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为厦大EMBA校友会会员开示《心经的人生智慧》文 | 智萍   图 | 观智等

  11月26日上午,应厦门大学EMBA禅与文化俱乐部、太极文化俱乐部、旅游养生俱乐部的邀请,菩提书院导师济群法师莅临武夷山茶言精舍,为厦大EMBA校友会及当地善信近百人开示《心经的人生智慧》。
  经过两天冬雨的清洗,风景秀美的武夷山显得越发青翠湛然。在宁静优雅的茶言精舍,不同城市的校友们放下世间尘劳,慕名而来,聆听智者的清凉法语。

一、般若智慧的意义

  讲座中,济群法师首先对《心经》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和般若智慧对现实人生的意义做了概述。《心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精髓,在短短两百多字中,出现最多的是空、无、不。这并不是否定现实世界的存在,而是帮助我们否定错误认知,看清世界真相。
  《心经》全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意为依般若智慧到达没有迷惑烦恼的彼岸。法师指出,此岸在这里,彼岸也在这里。内心有迷惑烦恼,就是此岸;内心没有迷惑烦恼,当下就是彼岸。如何从此岸到达彼岸?关键是开启每个人本自具足的智慧。
  那么,般若智慧到底是什么样的?法师的回答是“唯证乃知”。如果勉强用语言来表达,般若就像明镜一般,了了明知,朗照一切而无所住。这样的心能解除一切烦恼,圆满智慧和慈悲两大品质。

二、何为观自在

  法师指出,凡夫因为迷惑烦恼,时时被不良习惯和情绪所控,充满着不自由。而得大自在者,彻底摆脱了一切令心不自在、不独立的因素。如何做到这一点?需要通过禅修让心专注,进而培养观照力,才能获得自主力,不被念头左右。
  学佛,要将佛法正见变成自己的认识,从而看清生命和世界的真相。《心经》的修行,就是帮助我们建立般若正见,这是认识世界、解脱痛苦的根本所在。

三、正确认识五蕴

  《心经》的开篇,是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那么,如何认识包括物质和精神现象的五蕴?这里的空,不是否定缘起现象,而是否定执此为实的错误认识。当我们看清这些只是因缘和合的假相,就能超然物外。得意时不飘飘然,失意时也不会带来太大伤害。
  佛教是“不二法门”。二,即二元对立。凡夫总是带着这种眼光看世界,造成人和人、人和自己、人和世界的对立与冲突,带来无尽烦恼。造成对立的正是我执,而不是现象的差别。如果放下我执,消除对立,就可以在一切时中体会空性,所谓“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空性是世界的本质,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在空性层面,一切都是没有差别、没有粘著的。即使每天在待人处事,也不会在内心留下痕迹。如明镜朗照,物来则现,物去不留。

四、以般若慧观察世界

  六根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渠道。六根对应六尘,产生六识。对于凡夫来说,看到喜欢的,立刻就会生起贪心,反之则生嗔心。如何让六根在面对六尘时不落入贪嗔痴中?就要以般若慧进行观照。如果能把佛法变成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定会对人生产生作用。所以,改变观念才是修行的关键所在。
  凡夫因为我执,会给任何东西贴上“我”的标签,一旦如此,马上就会粘著其上,甚至陷入焦虑、恐惧、患得患失的情绪中。因为有“我”,就会对事物产生永恒的期待。如果能以空性慧进行观照,看清事物都是因缘和合的假相,与自己只有暂时的关系,就不会为此痛苦、烦恼了。

五、轮回与解脱

  轮回,也是一种心理现象。我们每天都在自己的需求和执著中轮回,在心理习惯中轮回。一旦在内心建立强烈的串习后,是很难走出来的。凡夫在轮回中随波逐流,而佛陀是在十二缘起中逆流而上,找到轮回源头,成为觉者。
  《心经》告诉我们,凡夫的生命虽然处在无明状态,但只要体认空性,当下就是解脱。其实,轮回与解脱、生死与涅槃、烦恼与菩提、世间与出世间都不是对立的。涅槃可以在生死的当下去体认。修行也不是必须躲到深山,只要以出世的心,一样可以做企业,可以在世间修行。
  基于无明和迷惑看世界,自然会有烦恼、恐惧、牵挂,进而引发各种心理疾病。目前,身心的亚健康已是现代人最大的问题。如果用般若慧看人生,看问题,了知所有变化都是正常的,就能心无挂碍,远离颠倒梦想。

六、般若如导

  三世诸佛都是因为圆满智慧、修习六度而成佛的。所以,菩萨道的修行一定要在般若智慧的指导下,否则同样会产生粘著,所谓“五度如盲,般若如导”。佛菩萨因为证得般若,故能超然物外;又因为圆满慈悲,因为不忍众生苦,才会慈悲济世。
  般若智慧的力量巨大无比,能摧毁一切烦恼,究竟解决迷惑和烦恼。而觉醒彼岸就在每个人内心。开发内在的般若智慧,就能走向觉醒,成就解脱。

  在长达三小时的开示中,济群法师结合现实人生,以深入浅出的解析,将《心经》的般若智慧和盘托出。既有对法义的剖析,又有在生活中如何运用的引导,简明、清晰而完整,令闻法者由衷钦佩,对佛法智慧顿生信心。
  当晚,法师又应主办方的邀请,继续与意犹未尽的听众们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互动答疑,内容包括企业经营的困惑、如何有效学习佛法智慧等。在精彩纷呈的交流中,导师的回答或直指人心,切中问题所在;或循循善诱,引导听众思考。阵阵掌声和着会心的笑声,久久回荡在讲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