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济下群法师于“十二间·山”为众开示

文 / 慧韬    摄影 / 净永

【音频在线收听

  9月27日是农历八月十五,既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也是月光菩萨圣诞。
  秋日的微风把缕缕清凉徐徐吹送至位于上海文化广场“十二间·山”的现场。迂回的木栅栏隔墙,篆字的木铭牌,积淀着岁月年轮的木桌……都在若隐若现间,透视出丝丝禅的韵味。
  而要真正品出禅的深意,则需要对生命内在有深层的思考。为此,馆方特恭请上济下群法师莅临现场,为宾朋开示《生命的觉醒》。

物与悟·心需要远离热恼

  “十二间·山”是由米丈堂、某跨国企业及跨界文化三家企业携手打造的沪上高端文化场馆。三位创始人将传承和推广中国“物文化”视为己任,试图通过木作、茶具、石器、文玩等一件件器物在视觉和触觉上的呈现,进一步通向每个人的内心,最终带给大家“悟生活”的体验。“身处其中,在欣赏木作、品茗论道、饮食察器之余,还能谈古论今,徜徉于浮华都市背后的无拘无束之境。”
  致力于想把物质做到极致的米丈建筑总建筑师、米丈堂堂主卢志刚,看着周遭的人都在拼命奔忙着,追求速度,追求一些表面的东西,不禁开始思索这样一些问题:我们为什么做木作?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我们的木作要传达怎样的价值观?“物我两境,希望通过法师的开示,唤起更多人对周遭情况的判断,进而提升自己。同时,也希望通过场地、木作……所有这些有形的东西,去传达我们的一个概念——要把事情做好,需要用什么样的心?”

  “中秋是赏月的日子,月亮在佛教中代表清凉,与清凉相对的则是热恼。今天这个时代非常浮躁,人们内心有很多热恼,所以特别需要清凉!如何让内心远离热恼,清凉自在?禅的智慧,能令内心安静、清凉和喜悦。”济群法师开门见山,一语道破众生的困惑,抓住了现代人的心结。
  “法师说得很对!现代人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心静不下来!一念之慈,万物皆善。心沉下来了,做的东西就好了。这其中能看出做人的心态和心绪。所以,我们现在(做木作)先要花很多时间去磨练精气神!”卢堂主对此十分认同。

迷与觉·认清自己开智慧

  如何从迷惑走向觉醒?需要禅的智慧。
  禅的本质是觉醒,而佛陀就是觉醒的智者,是圆满觉悟和智慧的人,也是我们学佛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目标。觉醒不仅代表佛法的核心内涵,也是生命的核心价值。
  “觉醒是相对迷惑来说的。迷和悟,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由此造成了众生和佛的差别,凡夫和圣贤的差别。”法师拨云见日,道出了佛法修行的真谛,即在迷与悟之间。
  更关键的是,迷与悟只在一念之间,所以佛与众生的距离也并非遥不可及。“《六祖坛经》说: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悟即是佛。每个生命都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迷惑的层面,一个是觉性的层面。当生命进入迷惑状态时,你就是众生;当生命进入觉性状态时,你就是佛。从觉性层面来说,佛和众生都圆满具足,并无差别。两者的差别只是在于,是否开启了这个层面。”
  “每个人内心既有佛性,也有魔性,由此发展出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如果发展觉悟的层面,就会成就佛果,成为圣贤;如果发展迷惑的层面,就会产生烦恼,造作恶业,给生命制造种种痛苦和麻烦。”

  法师开示,迷在佛教中又称“无明”,即没有光明。“通俗地说,无明就像在一个没有任何光线的屋子,什么都看不见。因为看不见,我们就会胡思乱想,产生种种错误想法。而‘明’就是照破黑暗的智慧,也是认识生命及世界真相的能力。”觉性就是我们内心的智慧明灯。如果点亮这盏慧灯,我们就能对一切遍知无余。所以佛教认为,每个生命都具有认识真相的能力,关键在于开发这个能力。
  “自古以来,人类有许许多多的困惑,尤其是对生命的困惑,比如‘我是谁’?我们每天都在关心自己,以自我为中心地活着。可究竟什么代表了‘我’?是情绪、身份还是想法?包括这个身体,能代表‘我’的存在吗?”法师诙谐地用《射雕英雄转》中的欧阳锋来举例,那个武功不可一世的“西毒”,最终却因无法回答“我是谁”而癫狂。
  法师这番话给来自重庆大学校友团的嘉宾安然很大启发,“真的是这样!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活着,都对自己有错误认知,所以才会产生烦恼,落入自己的情绪中。”听了法师的开示,安然开始反观自己的内心,发现以前很多时候自己都在挑别人的毛病,实际上却连自己都没看清楚。“以前我总是很热心,喜欢指导别人怎么做,其实我并不了解对方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以后我会多看些禅修方面的书,静下心来找回自己最需要的东西,思考该怎样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禅宗讲‘明心见性’,即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事实上,认识自己要向内观照,不断摆脱对‘非我’的执著,才有可能真正找到自己。”法师说,人生最大的误解,就是对自己的错误认识;人生的一切痛苦和烦恼,也来自对自己的错误认识。所以,正确认识“我是谁”,对每个生命都非常重要。

顿与渐·观照内心做主人

  法师的开示如同暗夜中皎洁的月光,照彻内心。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行法门,更令人神往。然而,每个人的生命积累不同,来到这个世界的起点不同,心灵尘垢和慧根深浅亦不同。
  “《六祖坛经》比喻,心的本质就像虚空一样,无限、开阔、纯净,没有粘著,这是代表觉悟的状态。但虚空中还有很多云层,这是代表迷惑的状态。云层有厚有薄,就像我们内心的尘垢——云层很厚,就像有些人内心烦恼很多,心垢很厚,就是钝根;如果云层很薄,就像有些人内心迷惑很少,烦恼很少,就是利根,很容易破迷开悟。”
  “禅宗针对人的不同根机,分为顿教和渐教。渐教就是有次第地、一步一步修行;顿教则是针对少数人的精英教育。他们慧根深厚,所以能‘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顿教是直接指向佛法最核心的点,那就是觉醒。但要知道,虽然每个众生都有觉性,可对根机不够的人来说,这种直指的方式很容易变成口头禅——说起来特别痛快,事实上根本做不到。”法师指出,六祖那样的根机极其罕见,相比之下,反而是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修行方法对我们来说更容易下手。我们生命中有很多迷惑和烦恼,修行就是把尘垢一点点清扫掉。当尘垢扫干净了,光明自然就照进来了。

  寻求一种简单的生活,保有一份内心的清净,静静审视自己的存在,观照自己的内心。这是法师教我们的第一步。让心沉静,就像一潭浑水逐渐沉淀,呈现它本来的透明和光亮。抛开那些非我的情绪和想法,放下那些虚妄的身份和地位,远离烦躁热恼,回归内心的真实,安然已对认识自我的“旅途”心生向往。
  “我们的内心就像大海一样,而念头就像波浪。当心进入大海的状态,波浪的起伏其实是微不足道的。当心静下来的时候,就会有一种观照力。禅修所要做的,就是帮助我们获得这种观照力。观照力是通过修止获得的,但源头来自生命觉醒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每个生命本自具足的。当我们开启这种力量,才做得了自己的主人!”

  柚木桌案上,法师挥毫留书“十二间·山”,更将生命觉醒的智慧留给了所有人。
  愿菩萨常化月华降人间,遍洒清凉度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