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尊重缘起,勇敢做自己

  问:佛法告诉我们要放下,活在当下,但不得不与强势而偏执的师长相处时,如何摆脱压力,勇敢做自己?
  答:我们往往活在自己的标准中,当外境与此不符,就会心生抵触。尤其是对方强势而偏执时,更易让人产生压抑、愤怒等不良情绪,想不通“为什么这样”。如何面对?佛法所说的“随缘”特别重要。我们对随缘的理解可能偏于消极,以为是随便或逃避。其实,随缘是让我们尊重缘起的差别,不要执著自己的设定。每个生命都有各自的成长轨迹,他们会形成今天这样的观念、心态、性格,以这样的方式待人处世,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代表长期以来的积累。当一个人的观念和心态有问题,自己就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如果理解到这一点,不论对方表现出什么态度,我们都能以平常心接纳,而不会感到伤害。因为他们本来就是这样,是身不由己的。
  接纳之后,可以带着慈悲和智慧,心平气和地与对方沟通。慈悲是为对方着想,希望他摆脱不良情绪;智慧是通过客观分析解决问题,而不是被情绪带偏。这样的沟通于己、于人、于事都有帮助。勇敢做自己,前提是有效解决问题,而不是带着抵触的心态回避,那只会搁置问题;也不是因为看不惯而指责对方,那只会激化矛盾。

沟通而不是对立

  问:父母的控制,有时并不是我们想要的,但也不是我们能改变的。我们生在这样的家庭,势必和家人产生一些无明的因缘,有时甚至是恶缘。只能无奈地被这些因缘吞没吗?怎样既不伤害亲人,又能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
  答:生在不理想的家庭环境,确实会有诸多无奈,也是不少人的困境。这种情况下怎么办?首先要接纳现实而不是对立,否则只会使状况更糟。从佛法角度说,每个人出生在什么家庭,和自己往昔的业力有关。既然是自己造成的,没什么可抱怨的,只有在接纳的前提下调整。此外,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从报恩的角度,更要多一层理解。
  其次要思考人生,明确未来选择,清楚自己究竟要什么,不要什么。如果这是你经过理性思考和综合判断后的选择,就有信心和理由去说服父母。当然沟通方式也得善巧,要从他们最容易接受的角度切入,且不设立场,不带情绪。做到这几点,相信父母会对你多一些理解。因为他们的控制只是出于焦虑和对你的关心,并非恶意,这是沟通的基础。

与父母相处的双全法

  问:我想要不寻常的生活,而父母想让我过稳定的生活,为此有很大冲突,怎么寻求平衡?因为学佛和家人产生冲突怎么办?
  答:这种问题很多家庭都会发生,说不上谁对谁不对。你的想法有自己的心行背景,甚至是过去生的串习,从你来说是合理的;父母希望你稳定,是出于对你的爱和关心,从他们来说也是合理的。首先要理解他们,感恩父母的养育和关爱,而不是心生对立。然后在此基础上善巧沟通,最好展现出让父母放心的能力,让他们知道你的想法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过思考后的抉择,是有把握并对自己负责的。如果能让父母放心,相信他们会尊重你的选择。总之,从心态到做法都不能对立,否则一定会两败俱伤。
  至于学佛,如果是偏重形式的信仰,当亲人尚未接受时,就在生活方式上有极大改变,容易导致对立。所以要本着自利利他的心和家人沟通,希望以自己的言行利益家人。随着我们的成长,家人看到这些正向改变,就会逐渐认可,甚至因此接受佛法。在三级修学学员中,这样的事例很多,属于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式影响。但在家人态度强硬且难以改变时,可以暂时回避。不论什么情况,都不能心生对立,而要本着信心、耐心、利他心面对。这本身就是重要的修行。事实上,亲密关系中的修行难度很大,但也不必气馁,当我们的智慧和慈悲增长了,办法总会越来越多。

想好自己要什么

  问:大龄青年怎么面对父母的催婚?该用什么心态找生活伴侣?我担心恋爱结婚会影响修学,想得越多,越看不到理想的对象,应该放下这些去修行吗?
  答:作为父母来说,有催婚的要求很正常。尤其在中国社会,这是非常普遍的,不催婚反而是超常的。对于在家人,佛教不会让你一定要结婚,也不会反对结婚,只是告诉你结婚后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同时不能有婚外恋等不良行为。
  结婚首先是你个人的选择,要自己作出决定。但婚姻生活是两个人,乃至两个家庭的事,一旦成了家,就要把家庭当作道场,在相处中学习接纳、包容、随喜,尽心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责任。如果你确实想追求出世解脱,献身佛法事业,全身心地修行,当然是很好的选择,但也要看到这条路上需要付出的努力。因为这并不是一种逃避,而是在承担更大的责任,是以利益众生为己任。
  所以结不结婚都是可以的,关键是你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当然想的也不一定都能做到,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大龄青年了。关键是有随缘的智慧,审时度势,根据当下的因缘过好人生。这样的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功课

  问:我学佛后放下了很多,但女儿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不好,这点我始终放不下,怎么办?
  答:佛教讲的放下,并不是放弃。作为学佛人,我们首先要在社会上尽职尽责,所以教育儿女、孝顺父母、关爱同事、认真工作都是修行的一部分。关心孩子学习,引导她培养良好习惯,本身就是作为父母应该做的。关键在于,你是不是本着正确心态在做,方法是否有效。
  很多父母为孩子操碎了心,但效果并不理想,甚至让双方很痛苦。这就需要检讨自己的发心:究竟希望她健康成长,还是让她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同时还要考量:对她的要求是否合理?是否在她的能力范围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业力,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即使佛菩萨在世,也只能度化有缘者,而不是所有人。
  所以我们既要对孩子尽心尽力,也要尊重缘起,并有善巧方便,而不仅仅是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当沟通效果不理想时,要及时调整。如果确实尽到全部努力,就应该接纳当下的状态。事实上,只要你的方法正确,总会对她有所帮助,只是暂时没达到你希望的状态而已,那就没必要纠结了。你可以将此作为自己的修行功课,和孩子共同成长。

身教重于言教

  问:我们都知道教育要从娃娃做起,如何给孩子智慧的引导,让他们受益?
  答:现在整个社会缺乏做人的教育,从学校到社会都是如此。更麻烦的是,外在诱惑和负面影响无处不在。作为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确实要关心孩子的精神生活,加强道德素质的教育。我们希望孩子从智慧文化受益,前提是自己真正受益。当我们的观念、心态、人格、言行得到改善,贪嗔痴减少了,慈悲智慧增加了,本身就能为孩子传递正向的信息和能量。
  孩子是感性的,除了讲道理之外,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让孩子看到你是什么样的人,是怎么待人处世、处理问题的。这样的身教最为直接,往往胜于言教。在孩子出现问题时要及时纠正,和他一起探讨:为什么错了,应该怎么做?同时融入一些做人的道理,就会更有效。因为这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与具体问题相结合的。此外,还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打开心扉,愿意和父母交流,知道这种交流对自己有益。这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

从想着自己到想着他人

  问:我是独生子女,凡事想着自己,比较自私。法师说要发慈悲心,我感觉力不从心,不知怎么才能对他人慈悲?
  答:作为独生子女,往往被家人过度关注,百依百顺,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串习。但要知道,这种感觉对个人和社会都没好处。从个人来说,没有面对逆境的经验,走上社会后容易受挫;从社会来说,如果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就会引发矛盾和对立。不论是否学佛,与人相处时都要理解、尊重、包容。只有善待他人,才能得到相应回馈,否则会活得很辛苦。
  认识到自我为中心的过患后,还要进一步认识到慈悲心给生命带来的利益。有人觉得慈悲是付出,是吃亏,事实上,慈悲会使你的心态得到优化,人际关系得到改善,使你变得更有福报,更受欢迎。最重要的是,使你的生命品质得到提升。我们想一想,自己喜欢自私还是慈悲的人?其实别人也是同样。至于怎么做,社会上说要换位思考,佛教则有自他相换法,就是把对自己的在乎转为对别人的在乎,把对别人的漠视转为对自己的漠视,通过中心的转移来摆脱自私。

怎么让自己更包容

  问:如果世上没有坏人坏事后会怎样?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答:如果世上没有坏人坏事了,就会成为人人和乐的净土。佛教认为,一切显现都和众生的共业有关。当人类道德提升时,世界才会和谐,自然才会平衡。而道德堕落则会引发灾难。毁灭世界的大三灾(火烧初禅天、水淹二禅天、风吹三禅天),以及战争、瘟疫、饥馑的小三灾,都是因为坏人坏事招感的,其根本在于众生内心的贪嗔痴。
  至于包容,关键是发菩提心,建立“我要利益众生,帮助众生解除痛苦”的愿望。这就必须打开心量,接纳一切众生。不包容,往往是因为责人过严,且自以为是。从世间法来说,可能只是清高而已,未必算是问题;但从学佛来说,就是我执更强,是修行的极大障碍。我觉得,所谓的好人坏人,其实只是健康和不健康的人。如果对方的问题只是因为他不健康,是重病患者,我们就应该帮助他,而不是排斥他,有什么不能包容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