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2019年11月17日,济群法师在苏州西园寺,与前来参学的企业家们举行论坛,探讨佛法在当代社会尤其是企业中的运用,并在论坛后为大家答疑解惑。本文根据录音整理。

情感危机的出路

  嘉宾:我的职业是情感导师和心理咨询师。两年前,我和同行辩论说:心理学解决不了国人的心理问题,更解决不了情感危机。很多同行反对,昨天我在法师这里找到了确定的答案。
  造成情感危机主要有四个因素。一是心理问题,因为内心的不安、执著、依赖、期待导致,爱和恨都是魔鬼;二是中国目前的情感本色退化,男人像女人,女人像男人;三是孝道的丧失,如果夫妻能孝顺彼此父母,不用特别维系,婚姻也会和谐;四是信仰的缺失,因为不懂得人生意义,导致精神空虚,就以物质和性来填补,使婚外情日益泛滥。但在情感行业,非但没有对人有正确引导,往往还教人变坏。比如有的咨询机构引导第三者上位,或是推动那些毒瘤般的关系复合,让无法共同生活两个人继续维持。怎么解决这些乱象?
  济群法师:现在中国离婚率很高,是情感危机的重要体现。佛法强调缘起,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由众多因缘构成的。情感危机不仅是个人的事,还有其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从这些方面着手,才能为情感关系奠定良好基础,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传承儒释道传统文化,加强防范机制。如果我们有佛教信仰,就会以戒律自我约束,而不是纵容欲望和习气;如果我们接受儒家文化,就会重视家庭和夫妻的伦理,知道哪些原则不能逾越。否则往往会跟着感觉走,而凡夫的感觉是错乱的,很容易错上加错。
  第二,践行孝道,作为婚姻和情感的保障。中国传统社会重视宗族关系,那种几代同堂的氛围,本身就是婚姻的堡垒。而且婚姻是两个家族的事,变更成本很大,让人必须从整体考虑问题,会更有担当。现代社会主要是小家庭,和双方亲友的关系很松散,看似多了自由,其实少了责任和保护,很容易因为冲动行事而破坏婚姻、伤害感情。践行孝道不仅能培养感恩心,也能使人在家庭中学会换位思考,知道和谐相处需要做些什么,怎样才能在这种关系中自利利他,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第三,修身养性,自尊自律。现代社会崇尚个性解放,加上随处可见的声色刺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难不受诱惑。尤其在有钱有权后,诱惑更是随之升级。必须加强自身道德建设,建立精神追求,才能在任何对境中保持定力。这不仅是对情感关系的保护,也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否则就会被欲望绑架,结果害人害己。

做人为本的教育

  嘉宾:我做教育二十年了,以前只要抓好教学,学生都很上进,家长和用人企业也满意。但这两年,啃老的孩子越来越多。这些学生与老师或外人交流都没问题,但和家长沟通时态度恶劣,一言不合,或要钱不能满足,就玩失踪。很多家长带着期待把孩子送到学校,希望我们能教育好。本着这样的责任,我们陆续开展了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学生加强修养,但效果并不理想。今年我家师兄做了禅意空间,开了好书精读,对学生免费开放,希望通过空间氛围和读书会影响他们,好像也没怎么见效。怎样可以帮助这些学生和家庭?
  济群法师:教育是多方面的,在这个问题上,学校教育只能起到部分作用,不是全部,更不能代替其他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首先是家庭教育,然后才是社会和学校的教育。家庭中,父母能给予孩子什么样的引导?能给孩子做人的教育、生命的教育吗?中国父母普遍对孩子一味溺爱,是导致啃老现象的重要原因。国外很重视孩子的独立性,教育也是以帮助孩子独立成长为目标。其实动物界也是如此,把幼崽带到一定时候,就让它们独自谋生,而不是无休止地养育下去。作为父母,如果在亲子教育中缺少智慧和科学方法,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能是害了孩子。所以学校要和家长充分沟通,取得配合,而不是把教育责任都揽过来,否则很难见效。除了家庭影响,另一方面的困难在于,整个社会充斥种种诱惑和错误观念,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众多不良影响。这是全社会需要关注和反思的。我们倡导人生佛教,正是为了在这方面尽一份力。
  至于学校教育,首先要教会他们怎么做人、怎么独立,这才是最重要的。现在从老师到家长关心的,无非是文化知识、技能教育,或是让孩子学些才艺,普遍缺乏做人和心智独立的引导。如果不懂得怎样成为合格的人,这些知识、技能、才艺很可能起到负面作用,甚至被用于作恶,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未来社会,生命教育才是最重要的课题。随着科技发展,物质生活已不成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人自身。我们有没有健康的心态在社会立足?能不能面对外在的各种境界?不仅孩子需要教育,成人同样需要教育。现在心理疾病患者日益增多,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不重视心理健康,没有相应的道德建设和精神追求,这样的心灵世界是很脆弱的,很难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过好。
  至于怎么用好传统文化,让孩子们感兴趣、愿意学、有效果,一方面要注重内容选择,一方面要结合受众特点,以他们喜闻乐见的载体来呈现。这点非常重要。同样的内容,如果以不同角度来解读,或是以不同方式来传达,效果完全不同。佛法的契理契机、教育的因材施教都说明了这一点。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要在发心利他的前提下积极探索,积累经验。

命自我立的规律

  嘉宾:我参加活动最大的感受是,正念本身存在于心中,只是需要被唤醒,感恩西园寺给我们提供了返璞归真的机会。我的问题是,很多时候我到了新环境会问自己:我为什么来这里?为什么是我?接触佛法后,知道了生命轮回。现在我遇到选择时就会想:如果我作了不同选择,命运走向就会不同,这和命中注定或生命轮回似乎有点冲突。关于命运去向何处的问题,希望得到开示。
  济群法师:人到底有没有命运?宿命论者认为现有一切皆为前定,也就意味着,当下努力是没意义的。这并不是佛法的观点。佛法虽然认同命运有一定规律,但只是遵循由因感果的法则,一旦因被改变,果也会随之改变。在我们成长过程中,认识会决定想法,想法会导致行为,行为会积累习惯,习惯会成为性格,性格会造就人格。虽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不等于不能改变,而是要找到源头,从根上改变。
  命运的源头在哪里?谁在决定这一切?宿命论认为是超自然的外在力量,神佑论认为是作为最高主宰的天或神。但佛法告诉我们,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中,由想法、行为、习惯、性格决定其走向。我们要改变命运,同样要从认识开始,以佛法智慧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导向积极利他的正向行为,以此重塑我们的习惯、性格、人格。只要改变观念和心态,每个人都能改命转运,所谓命自我立。
  从佛法来说,每个选择有其心行基础。如果我们建立新的观念和心态,就可以改变选择。进一步,又以这个选择为因,导向新的结果。人生如舟,而我们无始以来积累的业力就像洪流,如果不把握主动,就会被业力牵引,水冲向哪里,舟就漂向哪里。只有去掌舵,才能改变方向。

修学路上的引导

  嘉宾:我2012年读到济群法师的《心,人生的导演》,当时特别有感觉,但兜兜转转,去年才来到西园寺,今天是第三次来。我原来做了个小公司,执著于挣钱。后来走不动了,觉得工作、生活、家庭未必是钱可以搞定的,不知道挣钱的意义,甚至不知道人生的意义。于是被逼停,开始学习儒释道,但走了很多弯路。请问法师,修行路上是否一定要有善知识引导?
  济群法师:现在商品市场很混乱,充斥各种假冒伪劣,使人深受其害。其实精神市场同样混乱,除了传统文化,还有附佛外道、民间迷信,国外传来的各种身心灵课程也是鱼龙混杂,一旦误入歧途,后果严重。要知道,普通产品只会带来暂时的物质损失,但精神产品的危害是长久的,如果因此形成错误观念,会影响今生乃至生生世世,所以选择信仰时要特别谨慎。初学者未必有辨别的智慧,最好选择世人公认的传统信仰。比如佛教,已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被无数智者用实践检验过,只要方法正确,这种学习是有效且可靠的。
  但学佛并不容易,有汉传、南传、藏传三大语系,仅汉传就有一万多卷经论,每部都那么高深难懂,讲得还不一样,怎么学?如果找出家师父,可能这个叫你念经拜佛,那个叫你参禅打坐,怎么修?我40年前开始上佛学院,此后一直致力于教学和弘法,看到太多人修行中存在的困难,以及走过的弯路。通过多年思考,我们总结并推出了出三级修学模式。十年来的实践表明,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按照这个次第,就能像读书一样,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逐步深入。
  修行不是一个点,而是从迷惑走向觉醒的道路。这条路怎么走?有哪些站点?用什么方法完成各站点的修行?三级修学所做的,是引导大家抓住要领,明确次第,同时以一群伙伴营造氛围,彼此增上,而不是靠自己东看一下、西看一下。在基础的人生佛教部分,重点是把佛法智慧变成自身观念,以佛法看待并解决人生、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具备一定正见后,下面的路怎么走?我们正在开发APP,装上这个菩提导航,就能掌握整个修行路线,知道每天学什么,修什么。其中还包括心理检测、人格模型,既可以看清目标,也可以自我对照,知道自己要打造什么样的生命,做到了哪一步,还要怎么努力。

直面生死的抉择

  嘉宾:这两天的学习非常开心,找到了回家的感觉,感恩所有师兄的付出。我想请教,如何智慧、理性地面对死亡?我父亲是军人,今年八十多岁,身体到处都是问题,是我一次次把他从重症监护室救回来,但他其实很痛苦。我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应该如何面对这样的情况?
  济群法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究竟要活得有质量,还是好死不如赖活着?中国人的观念是回避死亡,既然回避,自然是想尽办法地活着。包括亲属也是,不管病人多么痛苦,都得设法让他活着。否则的话,非但于心不安,也会担心舆论压力。但我们很少去想:这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在全球死亡质量报告中,中国排在第71位,属于倒数几位。这个排名是根据能否善终及医疗保健环境、人力资源、人们对服务的负担力、服务质量、社会参与等因素统计的,不仅是对客观条件的评估,同时也说明我们的死亡观存在问题。
  当一个人患有无法治愈的疾病,经过正当治疗无效,并确定后续治疗没有意义,只会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活一天就痛苦一天,活一小时就痛苦一小时,是否用这种加剧痛苦的手段,让病人维持没有质量的生命?还是从精神层面帮助他,让他平静地走完人生旅程?需要病人和家属达成共识。这么做的前提,是双方对死亡有正确认识,同时还要学习临终关怀的内容,知道做什么才能有效帮助对方,让他安详离世。
  佛法告诉我们,生命是生生不息的,死亡只是今生的结束,同时也是新生的开始。当一个人走向死亡,同时也意味着你会去往哪里。在这向死而生的过程中,临终一念将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如果临终者以良好的心态接纳死亡,带着善心和正念离去,将使往昔善业成熟,导向善趣。反之,如果带着痛苦、不甘甚至仇恨的心态,就可能导向堕落。
  当病人和家属了解这些道理,树立正确的死亡观,知道这是生命的必然结果,未来还会继续轮回,重要的不是多活几天,而是带着什么心死,就能作出理智的选择,而不是陷入救不救的两难中。可以说,这是一场躲不过的考试,我们与其痛苦地拖延,不如为怎么考做好准备,这才是真正有用的。

人际关系的协调

  嘉宾:我有两个问题。第一,有位做行政的师兄发心在企业做读书会,他们是做服装加工的,有两万多员工,但老板觉得学佛是60岁过后的事,他不知如何让老板接受读书会,把佛法智慧传进企业。因为我们企业办了读书会,我也走访过其他几个读书会,感觉效果不错,觉得很有必要替师兄请教这个问题。
  第二,现在大湾区不少企业在业务发展上有了新机遇,和一些有实力的合作方合作。我们原来考虑的是强强联手,但在合作过程中发现,股东们运营企业的方法不一样,彼此很难和谐共处。但现在已经合作了,都有投入,应该怎么办?
  济群法师:第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要在企业推广读书会,加强传统文化建设,但又不是最高领导,肯定要取得企业主的认同和支持,否则是做不起来的。怎么得到认同?首先要有足够的理由说服对方,让他了解到这些智慧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可以让企业从高层到员工统一信念,更有善心和道德感,从而增加企业的正能量和凝聚力。在具体实施时,要有选择地重点打造,营造生态氛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做出效果,才更有说服力。大企业通常有文化讲堂,可以举办讲座等活动,在内容上要循序渐进,先选择与世间法,尤其是企业管理相关的,如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形成氛围后,再把我们要推动的读书会内容带进去。总之,要注意方式方法,善巧引导。
  第二个问题,对合作来说,选对人非常重要,不仅要考虑对方的实力,也要考虑彼此的诉求和信念,如果在这些基本问题上观念不同,只是出于眼前利益走到一起,是很难长期合作的。如果已经合作,但发现不那么合适,就要考量是否属于原则问题,是否有继续合作的基础。如果还有一定基础,必须明确运作规则,不能稀里糊涂地在一起。规则明确的话,不是你听我的,也不是我听你的,大家都是听规则,这样才比较好办。