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网上学佛是不是也要皈依?怎么才能皈依?
答:皈依是学佛的起点,不论网上网下,真正学佛都得皈依。皈依,首先得了解其内涵,然后到如法道场参加相关仪式。
问: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网络上众说纷纭的修行方法?
答:了解佛法五大核心要素,即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就不会在众说纷纭中不知所措了。
问:如何系统信仰佛教,怎样学习?
答:首先是把握佛法的核心要素,详见《佛法修学次第的思考》一文,有机会可以参加三级修学。
问:不是修得很精进,只是念念咒语,算是佛法修行吗?有功德吗?
答:算不算修行,取决于你为什么而念,又怎么在念。有没有功德,也是同样的标准。
问:我怎么老感觉我就是佛?
答:先了解佛的内涵是什么,再看看自己像不像。
问:佛家常求心无一物,但对世间的无欲无求让我觉得生活就没意义了,和草木无异,请指点。
答:心无一物,是心不粘著于外物,保有内心的宁静和空灵,但还要以智慧观照一切,明辨是非,同时以慈悲心利益众生,绝非草木般没有知觉。
问:我正在学佛,很想皈依。但听说皈依要受五戒,我恐怕还做不到其中的一两项,是否不皈依就不是佛弟子?
答:皈依是学佛的前提,不皈依就不算是正式的佛弟子。至于受戒,能受五戒当然最好,如果条件不具足,先分受一条至四条也是可以的。
问:如何修方能不退转?
答:深信三宝、发心正确、遵守戒律、具足正见,并通过禅修将闻思正见落实于心行。
问:怎样看待身边的人追求物质和虚荣?
答:看清自己,慈悲他人。
问:懒惰的习气很重怎么办?自己也知道应该精进,但总是忍不住浪费时间,然后在自我厌恶中又浪费了时间。
答:多念死无常,把每一天当做最后一天来过。
问:西园是不是有师父的讲座可以听?
答:网上就有很多讲座可以听。
问:许多网络游戏都是打打杀杀的,玩这种游戏会造恶业吗?
答:玩这种游戏,会在内心形成不善的种子,留下不善的相续,同样需要戒除。
问:如何处理好善待家人和不黏著之间的关系?
答:了解人际关系中的因缘因果,了知这种关系的如梦如幻,同时又要以慈悲心善待之。
问:怎么才能有平常心?
答:修学佛法,才能培养平常心。有了平常心,才能以平常心对待身边的事。
问:刚刚受持了三皈五戒,如何才能忏悔之前造下的罪业?
答:每天多念三皈依,至诚忆念三宝。
问:人生的意义在何?
答:人生的意义在于完善自己,帮助他人,也就是佛教所说的自利利他,自觉觉他。
问:我对他人慈悲,他人却赠我以伤悲。遇人辱骂,我若反骂,只显我低下;我若忍让,却因强忍而自伤心肝。如何是好?
答:学会用智慧去接纳,就能坦然地面对,善巧地处理,没什么需要强忍的。
问:人的痛苦如何产生,要如何解除?
答:痛苦是因内心的迷惑、烦恼、需求和执著而产生。学习佛法,可以帮助我们认清痛苦根源,并从根本上予以解除。
问:正在学佛,很想皈依,什么时间能皈依?我要做您的弟子。
答:苏州西园寺每年五一和十一期间都有皈依法会,可以和弘法部联系:0512-65511746。
问:初入门者,是否适合读印顺导师的著作?
答:印老的《佛法概论》和《成佛之道》是很好的入门典籍。
问:如何看待过去,又如何看待回忆?我不执著过去,却无法抹去回忆。
答:过去的一切都如梦如幻,境界现前时,安住当下,不必在意。
问:有什么快速成佛的方法吗?
答:有次第地修学,慢慢修来快快到。
问:作为一名大学生,应以怎样的心态学习佛法?
答:认识人生,改善人生,觉悟人生。
问:安住当下,是否意味着对将来没有规划?
答:学佛是要发大心,行大愿的,这是最长远的规划。但确立目标之后,需要安住当下,才能稳步前进。
问:如何消除心中明知不该有的执念?
答:看清为什么不应该,再反观不应该的执念是个什么。
问:皈依需要做哪些准备?
答:深刻认识到皈依对人生的意义。
问:感恩几天在静修营的美好生活,简直是世外桃源。可一开始工作,人与人的关系立刻发生了逆转,无论你怎么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不会对你有任何感恩,只有道德沦丧的自私行为,应该如何处理?
答:把静修营中学到的佛法带到生活中,以慈悲心理解和接纳他人,再以佛法智慧去处理问题。
问:如何看待生活中那些烦心的事情?
答:去掉你的烦心。
问:有些初学者依止的善知识有好几位,同时在学几个课程,还花不少时间去圣地求加持,法师怎么看?
答:能找到系统、有效的修学方法,首先应该一门深入,然后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广学多闻。
问:想皈依佛门,但放不下对老人、孩子的责任,怎么办?
答:皈依佛门之后,你会更好地承担起这些责任。
问:如何把佛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答:把佛法智慧变成自己的观念和认识,自然就能应用到生活中。
问:弟子皈依并受了五戒,但时常产生惫懒情绪。每当我要更努力的时候,心里就会产生抵触,怎样克服?
答:了解皈依和受戒的意义,并且深刻认识到轮回的痛苦,你就不敢惫懒也不会抵触了。
问:当别人说的话很不中听,语气也重,但是又没错。自己心里烦,怎么办?
答:克服嗔心,学会接纳。
问:请问精进与执著如何区分?
答:在精进过程中保有无所得的心,就可以做到精进而不执著,否则的话,精进确实容易落入执著。
问:六年前受了五戒,今天看来,几乎全没守住。现在发心持戒,是否为时已晚?可以再次受戒吗?
答:可以再次受戒,但首先要生起惭愧、忏悔之心,并发愿认真受持。
问: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的人,采用什么修行方法好?
答:专注地念佛或禅修,都可以达到摄心的效果。
问:您怎么看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利益观,年轻人在前途和良心之间如何取舍?
答:当今社会的价值观比较短视,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利益和快乐,学佛才能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而良心是实现这种价值观的重要基础。有良心,才会有前途。
问:若是要求自己每天念诵佛经,是不是执著呢?
答:刚开始学佛,需要一定的执著,否则很难建立良好习惯,改变不良串习。随着修学的深入,自然会超越执著。
问:学习佛法,到底是为了成佛,还是只为学法?
答:学佛是为了成佛,但必须通过学法才能走上生命觉醒之道,最终成就佛果。
问:学佛者应有出离心,可看到社会上一些不公平的事,我都会忍不住愤怒,这样对吗?如果不对,又该如何克制?
答:管好自己,慈悲他人。
问:为什么明知自己的选择和想法是错误的,还要这样做?
答:多数人的生命都不能自主,所以我们要培养自主力,才能做自己的主人。
问:初学佛者,听什么经比较好?
答:初学佛者,先要了解佛陀的修行历程,了解佛法的根本纲要。请听“走近佛陀,认识佛法”————http://www.jiqun.com/dispfile.php?id=6552
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祝各位六时吉祥!福慧双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