慧”一词,不足以充分体现般若的内涵。世间的智慧,是建立在人类经验之上,是有限而有缺陷的。而宇宙人生的真实是无限的,以有限不能认识无限。何况,人类的理性是一柄双刃利剑,虽能带来很多利益,也会导致诸多过患。比如科技,在极大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核武器等恐怖阴影。
  佛法所说的“般若”,是超越经验和思维的,必须打破意识的局限后,才会朗然显现。这是亲证诸法实相的如实智,也是究竟解决生命痛苦的能力,是世间任何聪明才智无法企及的。

佛教怎么看待知识

  问:佛教怎么看待知识?
  答:知识对人类究竟意味着什么?自古以来,一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比如,儒家推崇知识,老庄就比较反对知识。《庄子》讲,浑沌因为有了知识就死掉了。佛教对此也有两种不同看法,既有“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的赞誉,也有“知之一字,众祸之根”的警示。为什么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呢?因为知识本身就存在两种不同类型,有健康、正确的知识,也有颓废、错误的知识。有些知识能导人以道德,导人以智慧;有些知识却导人以犯罪,导人以愚痴、妄想和烦恼。在这个信息时代,人们掌握的知识远远超过以往。从生存角度来说,知识技能越多,越容易在社会上谋取职业。但从心灵健康的角度来说,我们就需要有所选择。否则,太多的知识会使心变得复杂,使妄想乃至烦恼、痛苦随之增多。所以,对知识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其实,佛教也很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大乘佛教就鼓励我们从五明处学。作为一个菩萨,甚至要掌握世间的一切知识,包括各种生存技能。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帮助、度化更多的众生。但对那些导人以愚痴、犯罪的错误知识,我们又要远离。如果能以佛法智慧处理所学知识,那么,知识也会成为自利利他的工具,而不是修行障碍。

怎样理解“烦恼即菩提

  问:何谓无漏智?怎样理解“烦恼即菩提”?
  答:所谓“漏”,即有缺陷、不圆满的。就像杯子上有个窟窿,会使倒入的水不断流出。只有完好无漏的杯子,才能装入满满一杯水。“无漏智”即圆满清净的智慧,可以消除一切烦恼痛苦。修行,正是为了开发这种究竟圆满、无量无边的智慧。
  所谓“烦恼即是菩提”,是告诉我们,烦恼与菩提并非截然不同的两个东西。烦恼是什么?从本质上说,它只是一个念头、一个妄想,其产生离不开众多因缘的和合。当我们看不清这些因缘时,烦恼就产生了。若能在众多因缘中保持智慧观照,烦恼就无从生起了。所以,烦恼到底会不会成为菩提,关键在于觉或不觉。不觉,就是烦恼;觉了,当下便是菩提。烦恼没有离开我们现前的一念,菩提同样也是如此。只是烦恼生起时,菩提就被遮蔽了;而菩提显现时,烦恼则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