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

  • 觉醒  发表于 2020-06-29 15:08:23

    出家之前,我们早已形成以凡夫心为基础的人格。这种人格是由长期以来的世俗观念、世俗行为和世俗威仪造就而成,同时,我们又在时时强化这种业已形成的行为模式,包括做什么、不做什么,似乎都有相对固定的习惯。所以说,我们首先是一个俗人。不要以为一出家就能脱胎换骨,就能发生质的改变。成长为一个合格僧伽,必须经过戒定慧的全面熏修,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6-29 15:15:43

    寺院具有教育的职能,是僧伽接受教育的学校。出家人从五湖四海和社会各个行业走到这里,是为了学习解脱烦恼的智慧,实践出离轮回的目标,造就佛菩萨那样的悲智品质。作为寺院,有责任为僧伽提供完整的修学引导。所以,每个寺院应有各自尊崇的宗派或擅长的修学法门,这样才能更好地承担这一职责,否则是没有资格“挂牌”的。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4 11:00:18

    企业的发展需要有标准,产品的制造需要有标准,但我们往往忽略了另一个更为重要的标准,那就是做人的标准。正因为缺乏做人的标准,最后,所有的标准就会被任意篡改,成为一个解释权在于“我”的说法。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9 14:11:06

    1999年,济群法师应邀前往台湾参加“两岸禅学教育研讨会”。会议期间,在东道主的安排下走访了各地的重要道场,并对台湾弘法事业的开展进行了考察。在相互的座谈交流中,法师就各道场事业发展的侧重点作了有针对性的发言。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9 14:16:24

    我们这个分论坛的主旨,是希望通过对传统宗派的反思及各法门的准确定位,建立起契合当代大众的修学体系,为僧制建设、僧伽教育及面向社会的弘法布教提供坚实的理论后盾。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9 15:00:07

    佛教宗派众多,卷帙浩繁。在万余卷三藏典籍中,什么才是核心,哪些才是纲领?人们或是不明就里,或是执此废彼,真正对之了然于胸者百无一人。如是,盲修瞎练也就在所难免。还有些人,虽在念佛、禅修等法门中获得相应体证,但对佛法缺乏系统认识,多半滞留于某个程度无法深入。怎样断除烦恼?怎样契入空性?怎样圆满佛菩萨具备的品质?都是修学路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9 15:03:04

    如果没有一套契理、契机且操作性极强的修学体系为纲领,影响大众学修自不待言,佛教教育、僧团管理和弘法布教同样会存在缺陷。原因在于,教育、管理、弘法都离不开修学体系这一根本,同时,它们又是为修学服务的。若对修学体系模糊不清,势必影响佛教的健康发展。但仅有修学体系还不够,因为佛教发展涉及的是整体而非个体,这就需要以相关制度进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9 15:10:24

    认识解脱在三乘佛法中的核心地位,就能彼此协调各语系及宗派佛教之间的关系。声闻行者不必否定大乘,因为菩萨也在追求解脱,只是获得解脱的知见及禅修方法不同罢了。大乘行者也不必轻视声闻,因为声闻所成就的解脱,正是菩萨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及利他资本。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9 15:13:39

    传统之所以成为传统,自然有其相应的权威性。也正因为这样的权威,使得人们往往只是埋头顺应,却不敢加以审视。比如我们今天继承的佛教传统,包括我们的生活、修行乃至寺院建设,究竟是佛教的优良传统,还是陈规陋习?这个问题,很多佛教徒是不曾想过,或者是不敢去想的,似乎想一想就是离经叛道,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9 15:22:15

    佛教教育不应该与社会教育亦步亦趋,而要继承佛教优良的教育传统,以提升人的素质为根本,全面培养学生的修证、管理、弘法、学术研究能力。佛教教育是以契理契机为原则,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吸收现代学术研究方法及现代文明的种种成果,建立契理契机的当代佛教教育模式,以弘扬佛法、利乐有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